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70周年特辑】桃李篇㉓ | 刘诗兵:明星·园丁 ——忆黎莉莉老师
编者按
黎莉莉
向上滑动阅览
黎莉莉(1915年6月2日-2005年8月7日),原名钱蓁蓁。著名电影女演员。北京电影学院1955级表演系校友,毕业后留校任教。代表作有《燕山侠隐》《小玩意》《体育皇后》《大路》《狼山喋血记》等。
1926年,黎莉莉在影片《燕山侠隐》中第一次扮演角色。1932年,她主演了孙瑜导演的《火山情血》,同年还与王人美合演了《芭蕉叶上诗》,1933年她主演了《天明》,参加了《小玩意》的拍摄。后又出演《体育皇后》和《大路》,在这两部影片中,她以活泼、健康、富有时代性的形象征服了观众,被公认为典型的“甜姐”,颇受当时学生及青年人的欢迎。1935年至1937年,她在“联华”主演了《狼山喋血记》《人海遗珠》等八部影片。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加入了中国电影制片厂,出演了《热血忠魂》。1939年,她由重庆去了香港,参加了香港大地影业公司由蔡楚生导演的《孤岛天堂》的拍摄,这部影片公映后,极为轰动。1940年,她回到重庆主演了《塞上风云》,以极佳的表演获得广泛好评。1946年,她到美国,先后学习了表演、语言和声乐、化妆,并在好莱坞观摩实习。
解放后,她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当演员,参加了《智取华山》的拍摄,1955年她进入北京电影学院专修班学习,后留校任教。1991年,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为她颁发了“学会特别荣誉奖”。2005年8月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
本文作者刘诗兵老师和黎莉莉老师合影
明星·园丁——忆黎莉莉老师
刘诗兵
我曾经为莉莉老师写过三篇短文。一篇是1994年给长春《世界电影》杂志写的;一篇是给莉莉老师的专著《行云流水篇》写的前言;一篇是莉莉老师去世后的几天里思念心情下写的随笔。她去世后,凤凰卫视也约我做了一次访谈,也在凤凰卫视播出。和她相处近50年的人生,很难以几篇短文和一次访谈来回忆与描述她的人品、人格。回顾她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用最普通的老百姓的语言来说,她是一个好人,一个大好人!
我是 1957 年考入电影学院表演系学习的。当时班里21名学生,有6位专业老师,其中3位主课老师、3位助教。莉莉老师是主课老师之一(唐远之、欧阳儒秋、黎莉莉),助教是江韵辉、李慧颖、黄钟。当时全班分两种形式上课:一周一次大课由主课老师执教,一次小组课分别由3个主课老师分组执教。我就在莉莉老师的组。她教学极其认真,并常以自己的创作经验启发我们。
她教导我们学会深入生活,她曾带我们57班学生到她深入农村的生活点——白盆窑村劳动,我们看到了她和农村人的亲近。她和那里的农民一起掰玉米,还在那里结识了一个房东大娘,当时她和她们一同劳动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一次下大雨前,她赶回来收拾庭院晾晒的谷物,大娘匆匆赶回来后见她已收拾了,兴奋、感动地说,你真是我的女儿啊。从那以后莉莉老师就喊她“干妈”了。
莉莉老师和农民真心交朋友,对我影响很大。后来的几十年,我们曾一起下乡到郊区房山吉羊村劳动、门头沟斋堂的火村开门办学,还一起去山西阳高东南村社教,在农村都有了交往几十年的农民朋友。
她重视青年教师的业务提高,主动帮助青年教员抓表演实践,认真备课排演《渔人之家》。原计划演出大戏,后因年轻教员课程安排太满,时间少排不出来,只进行了几场戏的片段汇报演出。
她主动要求去沙蒙导演的新片《汾水长流》摄制组任副导演,处理演员。她作为已经拍过数十部影片,有经验的老演员愿意给老导演当助手,本身是要下决心再学习不同导演处理演员的方法。
1965年秋,我们一同在表演62乙班教学。她主持排练多幕话剧《山村姐妹》,开门办学,她自己先去山区选点,她回来时是搭乘敞篷装货的大卡车,深秋的天气,山里的风已经刺骨,她坐在货物上顶风走了几十里。后来选定门头沟斋堂乡的火村。我们在火村进行了一个月的教学,既参加社员的地里劳动,同时也上专业课,把学生排出的半成品演给乡亲们看,请他们提意见。现在已经时隔50多年了,我和那里的老乡谈起时,他们还记得莉莉老师。
60年代,虽然经受过极大的冲击和难以忍受的苦难,但她仍不气馁,我知道当她的党组织生活恢复后,她每月都交100元的党费。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正常的情况是交工资的0.5%,我们一般人的工资都不到100元,仅交几角钱,工资 100元以上的交1%,也就一元多。莉莉老师工资当时大约180元左右,但她每月都交100元。当时在部队锻炼管收党费的副连长都觉得她这样交党费太多了。她则说:“孩子们都大了,有独立生活能力了,不用我负担。我现在没有能为党做工作,就多交些,我每月几十块钱也够用了。” 她作为普通党员愿意以多交党费表示自己的忠诚。她还把自己的名字改换成钱蓁,要纪念她的亲生父亲钱壮飞烈士。这些都看得出她是把自己和党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她受到挫折后,仍然有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坚强地主动学习,和语言专家周殿福、张桂兰等一同研究演员的艺术语言创作。当年恢复教学后,她已年过六旬,又恢复了青春,和教师们一同上台演出话剧《好榜样》。为参加76班教学,她主动住到朱辛庄学院教学楼,废寝忘食,认真备课。她愿意沉下心来一心搞教学。在教学期间她谢绝了摄制组约她参加演出的邀请,一心扑在教学上,全身心地备课、讲课。
实际上,在50年代中期她进入表演干部专修班学习后,就想全力在培养新人的教学中努力。但随后,她感觉后半生一直没有使出自己的力量做出满意的成果,是抱着一种深深的遗憾离开了教学工作岗位的。她作为明星的成就,已是人们都能看到的。但她在电影学院任教的数十年成果,却很少为人所知。甚至,她也曾灰心地说过:“我在电影学院的后半辈子,是个空白。”可受过她艺术启蒙的学生,都会知道她为潜心教学付出的甘苦。她参加教授过的学生周康渝、王志刚、莫梓江、陈家林、曹翠芬、侯克明、黄小雷、马崇乐、蔡明等,也都以自己的努力在中国电影表导演艺术上有过出色的成绩,也都会记得曾经在艺术启蒙阶段莉莉老师对他们的苦口婆心的教导。直到 80年代离休后,她又开始整理亲历的影坛旧事,写下了对中国电影往事的回忆。
莉莉老师离休后,自己常写些回忆往事的短文,发表在报刊上,她常用剪报复印的形式寄给我,让我了解她的往事,这些大都集聚在她后来的专著《行云流水篇》中了。那段时间我们同学多次去她家看望。她要求我们每次去之前都必须给她电话,事先通知她。一是她忙着写回忆录,同时,她也要留出时间自我修饰一番,再见大家。这是她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的尊重,要给我们一种庄重的仪表。
因为出色的创作与教学,她曾经在1991年获得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颁发的“特别荣誉奖”,随后又获得电影学院的电影教育“金烛奖”,获得中国电影百年“百年百位优秀演员”的称号。1995年年底,世界电影百年中国电影九十年,国家组织了庆祝活动,组织了推选“中华影星”活动评选。最后为选定百余人,她是其中之一,那次颁发荣誉证书的大会,她出席了,这之前,她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她还在台上清晰地说了一番话来谈往事。坐在台下的电影史学家程季华听着十分兴奋对我说:“她还健在,头脑又这样清楚,她可称为中国三十年代电影的‘活字典’啊!” 我们纪念她,不仅是肯定她的银幕创作成就,更是强调她后半生对电影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和莉莉老师相处近五十年,感情很深,她待人处世真诚,做事常常替他人考虑。直到现在和她相处的一些细枝末节我都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所以在她去世后那几天,我长时间地失眠,和已去天堂里的莉莉老师对话。她曾是一颗闪烁耀眼的明星,镶嵌在中国电影银河上;在中国电影教育史上,她又如同一支炽热燃烧的红烛,以自己睿智的火花,点燃了年青一代心灵中的艺术火种。莉莉老师,我们敬爱您!
作者简介
刘诗兵,北京电影学院教授。1957级表演系校友,后留校任教。曾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主任,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副会长,中国影视艺术技术协会(学会)联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出版多部专著,发表论文多篇。曾导演多部电影、电视剧。
每一页校史
都镌刻着美丽而温馨的力量
《光影故事--北京电影学院校友回忆录》
第一辑
已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
书中收录百余位师生回忆文章
现已在当当网上公开发售
目前
《光影故事--北京电影学院校友回忆录》
第二辑、第三辑
正在编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