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水循环(下)(新教材)

6、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1)内流河断流的成因

(2)沼泽地的形成

(3)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4)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因

(5)分析修水库对河流径流及库区的影响

7、聚焦城市内涝

(1)城市内涝的成因

(2)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

①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

②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泵站;

③提高透水能力:如采用透水砖,保持绿地面积。

打造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景观图

8、指出城市大量使用透水砖取代全硬化地面对改善城市自然环境的主要作用

(1)增加地表水的下渗,提高土壤湿度,有利于城市植被生长;

(2)有利于保持大气湿度,减小局地气温变化幅度;

(3)增加地下水,提高城市地面负压能力,减轻地面沉降;

(4)减少地表径流量,降低局地城市涝灾。

9、河流的补给类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

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

夏季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普遍

生 活 中 的 地 理

1、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请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学?

不科学。陆地各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水位较高的水体可以补给水位较低的水体,当井水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时,河水补给井水,反之,井水补给河水。所以“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是不科学的。

新疆坎儿井

2、坎儿井采取这种地下输水方式,有那些好处?水循环的那一环节得到优化?

减少水分的蒸发,节约水资源;深埋地下,避免地表污染,保证水质优良;没有阳光暴晒,水温较低,是最佳的“清凉剂”;由高向低自流灌溉,不需外加动力;

蒸发这一环节减弱。

特别提醒河流的补给类型的分析

1.依据河流所在的地区判断: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云贵高原区地下水补给较多;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雨水补给,径流变化较大,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决定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有明显春汛的河流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我国某河流的补给类型及流量变化示意图

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

(1)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2)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出现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则刚好相反。

(3)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4)出现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5)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6)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图解图示]地下水、湖泊水与河水的互补关系

[图解图示]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的确定

10、河流流量与沿线地理环境的关系

(1)地区

(2)天气

(3)气候(北半球)

下图为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2题。

1.该水库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 B.江淮地区 C.西北内陆 D.横断山区

解析:该水库全年都有水流入且流入水量在夏季最丰富,故它不可能位于西北内陆,而应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该水库7~8月的流入量较小,可能受副高影响,降水较小;故该地可能位于江淮地区。

答案:B

2.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5月 B.6月 C.9月 D.10月

解析:当水库的流入水量大于流出水量时,水库的蓄水水位就持续上升;由图可知,10月之前的几个月,基本都是流入水量大于流出水量,故10月份蓄水水位达最大值;之后,流出水量大于流入水量,蓄水水位下降。

答案:D

三、本课小结

四、课外作业

下图为全球水循环模式图,箭头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据此回答1~3题。

1.若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M、N分别为(  )

A.7、16 B.16、7 C.7、23 D.16、77

2.图中哪些环节与奔腾的长江水有关(  )

A.P、M、N、S     B.P、M、T、S

C.M、T、S、N     D.S、P、Q、N

3.人类修建水库所在的环节是(  )

A.M B.S C.N D.Q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指向M的箭头只与两个数值有关,P是海水蒸发(84),T代表有77个单位以降水形式落回海洋,所以指向M的只有7个单位;指向N的两个数值,一个是M(7),另一个是Q(16),所以N为23。故C项正确。

第2题读图可知,T指海面上的降水,与陆地径流无关,B、C两项错误;Q代表的是全球陆地上的水汽蒸发,也包括植物的蒸腾,图示情况中,Q蒸发的水汽,又重新成了N的组成部分,不会影响长江水流量,D项错误;海水蒸发(P)形成大气水,部分大气水经水汽输送(M)带至陆地,并形成降水(N),在地表汇集形成地表径流(S),奔腾的长江水属于地表径流,A项正确。

第3题,读图可知,M表示水汽输送,N表示陆地降水,Q表示陆地蒸发,S表示地表径流。人类修建的水库位于河流上,故B项正确。

答案:1.C 2.A 3.B

洛杉矶水库是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重要的“水肺”。2020年8月,加利福尼亚州遭遇极端干旱天气,人们为了保护水源,向水库中撒进了9600多万个黑色的“遮阳球”。

4.人们向水库中投放黑色“遮阳球”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水库水质 B.减少水分蒸发

C.防止动物饮水 D.美化库区景观

解析 黑色“遮阳球”具有很强的吸热作用,一方面能够吸热,降低水面温度;另一方面可以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最终能减少水库水分蒸发,故B项正确。

答案 B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建设活水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灰霾污染 B.美化城市环境

C.增加经济收入 D.减轻城市雨涝

解析 活水公园能够滞留、涵蓄雨水,减小地表径流量,减轻城市雨涝,故D项正确。

答案 D

6.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干预最明显的是(  )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

解析 雨水收集系统导致地表径流水量减少,对地表径流干预最为明显,故B项正确。

答案 B

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材料二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什么?

(2)水循环各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是哪一环节?能够使H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哪些?

(3)能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哪一环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环节关系最密切?

(4)为提高集雨工程的水质,请对当地农民的传统习惯提出建议。

答案 (1)主要对G(地表径流)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涵养水源,缓解西部缺水局面。

(2)D(降水)。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

(3)能够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C(水汽输送)。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G(地表径流)环节关系最密切。

(4)家禽、家畜集中圈养;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厕所应远离集雨工程。(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第(1)题,发展集雨工程将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第(2)题,图中A、B、C、D、E、F、G、H分别表示降水、海洋水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水的蒸发、植物蒸腾、地表径流、下渗。降水强度、地面坡度及地表植被覆盖率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第(3)题,我国东南沿海的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可以用C环节表示;南水北调工程是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与G环节关系最密切。第(4)题,“水质”和“传统习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词,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表述即可。

(0)

相关推荐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河流》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下图为某河段汛期和枯水期河流水位及潜水位(指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图中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A.①          ...

  • 地理专题 | 地球上的水和水循环

    关于水和水循环 大家都知道水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但你真的了解它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的知识吧! 图解水循环: 如图所示水循环由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组成. 海上内循环环节:蒸发 → ...

  • 3.3 如何进行学科思想观念的教学?-高中化学新教材解读

    根据国家教育部安排和部署,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高中将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到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全部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那新教材"新"在哪儿?新 ...

  • 教学设计:防灾减灾(下)(新教材)

      (二)自救与互救 1.灾前准备 (1)常备各类应急救援包. (2)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 (3)牢记逃生路线和应急避难所位置. (4)积极参加防灾演练,增强防灾意识. 地震演习 遇到突然 ...

  • 教学设计:地质灾害(下)(新教材)

    (三)滑坡与泥石流 1.滑坡 滑坡是指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滑坡示意图 2.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 ...

  • 教学设计:气象灾害(下)(新教材)

    (五)寒潮 1.概念 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一般来说,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C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其最低气温又在 ...

  • 教学设计:土壤(下)(新教材)

      (三)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1.土壤的功能 ①联系了四大圈层,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②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改变了地理环境 ③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④土壤是人类种植农作物的物质 ...

  • 教学设计:植被(下)(新教材)

    (四)草原与荒漠 1.热带草原 植被类型 热带草原 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植被特征 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生长茂盛,草原葱绿:干季降水稀少,草类枯黄,有的热带 ...

  • 教学设计:地貌的观察(下)(新教材)

    (三)地貌观察的内容 1.高度 坡度 (1)基本原理 坡度=垂直距离÷水平距离 (2)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对耕作的影响 坡地耕作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 ...

  • 教学设计:常见地貌类型(下)(新教材)

    (三)风沙地貌 1.概念:风沙地貌在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亦称风成地貌. 2.分布: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3.类型:可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大类. (1) ...

  • 教学设计:海水的运动(下)(新教材)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1)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典例: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都受暖流影响. ①巴西东南部热带雨林气候--巴西暖流 ②澳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