读《人鼠之间》

《人鼠之间》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之一,好的作品,常读常新。这一本一本八万字的小说,书的封底介绍了源自英国诗人彭斯《致鼷鼠》诗中的一句:“人也罢,鼠也罢,最如意的安排也不免常出意外”。

乔治与大块头莱尼一路流浪,本来以为刚刚落脚的农场能让他们开始新的生活,没想一切还没开始就到此结束了。

没有无缘无故的风景,故事一开始的夏日傍晚,丛林里面,大段的景色描写衬托了乔治和莱尼流浪的窘迫,特别是莱尼埋头喝水的场景,乔治不慌不忙地对他说,这水也能喝,但眼前的水不是活水。“活水”埋下了一个伏笔,暗示了他们的宿命。

故事的一条主线是乔治和莱尼的追寻,他们不断地在对话中勾勒、重复他们向往的愿景。另一条支线是农场的人在两个新加入的劳工影响下,也开始憧憬美好并加入他们建立新家园的队伍。

乔治和莱尼是艰难的,农场里的工人也过得不如意,他们都是卑微的小人物。但是就在这群小人物里,又有着许多的分野。

工头斯林姆是个正面的人物,对待旁人还算公正,老弱的坎迪没有话语权,卡尔森自私自利,卡鲁克斯是遭到歧视的黑人。农场主的儿子柯利嚣张跋扈,柯利的老婆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高人一等,反而被人嘲笑。

除了故事人物之间的明线之外,约翰斯坦贝克在极具戏剧性的情节里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将强烈、隐含的冲突自然地放置在他们身上,每一处的停顿与悬念都恰到好处。

书中提到1905年版的《加尼福尼亚州民法典》,出现在卡鲁克斯的屋子里,而卡鲁克斯是个黑人,这就很有些意味深长。法律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从1857至1952年,美国许多州市围绕着“民法典”编制,众多法学家与法律人为此展开了近一个世纪的争辩与实践。

美国当时的期望是企图通过一条“法律的道路”实现法典化,旨在凝聚社会,影响法律部门的改革,传播更准确的法律知识,建造出一个成文法的体系塑造高度的文明。

而事实上,旧有的弊病不会因为有了新的步伐而消减,它依然故我,而有些新的冒险者,受到类似希望的激励,重复类似的经历,最后的结果仍然维持原样。

各种《民法典》的编制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关于人、人的权利和人的关系。

对于人来讲,有着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是在当时大萧条的经济背景下,这些都远远谈不上。

乔治和莱尼所追寻的那些梦想成为泡影,在作者书写的年代有着非常的现实意义,即使是今天依然。小小的一个农场里,不同来处的贫穷的人围在一起,有所交织,看似每个不相干的人,都被串在了一起。

低能的莱尼与聪明的乔治组合成的搭档,奇异而又温馨。或许,纯真的莱尼的梦想,正是所有人渴望的,与复杂的现实格格不入的他,也是一个被寄予了常人的梦想的人,这个梦想就是旁人能听懂他描述的“家”。

乔治与莱尼的友情,在时代的大背景之下,显得尤其珍贵,也在友谊之下,农场的人们对于破灭梦想的叹息与重振,就像莱尼的念念不忘,终会回响。

书语荐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