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道”江西丨江西调查
文丨王小西
编辑丨小叮当
有活力,缺创新。《滕王阁序》中那个灿烂非凡的江西,雄霸之气早已不再。
有人说,江西“完美避开了所有的经济带。”江西在这些年完美地错过了很多机遇,似乎变成了近乎“透明”的存在。无论5G示范城市建设部署“绕道走”,还是宜家也避开了江西……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中那个灿烂非凡的江西,雄霸之气早已不再,早已消失。
在本次记者一行考察江西新能源市场的过程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正是江西这种“没有存在感”的特征。2017年GDP好不容易才冲过20000亿元大关的江西,它的新能源产业投资问题是泡沫?还是“坑”?反复讨论之后,我们发现还是源于一种基于历史沉淀的困境。
“完美绕道”
昔日“襟三江而带五湖”的科举大省、文教重镇,历史上在唐代以后江西就是中南部腹地最发达的省份,并在宋代达到巅峰,一时间“天下进士半江西”,各地书院林立、文风昌盛,物华天宝。而今日的江西省,却多了相当多的不可言说的无奈。
你可以从各种渠道感受到江西的落后与奋进的交织,像最近的“500分上专科”让江西考生吐槽“教育的扎实”等等,还有江西网友觉得,在南昌甚至有像“晚清时代”的感觉。江西人有对自己省份“恨铁不成钢”的热爱,也有无数无奈离去的江西人的感叹。
为什么会有如此没有存在感的困境?实际上,困境的根源,在于思想保守、普遍不敢创新,甚至以铁饭碗为荣。“人们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干嘛要这么累呢?”
保守的状态下,江西的汽车产业实力如何呢?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18年江西省汽车产量为55.1万辆,同比下降8.9%。在2018年全国汽车产量2796.8万辆中,只占到1.97%。这个1/50的成绩,说起来恐怕都脸红吧。
最有意思的是,我们路过易至汽车的母公司江铃控股,其所在的小蓝工业园,是最早的老工业区,某些地段的基础设施早已经跟不上。我们被导航带跑偏,拐到了环城高架下面的路上时,才发现没有路灯的路上都是“水坑”,而小蓝园区内下班的职工,骑着电动车或者摩托,相当不以为意地在这坑坑洼洼的小路上穿行。
入夜,碰到小蓝工业园那种老工业开发区的破旧,我们不禁深深叹息。而第二天我们在赣江新区的易至,进入它的大门,除了露天放置的大量库存车让我们有点意外,厂区是真的老旧,如果不是我们知道它有新厂区和昆明的新基地,是万难接受这种场景的,那是八九十年代的感觉。
厂房老旧我们可以接受,但是我们在南昌街头看不到易至的新能源汽车,反倒是看到几辆比亚迪元,这让我们有点怀疑了。在了解到销售和共享出行方面江铃新能源(易至汽车)得不到什么实质性的支持,我们只有无奈地感叹。
根据去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7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共计46.8万辆。其中,赣江新区的销量为38218辆,而且占全省的90%左右。而赣江新区的新能源乘用车企业,就只有一家江铃新能源,也就是现在改为易至汽车的这家。2018年易至的销量超过5万辆,但是绝大多数是销往江西以外的河南和山东市场的。
易至的问题是江铃乃至南昌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南昌方面不是没有动作,作为省、市重点推进项目,总投资128亿元、30万辆规划产能的江铃股份富山新能源汽车基地项目自2017年12月3日正式开工。只是,江铃集团除了商用车,乘用车方面早已边缘化,这种大投资能否真正开花结果,并不乐观。
“江西想要发展,思维观念的发展比某一项具体的经济指标更重要也更难。”躁动与精明交织,泡沫与浮夸相伴,看起来很危险,实际上按部就班。这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现实的江西,被各种机遇“绕道”的江西。
何以赣默
现代江西为什么变得落寞,而古代江西为什么发达?简而言之,从人口、资源、交通来说,江西凭借地形和中转位置之利,成为华南地区和江淮流域的最重要中转地。江西的边界四面是山,北边还背靠长江,这样的天然地理条件,让江西形成了一个封闭式的盆地。良好的自然条件,让江西能够成为休养生息之宝地。人口的聚集和技术的交流,创造出从唐宋至明清物华天宝的繁华盛景。
但是,就像宋旭景在《历史上江西是如何走向衰落的》中讲到,自明代中期以来,社会失序、中国南北远距离贸易路线由内河向沿海转移、太平天国时期的长期战争导致的大规模破坏,成为江西盛衰转折的分水岭。
有资料记载,一直到1898年,江西才有了自己的子弹厂和萍乡煤矿两家企业。当时新建的京汉和粤汉铁路惠及了从北京到广州的大片地区,却没有经过江西。第一条铁路株萍铁路建成更是1905年的事情,这时江西和大部分是江西人后裔的湖南的差距已经很大了。
江西在建国后,情况并没有得到缓解。江西再次与各种机会擦肩而过,在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工业项目中,江西只拿到了3个,而仅西安一市就有17个重点项目。仅有的三个项目还都是钨矿资源开发,没有重工业和制造业项目,这很难带动经济发展。
而影响最大的先后开通的京广线和京九线,它们给江西、湖北和湖南带去了不同的影响,1957年京广铁路通车时,南昌作为省会不幸被绕道,直到1996年京九铁路建成以前,南昌都没有直通北京的火车,进京要绕道长沙合肥或杭州。江西发展的失落在两条线建成通车后也基本定局。京广线连接了六个省会,沿线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而以货运为主的京九线主要经过山区老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途中只有南昌一个省会。
虽说在近现代工业化进程中,丰富的自然资源赋予了江西的一座座城市独特的矿冶名片。但这是它们的幸,也是它们的不幸。整个江西的金属矿藏可谓十分丰富,有33种矿藏的探明储量居全国前五,特别是储量较高的铜、钨、铀钍、钽铌和稀土,加上金、银,更是被誉为江西的“七朵金花”。但是仅仅依赖本身自有的矿产资源,内生力不足导致了江西缓慢的经济发展。
宜春经开区办公大楼
根据相关统计,2018年江西省有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068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为3697.7亿元,两大产业就占到了江西省全部GDP的一半左右。而江西省汽车行业最大的江铃集团,2018年不过营收653.38亿元。相形之下,分量明显不够。
而江西省依托矿产发展起来的这些资源性工业,比如采矿、原材料加工等,在资源消耗到一定程度后,必将面对如何转型的问题。目前,中国已有多个资源型城市逐渐受到资源枯竭的威胁,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虽然江西于4月份出台了《江西省“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打造2个万亿级、6个五千亿级、N个千亿级产业”的规划很宏伟,其中有色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要过万亿,汽车产业要过5000亿,毕竟,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技术,这方面江西并不占优势。这是江西需要思考和面对的。
热潮or退潮
说到我们这次考察的江西新能源发展情况,根据相关数据,从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国内共有超过200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落地,涉及投资金额为10262亿元人民币,已公开的产能规划达到2124万辆。相比“到2020年产销200万辆”的阶段性目标,这是一个惊人的十倍的数字。
在这个期间,江西省也引进了18项新能源汽车投资计划,涉及的投资规模达1260亿元,产能达到215万辆。然而也有媒体统计,这18项计划中,有7项在宣布签约后并没有任何开工信息,而在已开工的11个项目中,半数以上没有按期完工,就像我们在上饶看到的,开工至少三年多而还在建的中汽瑞华。
对于江西新能源投资的热浪翻涌,我们碰到了一个例外,就是名字很难念的昶洧汽车。其董事长沈玮仑,这位自称“全家都是学霸”的投资人,在造车事情上却是异常小心。到目前为止,他不过建了试制车间,2019年会把量产6000辆的所有环节完善,包括涂装车间。而旁边的10万辆项目用地,据他讲要看目前的量产以及销售情况再定。
就在离昶洧大门对面500米开外的国机智骏,一期投资25亿元建设的厂区可比昶洧气派多了。绕一圈都得花点时间,而且二期的地也已经插了标,让人只感到一个字:“大”。但是大不大不是主要问题,到底能不能量产、收回投资才是问题。
实际上,赣州经开区已经叫停了新的新能源整车厂招商,“就现有的两个昶洧和国机都没弄好呢……”接近赣州经开区的相关人士如此告诉我们。
而这句话的背景是,在被国家发改委点名批评之后,江西省发改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做好汽车投资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不得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出台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违规为汽车投资项目提供税收、资金、土地等有关方面的政策支持。
《通知》下发后,江西省各地的新能源造车大跃进开始退潮。就像昶洧董事长沈玮仑告诉我们的,要想拿到资质,就要达到“在境外卖3万辆或者30亿元”的条件。今年开始,江西省发改委变得谨慎多了。
但是,这并不能阻挡江西各地方政府驿动的心。在“莫道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宜春,这座城市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城市建筑的苍老和陈旧,甚至有点衰败的感觉。不过背后是其“锂都”矿产资源形成的产业链,急于寻找突破口的冲动。
破旧当然是表象,我们路过的奔驰4S店无言地宣告着这里的消费能力。而宜春经开区招商引来的合众新能源,27日即将举行的开工仪式就在经开区的春一路地块,这也是经开区今年最大的项目了。
而宜春经开区对于合众的支持显而易见。一进经开区办公大楼的大门,浩大而空旷的大厅里,左边就摆了一辆合众的展车哪吒。而12楼就是合众的办公地址。50亿元投资,打造千亿园区,高大上的目标和“锂都”政府希望贯通产业链和增加产业附加值的想法呼之欲出。
不过,如同此次我们另一篇考察文章中写的,计算一下投资回收期,基本上可以明白难度所在。这其中,包括我们这次考察的爱驰亿维。而且,我们从新能源的市场基础来考察的话,就更加能明白。江西省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如火如荼,但是,除了赣州,包括省会南昌以及上饶、宜春,很少能在街上看到电动车。充电桩更少(能看到的几乎都是经开区的示范桩)。
我们在上饶探访的当天,虽然下着雨,但是奥体中心的当地车展上,依然有许多人来看车买车。我们特意问到这次车展的组织方“团车”的相关人士,他们表示,除了预定新能源车型,参展的各个经销商不会把新能源车型主动摆出来。因此,整个车展我们也就只看到外围的一辆欧拉R1。上饶对于上海如此紧张国五国六的情况,甚至是新能源,根本就不Care。
赣州电动车相对要多点。记者在经开区的路口就偶遇了一辆绿牌的比亚迪元。我们在赣州市区,也查访到“丽驰电动”、“金彭新能源汽车”这样的低端电动车也就是俗称“老年代步车”的销售点,只是这样面向农村市场的低端电动车,可不是这些新能源车企的主打产品啊。
而在市区的繁华路段,记者一行在赣州万象城的地下车库,找不到一个充电桩。对面的华润小区外面,密密麻麻地停满了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而诺大的地下车库,只有一个私人安装的比亚迪充电桩。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消费和观念基础,让这些投资在江西的新能源车企的产品销售到何方去呢?也许,就像大家都光脚,反而会有卖皮鞋的机会?
最缺人才
我们为了寻找江西经济的答案,找到了江西财政大学里面研究江西经济的学院。学校的房舍也已经老旧如九十年代,没有什么与时俱进的感觉。此外,众所周知的是,南昌211、985院校只有一所,所以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吸引高端人才呢?从人才的竞争方面来说,江西早已落于下风。
还有一个“环江西省985高校群”的说法。为什么这么说?江西周边的福建省有厦门大学,广东省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省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北省有武汉大学,华中科大,安徽省有中科大,浙江有浙江大学,而中间的江西竟然只有一所211。
历史上的文化系统内,江西可谓重镇。明代1239所书院中,江西地区就有238所,占五分之一。而到了清朝,据清光绪《江西通志 书院》记载,江西书院达526所。迄今,江西保存较完整的书院仍有85所。但辉煌的历史却反衬着现实的落寞。
就像有网友所说的,江西的“教育基础极其薄弱,民间的商业氛围极差,政府的思想过于保守,老百姓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高级人才是竞争最关键的因素。而教育落后,导致没有高级人才的储备,现在的江西,渐渐成了“圈外人”。
江西如何奋起直追呢?好像除了招商引资力度很大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江西省2019年的规划中,有1387个招商项目。这些项目的标的加起来,达到了14058亿元。而整个1.4万亿元级别的投资,大概能有多少落地成行?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却隐忧重重。
招商的雄心和骨感的现实,如此南橘北枳。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江西只有6家,比上年多了2家。虽然有提高,但是步调还是慢很多。
有人分析,让江西省真正能在经济上脱颖而出的关键,还是福建省和台海地区。广东的富裕带动了湖南(和赣州部分地区)的富裕,江浙沪的富裕带动了江西东北部的富裕,就像我们在上饶地区了解到的,很多浙江的人过来买房。而如果要让江西大部分地区富裕起来,恐怕只有福建和台海地区能带得动。而这些,决定权都不在江西手上。
江西也不是没有希望。知乎上那个很长的贴子“江西经济还有希望吗?”里面,虽然很多人死心了,但是依旧有许多人表达着对这片热土的热爱。就像昶洧之所以选择赣州,也是为了能够通过中欧班列把零部件直接运到比利时的工厂。赣州作为南部接壤广东、“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一港通天下”的赣州国际港的建成,也让赣州的发展踏上了快车道。一南一北,相比之下,更显得江西的面貌变化多端。
从赣州“沃尔顿国际酒店”24层的房间朝外望去,周围是鳞次栉比的高层和跨越上犹江的快建好的高架桥,对于这样一座号称“世界重稀土之乡”的更有活力的江西三线城市来说,其发展野心就在眼下喷薄而出。
而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要素消费来说,大件消费除了车就是房,从房地产市场来说,你不会感受到江西新能源这种“大跃进”的惊悚。汉腾汽车所在的上饶,市场均价也达到了9000~11000元的程度,虽说普通工薪阶层的薪资水平也就在3000~4000元之间,但这是一个在全国来看都很正常的比例。何况,我们也了解到,除了拆迁户,来买房的大多是来做生意的隔壁省的浙江人。
这次走访中印象最深的,除了上饶“友邦1号”的1700户房主集体交房仪式,就是礼拜六的上饶经开区的汉腾厂区格外安静,静得让人心悸。汉腾二期工厂也早已建成,但30万辆的产能似乎正在成为“黑洞”。五个月销量仅仅14000多辆,因为产能不足导致减员一半,这样的现状,又如何撑得起汉腾和上饶经开区宏大的梦想?
上饶就像所有的江西城市一样,有自己的节奏,当我们的比亚迪唐开过凤凰大道时,背后正是吾悦广场开业的盛况,当天30.56万人次的到场,将整个凤凰大道挤得水泄不通。离开上饶时我们想到,就像上一轮投资热潮中的九江和景德镇,下一个中招的会是上饶吗?我们不知道。
比天空更辽阔的……
王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