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哪有那么难?断此3欲,舍此4念,你也能轻松做到

“物品是一面映照你自己的镜子,它所照出来的是那个你想当作不存在、不愿承认的自己。”——《断舍离》山下英子

近几年很流行“极简主义”,很多人对于这种极简的艺术风格、生活哲学、文化内涵趋之若鹜。

极简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Less is more”,这句话是由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Mies Vander Rohe)提出。

极简主义的前身是“减少主义”,其风格则是:“减少,减少,再减少。”

这种“减少”的风格,在山下英子所作著作《断舍离》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在该书中,山下英子虽然作为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身份主要讲述的是如何进行合理收纳的问题,但是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实践。

然而在“断舍离”概念流行起来之后,我发现身边很多朋友在实践过程中总是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断与舍。

山下英子提出的断舍离概念是指:断等于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等于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这两个概念其实并不是很难,最难的是“离”:离等于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如果说“断”和“舍”是一种行为,那么“离”就是一种态度。

往往我们通过刻意提醒或者相互督促的方式来约束行为是比较容易的,但这种改变思维方式的心境态度却很难做到。

因此,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做到“断舍离”,那么就需要把“断”和“舍”升级为一种心境态度的改变,以此来契合“离”的概念。

知阳认为,要契合“离”的境界,真正做到断舍离,需要断此3欲,舍此4念。

断此3欲:享受欲、不满足欲、攀比欲

断享受欲:本质不是“断”,而是自控。

对物质或者精神享受的欲望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这种欲望的存在可以促使我们为了追求获得这种享受而奋发图强。但总会有人因为欲望超过了自身能力导致自己走偏了正道。

断享受欲,并非是让你遁入空门,而是要克制自己对物质或者精神享受的沉迷。

你能自控欲望,那么欲望给你带来的就是动力;要是欲望掌控了你,那么它所带来的可能就是深渊。

断不满足欲:不知足是一个人栽跟头的最大源头。

俗话说:“做人要懂得知足常乐。”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不仅不知足,也并不常乐。不满足于现状、当下,是几乎每个人都会有的心理反应,很普遍但不正常。

那些一个月只挣3千的人会不满足,心想要是能每个月挣1万多好。而真正等到他挣到1万时,又会想要5万、10万,甚至更多。

断不满足欲,简单来说就是要懂得“适可而止”,否则你无法真正理解断舍离的含义。

断攀比欲:攀比之下,人的理性会弱化。

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家里会有很多东西买回来没怎么用过,当你回想起自己购买这些东西时,会总结出一个共同点:冲动消费。

冲动消费也叫感性消费,也就是非理性考虑之下产生的消费行为。而这种感性消费的有一个最大原因就是攀比。

“别人买了,我也要买。有没有用先不管。”“那么多人都在抢购,我也去买。”“这么低的折扣,再不买下次就恢复原价了。”这些都是感性消费的情况。

几乎所有感性消费都跟“攀比”有关,要么是跟别人攀比,要么是跟自己攀比,要么是跟这件东西的过去或者将来攀比。

断攀比欲,就是要学会控制感性消费的欲望,让理智成为主导。

舍此4念:贪、嗔、痴、懒

关于贪、嗔、痴,不用过多赘述了,佛家将这三种念想合称为“三毒”(也称三不善根),认为是世人一切烦恼和为恶之根源。

在“断舍离”之中,“贪”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贪婪;“嗔”可理解为无法获得该事、物的烦躁;“痴”则可以理解为无法正确辨别事、物“能不能用”和“要不要用”的区别。

山下英子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痴”念,可做此诠释。

最为关键的,是这个“懒”字。

舍“懒”念,不是我们常规理解的懒惰之意,而是要舍掉那种“随心所欲”的念想。

之所以我们不能真正做到断舍离,是因为我们在进行思想斗争的时候,“由着自己想法来做事”的念头强过了“要克制自己”的念头。

所以,我们就需要舍掉这种“随心所欲”的念想,才能让自己潜意识里改变自我,做到真正的断舍离。

写在最后

我有个朋友在学习了断舍离之后,开始疯狂迷恋于此。

她把家里的东西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断舍离”,原本80多平米的房子看起来像100多平米一般。

刚开始邀请我们去她家参观时,我们都被她实践断舍离的结果深深震撼到了。

可是不到一年时间,当我们再次去她家时,发现她家里再一次堆满了这种杂七杂八的东西,再也不见“断舍离”的踪迹。

其实真正的断舍离,并不是单纯指丢弃外物。而是:

物质充盈但不会为欲望所累;

感情丰富却不会为情绪所累;

过尽千帆却不会对生活有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