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高质量的学术文章?(2)
(续前文)
本论部分,即文章的正文、主体,用于展开论证主题,充分阐述作者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正文的结构,主要是由标题组成的提纲,当然也包括正文中各个段落的内在逻辑关系构成。列出一个好的正文提纲对于撰写学术文章非常重要,既便于作者把复杂问题表达得清楚而有条理,也便于读者把握作者的思路和对学术思想的理解。
提纲是谋篇布局的总体框架,不但必须严谨、自然、完整、统一,而且还要有层次性。学术文章提纲的层次划分,常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并列式结构。即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展开来说明中心论点。其排序有先后,但都是并列关系;二是递进式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逐层深入地展开主题。各分论点之间是层层相因、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的关系;三是总分式结构。或“先总后分”,即先提出中心论点并论述,然后用若干分论点一一加以论证。或“先分后总”,即先从不同角度分别论述和论证,最后归纳总结和强化中心论点。正文的提纲和段落的结构,都可以分别运用或综合运用上述三种结构方式,一般是综合运用三种结构方式。仍以《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思考》一文为例来看看该文的正文提纲结构。
示例:《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思考》提纲:
一、海洋强国的基本内涵
(一)现代的海洋意识
(二)发达的海洋经济
(三)有效的海洋防控
(四)文明的海洋生态
(五)先进的海洋科技
二、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动因
(一)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权益的必然要求
(三)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
三、建设海洋强国的对策思考
(一)着力提升海洋认知能力
(二)更加充分开发利用海洋
(三)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四)不断加强海洋安全防卫
(五)尽快提高海洋装备水平
(六)高度重视海洋生态建设
(七)健全完善海洋法律法规
从这个提纲中可以看出,本文整体结构是递进式结构,第一个大问题中的各分论点是并列式结构,第二和第三个大问题中的分论点则综合采用了并列式和递进式结构,而在全文的论证过程中,又交替运用了“先分后总”和“先总后分”的总分式结构。因此该文的正文提纲结构,不但严谨、自然、完整、统一,而且还层次性非常分明,加之作者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立意宏大、语言流畅而又气势磅礴,不愧为一篇战略思考性文章,不愧为《中国军事科学》这样的顶级军事学权威杂志发表的好文章。
值得提醒的是,提纲可以是标题提纲,也可以是句子提纲。前面的示例就是标题提纲,用一系列名词、短语、短句,分别列出论文中每一层次、段落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句子提纲,以若干个句子的形式出现,表达一个完整的观点。这两种提纲形式在学术文章提纲中都可以采用,甚至可以同时采用,但同一层次的提纲标题,一般只采用一种形式的标题,不同形式的标题,不能使用在同一层次的提纲之中。但无论用哪种形式的提纲,还必须牢记一点:标题之中可以有标点符号,但标题末尾一定不能有标点符号。许多作者在标题末尾用了句号、分号等标点符号,是不符合文字和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关于句子提纲,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十八大报告主线的认识与体会》一文为例:
一、近代中国救亡图存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得出的真理性启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二、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得出的真理性启示:只有立足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才能自强中国
三、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得出的真理性启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四、党和人民事业90多年发展历程得出的真理性启示: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复兴中国
句子提纲相对于标题提纲而言虽然比较长些,但也必须在意思完整的情况下,尽量做到简洁、扼要、准确。
结论部分,即论文的结尾、结束语。结论部分一般用于概括全篇、深化主题,或收束全文、展望未来。学术文章少数有结论部分,大部分没有,写完最后一个问题便戛然而止。如果需要写结论部分,一定要注意结论要高度概括全文思想、首尾呼应、深化主题,甚至还应当提出本文的缺点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与方法等。但切忌画蛇添足、狗尾续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十八大报告主线的认识与体会》一文的结尾,就是符合上述要求的非常好的学术文章结尾,录于此供读者赏析。
实践昭示真理的价值,历史告诉未来的走向。90多年来,党和人民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得到了上述四个真理性的启示。在当今中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才是真正高举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真正坚持被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实践所反复证明的拯救中国、自强中国、发展中国、复兴中国的伟大真理。只要在这个最重大政治问题上进一步深化认知和理解,统一思想和行动,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一定会在继续造福国家、造福民族、造福人民的新的征程上,创造更大的辉煌,实现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未完待续)
本文作者:ClCC国防教育特邀专家 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