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羡慕日本茶道,这座中国古塔的倒塌,复活了美到逆天的茶道祖宗
阿伦按:
大内隔重墙,多闻乐未央。灯明宫树色,茶煮禁泉香——(唐)《夜直》
地层像一座时光的沙漏,当泥土掩埋了所有,千年前的盛事,我们是否还能追忆?
别惊讶,一座千年佛塔的倒塌,让一切成为可能。
1981年一场暴雨突降,陕西扶风法门寺的“真身宝塔”再也承受不住历史负重,轰隆隆雷霆万钧般喧然倒了半边。
坍塌后的法门寺
在随后的重建里,在古塔的地基之下,文物工作者发现了一座秘密地宫。
一眼看去,门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发掘历经曲折,当考古学家最终打开禁闭千年的石门,一片耀眼的大唐光华重现人间,照亮中华文化的星空。
法门寺地宫出土无数唐代珍宝,包括秘色瓷、琉璃器、金银器、丝绸等等,巍巍中华盛时锦年的华丽过往,一一囊括在内。
法门寺地宫考古现场
其中的一套金银器,在出土器物中尤其引人关注。
这组皇家气象的华贵用品,看上去似乎是一套,但很多人困惑:
从未见过的奇异器型,这组金银器究竟是什么?
它们又作何实际用途?
谁也不知,即将揭秘的,是中华茶道美上天际的源头记忆。
中华嘉木,传承千年茶香
这套极尽奢华的金银器,尽管起先用途成谜,但随着法门寺地宫记录物品清单的《物账碑》出土,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法门寺地宫出土情况
“笼子一枚重十六两半,龟一枚重二十两,盐台一副重十一两,结条笼子一枚重八两三分,茶槽子,碾子,茶罗,匙子一副七事共重八十两”……
原来这些都是茶器!
对每个中国人来说,喝茶乃人间常事。
一壶水烧到沸热,撮一把翠青茶叶,咕嘟咕嘟,随着水汽在杯盏上空腾起,碧绿茶水严阵以待,就等主人擎在手里,尖起嘴吹去飘扬的滚烫。
喝茶是多么寻常而又惬意的事情,要这些碾子、罗子、匙子干什么?
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器
但实际上,纵观中国人几千年的饮茶史,我们如今便捷的冲泡方式到明清时期才逐步形成。
为什么会有如此改变呢?那是因为茶叶的加工工艺发生了质的变化。
明朝定鼎天下后,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改贡饼茶为散茶,在上行下效的推动下,经过明朝前期的发展,中国人才渐渐喝上了和今天差不多的茶叶。
冲泡茶叶
既然是散装的茶叶,当然是抓一把直接沸水冲泡最简便,因此这种喝茶方式广泛流传,影响至今。
你肯定会问,那么在这段时期之前呢?中国人喝的难道不是茶叶?
怎么说呢——既是,也不是。
说是,那是因为不管怎么喝,饮的肯定是茶。
说不是,那是因为那时茶叶的加工与明清至今的方式是两个世界,怎么看都无法与今天人们理解的“茶叶”混为一谈。
茶,最早写作“荼”,南方之嘉木也。
而说起喝茶,中国人拥有世界上最悠久的喝茶史。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老祖先偶然之间发现了“茶”这种气味芳香的植物,按文献记载,中国人饮茶至少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或更早。
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
不过在唐朝之前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喝茶主要经历了2个阶段的重要转变;
最初的时候,“茶”被当做一种药物。
既然是药,肯定大多按吃药的方式,基本就是直接咀嚼新鲜茶叶。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吃药的方式进步了,于是开始加水熬煮成更易吸收的茶汤或茶粥。
可无论生吃还是水煮,这种初级的食用方式掩盖不了新鲜茶叶的苦涩,因此茶叶被称作“苦荼”。
魏晋时期复原,来源:装束复原
这种古风,至今在一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里有所留存,比如布朗族的青竹茶,还有佤族的烤茶等等。
而在唐之前的千年时光里,随着王朝更迭、佛陀西来,至少到了汉朝之后的三国,茶开始走出药草的范围,踏进贵族和僧侣的饮食,渐渐成为一种饮料。
当时这种饮料该怎么喝呢?说出来一定让今天的你大呼“黑暗料理”!
来看看三国魏时期张揖在《广雅》中的记载:
“闻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笔之。”
也就是说,首先令人欣喜的是,那时的人不再生嚼茶叶或拿茶叶煮汤,而是懂得将茶叶预先制作成茶饼。
虽然听上去似乎靠谱多了,但如果真喝起来,估计你还是接受不了。
在这个时期,喝茶之前的第一件事不是倒水,而是烘烤。
需要将茶饼烘烤成赤红,捣碎成粉末盛在瓷器里,然后哗啦啦用一通热水煎煮。
闻到茶香了吗?但别急,现在还不能喝。
煮的过程里,我们还要加上葱姜、橘皮甚至薄荷之类的香料。
把这些调料和茶粉调匀了,等散发着各式香味的粉末一起煮透,就差不多可以开喝啦。
所以显而易见的是,魏晋时代贵族们手里的茶杯,可不仅有茶叶的清香萦绕指尖,还有那扑鼻浓郁的香料气息。
唐代长安城复原
就这样,中国人手中香气馥郁的茶汤,在南北统一的长河里汩汩流淌,顺着历史的东风飘进了唐朝,这一时期的中国大地,迎来了饮茶、品茶和茶道礼仪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对于小小的茶叶来说,这时有多辉煌呢?
连唐朝灭亡了几百年,到了宋徽宗时期,文学家蔡绦还在大发感慨:
饮茶成为风尚,还是从唐朝开始的啊!
茶之尚,盖自唐人始。
在唐朝,首先饮茶之风大为普及,无论宫廷、民间还是寺院,喝茶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生活习惯。
因此无论是茶饼的加工还是饮法的创新,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与此同时,除了喝起来味道更好,为了更好地喝茶,花团锦簇的大唐艺术还为不起眼的茶叶留出了C位。
从此,喝茶与品茶成为了一种精神文化,既可以超凡脱俗,也可以淡泊明志。
在华夏大地,与喝茶配套的茶道礼仪就此登上历史舞台,摧枯拉朽地盛放出明丽的花朵。
茶香中的大唐:茶道之美的源头记忆
在唐朝,这茶,该怎么喝?
请登上阿伦的时光机,让我们穿越回1000多年前的唐咸通年间(公元860年-874年)。
当落脚在棋盘一般的长安城,你会看见,尽管此时的唐朝已是夕阳无限好,但耸立城北的大明宫依旧巍峨。
当你端坐在入云的楼阁,一旁的侍女小心为你普及本朝茶事。
唐代大明宫复原
来我大唐,茶事之兴从太宗时期就有萌芽。
“翰林当直学士,春晚困,则日赐成象殿茶果”。
也就是说,太宗皇帝就曾多次把茶饼当做礼物送给公卿大臣,到文成公主出嫁吐蕃,茶叶还被作为嫁妆远播高原国土。
后来到了玄宗朝,茶艺则进一步进化成一种礼仪,最初的茶道应运而生。
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宫廷里除了喝茶,还盛行起“斗茶”之风,贵族和民间也是茶风大盛,“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唐人喝茶
而即便经历安史之乱的浩劫,唐人虽九死一生,但依旧不改对茶道的热衷。
除了茶道中人遍及公卿贵族和得道高僧,像是颜真卿、李德裕和刘禹锡等等,茶叶这种神奇的树叶,还被唐宣宗和唐懿宗等帝王认为能帮助实现健康与长寿。
到了建中元年(780年),茶圣陆羽著《茶经》,在儒道释三教的融汇里,首创茶道精神。
此后又出现大量茶书和茶诗,比如《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之类。
下文揭晓
如此风习之下,以宫廷为代表,饮茶开始不局限于一种生活方式,而是风靡成为一门艺术。
不信你听,这远方宫阙传来雅乐悦耳,正是举行正酣的“清明茶宴”,作为宫里清明举办的盛大宴请,茶宴上,与会者代酒欢宴,吟诵唐诗。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后来的大唐,茶叶还有专人供送。
大历元年(766年)与大历五年(770年),朝廷在江南宜兴等地设置了“贡茶院”,专门敬奉御用茶叶。
新茶一出,10天之内就能供应。
宫娥话音刚落,你只见眼前金光一闪,瞬时被法门寺地宫里闪光的金银茶器淹没。
来吧,让我们一起亲历大唐茶道,感受一把这大唐制造的中国茶香。
第一步:烘焙
唐人喝的不是茶叶,而是茶饼,因此在煮茶之前,茶饼的烘烤至关重要。
当拿到成形的饼茶,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装入吸热方便又轻巧通气的茶焙里,烘干茶饼中的水分,最大程度保留茶叶的香味。
烘烤的温度和手法颇有讲究。
火候不能太高,还要经常翻动,否则一旦“炎凉不均”,效果会达不到要求。
烤到茶饼的背部起了“蛤蟆背”一样的小气泡就可以了。
一般的茶焙多见用竹木编制,而这几件法门寺出土的金银烘焙器,则全部为金银丝编制,让人过目不忘。
金银丝织条笼子,法门寺地宫出土
比如这件金银丝织条笼子,高15厘米,重达335克,整个笼子为极细致的金银丝编织而成,莹然剔透。
除此之外,更让人惊艳的当属这件鎏金球路纹银笼子。
鎏金球路纹银笼子,法门寺地宫出土
别出心裁地选用了穹窿顶,还装上了4只小足尖和一只提梁。
仿佛盛满了盛唐茶香,就等你轻拿带走。
细节图片
整个笼体的外壁堑刻着鸿雁,遨游于浩渺云空,两两相对似在倾诉爱意。
在工艺上,整个笼子的镂空处被精心制作成了球路纹。
底足则是“倒品字形”的莲花花瓣,与笼体的边缘铆接,整体纹饰鎏金,也留住了中国茶事的流金岁月。
唐代金银香囊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镂空技法,在唐代金银器里不但留住了茶叶的芬芳,还锁住了大唐的香氛,流传后世的唐代金银香囊,也使用过同款工艺。
第二步:碾茶
烤好的茶,讲究的人会拿轻薄柔软的的剡纸(shàn zhǐ)包裹起来,就怕丢失一缕茶香。
紧接着就要碾茶,也就是把烤过的茶饼小心掰成碎块,然后仔细用茶碾子碾成小米一样的茶粉。
鎏金鸿雁纹银茶碾,法门寺地宫出土
这件鎏金鸿雁纹银茶碾,就曾轻柔地碾过无数茶饼脆弱的身子骨,让它们成为了软玉温香的茶末。
银茶碾整体为长方形,由碾槽、槽身和槽座等部分组成。
其中碾槽为半月的弧形,两端为如意云头,用起来非常省力,长方形的辖板中央,还焊有精巧的宝珠捉手。
这样滚动着碾起来,也不会出现手滑。
而更加令人惊叹的是,捉手两边各自用錾刻工艺刻画了一只展翅的鸿雁。
鸿雁之下衬托流云纹,如展翅于云雾笼罩的高空。
细节图片
同时,放眼到碾轮的轴心,只见装饰着佛教的莲花花瓣,以及一圈精致的流云纹。
当这副茶碾离开时,一片茶的一生,从茶叶到茶饼再到茶粉,亦如浮云般幻化无穷。
如果觉得碾过的茶叶不够均匀,还可以使用下面这件神器,将茶粉细细筛过。
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银茶罗子,法门寺这件是史上首次发现唐代的茶罗,珍贵异常。
器型为长方形,纹饰鎏金,由盖、屉、罗架和器座等组成,分为内外两层,中间夹放着罗网。
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银茶罗子,法门寺地宫出土
在罗架两侧,用鎏金工艺装饰着乘龙驾鹤的翩然仙人,另外两边则分别饰有山川云气,栩栩如生。
如此一来,仙人仿佛腾云驾雾,远道而来,正忙着在这方寸之间施法布下天罗地网,而大大小小的颗粒经过这层罗网,逃脱了粗粝的肉身,只留下细雪般粉末的灵魂。
当颗粒均匀的茶粉准备妥当,接下来就是煮茶了。
煮茶当然要用炉子和炭火,唐朝人煮茶常用的炉子是风炉。
陆羽在《茶经》中曾说,风炉用铜铁铸就,一般形状像古时候的鼎。
“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
这件素面壶门座高圈足银风炉,通体朴素无华,炉身收敛,深腹平底,宝珠形的莲花蓓蕾高举其上,如等候着烈火中的涅槃。
素面壶门座高圈足银风炉,法门寺地宫出土
炉盖如半球形状的宝塔,笼罩着一片渐渐收起的棱台,外层最边缘装饰着圈足座,炉身通体铆钉的顶端也装饰着银质小花。
整座风炉如一座来自远古的森然神兽,口含熊熊炭火,就等泉涌水沸,满室飘满沁人心脾的茶香。
事实上,对于煮茶,大唐茶道亦极有讲究。
煮茶的燃料以木炭和硬柴为最佳。
煮的水则讲究山泉为上,江水次之,井水最次,当茶汤烧到冒出“鱼目”一样的气泡时,就达到了所谓的“一沸”。
眼见水都快开了,可以喝茶了吗?
别急,还不能,还差一道最后工序。
那就是撒盐调味。
唐朝陆羽之前,人们往往还会往茶汤里添加葱姜之类的香料佐味。
但陆羽强烈批评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经过他的提倡,渐渐只往茶汤中略微加盐调节,最大程度品尝茶之本味。
摩羯纹蕾纽三足银盐台,法门寺地宫出土
比如这件精美绝伦的摩羯纹蕾纽三足银盐台。
盖上镶嵌莲花捉手,盖子则是一片田田荷叶,一片清净景象中,几只四尾摩羯探出头来,并以錾刻的工艺刻出了精细的叶脉。
细节图
微微上卷的荷叶,仿佛正在迎风飘摇。
顶部的台盘平底下凹,也如清浅的池塘,边沿地带錾刻以石榴为图纹的莲花熊熊怒放。
唐朝的工匠,还在平底底部装饰着莲蓬,千年前雪白盐粒曾盛于其上,等待守着风炉的烹茶人,看到水流“一沸”,立刻撮起一把青盐撒进茶汤。
“一沸”之后,即等“二沸”。
到了“缘边如涌泉连珠”的“二沸”,可以舀起一勺开水,再投以新的茶末加以搅动。
没多久,等到茶汤“腾波鼓浪”一般彻底沸腾时,“三沸”的火候就到了。
此时可以将原先舀出的水倒回去,如此一来茶汤会停止沸腾,碧绿的水面上迸发浮现出万千泡沫。
事实上,这种“浮末”和“汤花”也是判断一壶茶汤好坏的标准。
《茶经》里就将汤花按大小和形状分为沫、饽、花三类。
等到形状略微规整的汤花漂浮,室内满溢茶香,一壶好茶也就大功告成。
唐代琉璃盏,法门寺地宫出土
请您手捧细巧茶杯轻轻啜上一口。
值得一提的是,在唐朝末年咸通年间,以上这套陆羽倡导的茶道虽广为流传,但宫廷、民间和寺院在实际操作时仍会按各自实际进行调整。
可无论如何,大唐光芒之下的中华茶道,乘着遣唐使的东风远赴日本,随着丝绸之路的西去远播中亚,在世界文化里掀起了一股茶香风暴。
可以说,唐人把茶道带到了世界,而茶道则把茶的灵魂写进了中国文化的星空。
阿伦说:
公元873年 (唐咸通15年),唐僖宗李儇怀着虔诚的心情,将这套心爱的金银茶具,连同其他宫廷珍宝封藏法门寺地宫。
千年之后,茶具上清晰刻着的“五哥”字样即是明证,“五哥”,也就是唐僖宗的乳名。
一同埋藏的,还有那场盛大佛事的煊赫记忆,以及他对海晏河清、江山永固的祈祷呢喃。
虽然这些未能成真,唐僖宗之后的唐朝,短短20年后熄灭于中国的历史,但时光永恒地定格在法门寺地宫珍宝以及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看见,即便李唐江山随后变成了赵宋疆土,中国人对饮茶的热爱从没衰减。
到了宋代,在唐朝饮茶之道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发展出了“点茶法”,宋人对饮茶的热衷,虽上启隋唐风范,却从宫廷到民间一同繁盛。
茶叶的香味像宋词里的柳絮,飘满了悠悠华夏。
而到了明清,随着散茶和泡饮的出现,从此中国人要喝茶,既可以遵循仪式感满满的茶道,更可以不拘泥任何形式,随时随地、忙里偷闲抓一把茶叶滚入开水一泡,留恋片刻萦绕鼻端的香甜。
可以说,法门寺的金银茶具:
作为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套茶具,既是留存至今的珍贵金银器文物,展现着唐朝物华天宝的高超技艺,还见证了中华茶道文化的源流记忆,是名副其实的国之宝藏。
与此同时,相信每个中国人见到它,虽远隔千年,但都会被一缕心中的茶香感动:
中华茶道,在中国文化里,不再限制于华美的形式,而是成为了中国人心头的一颗朱砂痣。
它既可以是白居易“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的轻啜浅尝,还可以是黄庭坚“自我得二士,意气倾九州”的豪迈畅饮!
历史星河之间,千年时光虽然是一片沧海,但每个中国人心头的那杯热气腾腾的茶汤,永远暗香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