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国会听证会的Facebook,无法忽视的数据隐私与安全!

本文来源:物联网世界

本文作者:飞鸟黄

事件关键信息

近日,国内外两大科技企业同时处在风口浪尖,引起社会大众广泛关注。

今日头条:根据监管部门要求,将永久关停「内涵段子」客户端软件及公众号,并对包含大热门--抖音在内的全线产品进行严格审查。原因是媒体内容存在导向不正、格调低俗等突出问题。

Facebook:3月爆发的数据泄露事件热度不退,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走上了国会听证会,回应来自参议员的多方质疑。

两大事件,两大企业领头人都在公开场合表示歉意。

今日头条CEO张一鸣表示:

我们片面注重增长和规模,却没有及时强化质量和责任,忽视了引导用户获取正能量信息的责任。对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弘扬正能量,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认识不够,思想上缺乏重视。

Facebook CEO扎克伯格表示:

我对Facebook平台责任的认知不够深刻。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这是我的错误。

吃瓜群众与被追问的BAT

此类事件,对不相关的老百姓来说,应该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看个热闹也就过去了;但对众多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行业中发展的科技企业来讲,却无疑是一记警钟,即在平台影响力与商业扩张之间维护好平衡。

正如同扎克伯格与一位意有所指的参议员的对话。毕竟,今天站上听证会的Facebook,其实只是众多需要保障数据安全的科技企业的一个缩影。

对此,很多中国科技企业领头人确实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马云认为,Facebook的问题会得到解决,且最重要的解决方案是——尊重数据,尊重安全,尊重隐私。督促扎克伯格严肃对待Facebook问题,但不应该因Facebook存在问题就抹杀他。

李彦宏也说过,隐私问题,数据保护问题,用户信息安全保障是所有互联网公司的生命线,企业有责任保护用户信息安全不被侵犯。但是,中国的消费者更加开放或者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的敏感,很多情况下,用户是愿意用隐私来交换便捷性或效率的。

另外,同样以社交为重,倡导连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连接一切的腾讯似乎没有在公开场合对Facebook事件发表评论。毕竟腾讯和Facebook一样,都面临着“微信/Facebook肯定天天看我们的聊天”这种质疑。但BAT这类科技公司的观点战线基本一致,这一点也不用过多求证了。

C端用户很宽容,B端企业在谨慎

没错,在移动互联网兴盛的当下,越来越多的用户行为数据被掌握在科技公司的手中。从出门骑的共享单车,中午点的外卖,淘宝看的衣服,回家叫的滴滴打车,一整天的行动轨迹都被记录下来。通过大数据分析,描绘出一个个不同的性格偏好,行为特征,既而成为定制化的“数据驱动”,成为广告公司的流量指向。

不过并不能说这种数据应用就可以毫无监管,听之任之。C端用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享受着“根据你的浏览记录推荐”的贴心性,但当发现被大数据杀熟时,也同样将引起舆论漩涡,这是两码子事。

国内C端用户对数据隐私的标准相对放松,但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大量B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他们对数据安全的控制并不像C端那般。这是涉及生死攸关、商业机密的事,上云究竟安全吗?大多数企业一定会首先这么想。

有顾虑是最常见的,例如腾讯、金山、网易出品的游戏都是由自家云平台提供支持,例如腾讯系企业云服务不会选用阿里云,又例如选择阿里云的企业本身业务和阿里不存在重叠与竞争……数据安全不是任何可描述的实体,但确实是压在企业心头的一块大石。

因此,各大云平台公司都在表态,为了消除B端企业数据安全的顾虑。华为云就曾重点强调,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不培养“亲儿子”与合作伙伴竞争,专心搭建平台生态。阿里云也曾表示不碰数据,重在在于操作系统,平台生态。对外说法基本相同。

但是术业有专攻,如果物联网平台是一辆火车,内部乘客全都是大数据,还是需要一个专业的驾驶员“安全服务提供商”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保障。而其他的小汽车、公交车等交通方式,也需具备像“驾驶员/乘客”——“安全服务提供商/大数据”这样的类比结构,以此形成整个物联网社会交通体系的稳定,即在云、管、端全架构的数据安全。

那么,物联网市场上有哪些优秀的安全服务提供商,他们的技术优势如何?他们对数据安全的见解如何?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未来的数据安全发展?如何利用物联网平台,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最快程度的项目落地成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