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雷科技Lite」收藏为我的小程序,不再错过精彩内容
近日,当用户使用新版的Edge浏览器,去Chrome商店安装插件的时候。谷歌会“亲切”地弹出一则通知:由于安全原因,谷歌推荐使用Chrome浏览器。并且,当用户使用Edge浏览器访问 Google、Google Docs 时,Chrome也会弹出一个窗口,建议用户切换到 Chrome 浏览器,而同内核的Oprea并不会这样。无独有偶,当你打算添加插件的时候,Edge浏览器也在友善地提醒你:不要随便添加别家的插件。尽管有人推测,可能是Edge不支持安全浏览,无法远程检测和删除恶意扩展,谷歌才采取这种措施。但如果使用同样内核的浏览器访问商店的时候(如Oprea),谷歌并不会做出如上“警告”。而在引发舆论争议之后,谷歌在今天正式移除了相关的警告,但还是在采访中表示,使用Chrome是更为安全的选择。针对这次谷歌对新版Edge浏览器的“差别对待”,足以说明,Edge的大改版,成功刺激到了谷歌的“互联网核心”。
微软二十年的惨败
要说谁家的浏览器最好,在互联网上可谓是众说纷纭:谷歌的拥趸说Chrome省心、开源、插件多;Firefox的粉丝会说我的插件才是天下无敌、并且内存占用少;果粉会吹嘘Safari在Mac上流畅、稳定、省电。然而要说哪一家的浏览器最烂,那答案将会是出乎意料的一致:IE以及它的后继者Edge。作为被群嘲的IE后继者,Edge还是逃不过“Chrome下载器”的命运,根据调查机构NetMarketShare的统计,在2018年5月,Chrome依旧占据了62%的压倒性份额,第二名的Firefox占据了10%,Edge则还不如垂垂老矣的IE,仅有4%。而在那时,还发生了一起令人难堪的事故:在微软的一场发布会上,员工电脑上的Edge连续崩溃,只能临时安装Chrome来继续演讲。微软在浏览器上惨淡经营了20年,和这家行业巨头的经营策略有着很大的关系。让我们把指针略微向前拨动到90年代,浏览一下IE的历史,就可以得出微软的“浏览器”战略。彼时的IE,还是忠实的Windows的附庸,作为一款原先打败网景而催生的一款浏览器。IE的使命就是凭借其垄断性的操作系统市场,强制打开一个入口。结果也自不必说,IE成功了,IE1.0伴随着Windows 95横空出世,而IE4则和Windows 98 一起,联手将72%市占率的网景逼入了困境。为了打压网景,微软也积极地拉拢OEM厂家(如戴尔),甚至扶植小规模的竞争对手(如苹果)使用IE作为默认浏览器。当然,事情也并非那么地一帆风顺,针对IE和Windows绑定的事实,美国政府与19个州(特区)联合对微软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垄断诉讼,这也是20世纪美国最大的反垄断诉讼。就连盖茨都被拉出来做了好几次证词,辩称IE只是Windows赠送给用户的一个功能,而不是一个独立软件。虽然最终,微软被要求用户可以对浏览器进行替换,但网景由于资金链断裂垮台,微软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老大。2001年发布的Windows XP上的IE6浏览器,一举拿下了90%的市场份额。自认天下无敌的微软直接把IE开发部的人都抽走,去做其他的项目。可以看出,在微软的认识下,浏览器作为互联网的入口,必须要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IE受到Windows的荫庇,究竟能带来什么,微软并不关心。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IE每一代都基本是跟随着Windows的迭代而迭代。在XP推出五年之后的Vieta上,IE7才得以发布,之后的IE 8—11的大版本更新,也都是跟随着Win 7、8、8.1的升级规律而来。但事实证明,庞大的操作系统基数给IE带来了完美开局,但互联网的服务形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当微软从IE6的小修小补,到慢悠悠地推出IE7的这五年间,谷歌推出了Google Ads、Gmail和Google,推出了移动端的谷歌搜索,以及收购了YouTube。而苹果则正式让同步工具iTunes接入了网上音乐商店,通过iPods+正版化数字音乐的组合,卖出了十亿首歌,成为了互联网上最大的音乐分发商。谷歌和苹果的崛起证明了,21世纪的互联网入口,已经不仅只有浏览器。必要的邮件、地图服务,都可以在线上进行完成,而微软的服务都想着通过臃肿的本地软件去完成,IE开发团队的断层更是一个问题。2004年,网景的遗产继承者Firefox出炉,2008年Chrome正式问世,这两者主打开源平台,邀请开发者进行维护,支持插件,并且都进行了频繁更新:Firefox10年内更新了20个大版本,目前70个;Chrome五年内更新了30个大版本,目前80个。而IE只能拥有冗长的更新周期,其兼容性、反应速度、丰富度,已经远落后于其他浏览器。2012年,Chrome正式超越IE,成为了第一大浏览器,Firefox紧随IE其后。而在之后,微软在IE10和11上做出了不少努力,依然没有甩脱稳定性糟糕的帽子。2015年,微软宣布,正式放弃IE11,另起炉灶编写Edge。到了Edge,微软终于甩掉了IE的历史包袱。坦白来讲,就打开速度和内存表现来看,Edge的不少指标甚至超过了Chrome,成为了一款很不错的基础浏览器。但Edge还是失败了:它的更新策略还是跟随着系统进行小更新,而Chrome每周都能有beta;Edge并且无法在Win8以前的机器上使用,兼容性和Bug得不到修复又成了问题;并且大家都吃惯了开源浏览器带来的插件蛋糕,封闭的Edge自然不会吸引到Chrome用户。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互联网泡沫之前就崛起的公司,微软本质上很看重商业变现,如果产品带来的效益并不乐观,那就一定不会排在很高的优先级上。这和苹果谷歌这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壮大的公司发展思路有着截然的不同。
拥抱Chromium
而在“生意人”鲍尔默下台,Azure负责人纳德拉执掌微软之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Windows10接入云服务、Office 365的壮大、收购Github、.net的开源、扩大VS Studio的移植性、发力云服务……微软在这几年里,正在重新拥抱开发者,并且逐渐转向服务向公司。而在Edge的失败之后,微软也痛定思痛,要对Edge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在2018年12月,微软表示,桌面版Edge将会使用Chromium内核,以取代目前的EdgeHTML。而在之前,微软就开始在Chromium项目中贡献代码。在2020年1月16日,在经过一年的beta测试后,微软终于放出了Edge的正式版本,用户们的结果表明,新版Edge大大超过他们对微软浏览器的固有印象。首先,新版Edge支持从移动端到桌面端的各大操作系统,包括MacOS以及停止更新的Windows 7;并且,和国内的“换皮”Chrome浏览器相比,Edge的版本号能够时刻保持最新;并且正式脱离跟随系统更新的策略,可以独立更新。并且,Edge也支持插件安装,尽管我们之前提到会弹出“警告”,但是Edge依然能够使用谷歌商店内的插件,并且改善了Chrome吃内存的问题,且依旧兼容原先的“IE打开”。在UI方面,Edge重绘了多个图标,并且加了浅层阴影效果,比Chrome更适合在高分屏/大屏上进行阅读和触摸操作。还改善了Chrome习惯性隐藏www和Https前缀的坏毛病。而对于大陆的用户来说,Edge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用微软账号来进行数据同步。并且支持Chrome中的收藏夹和历史记录,可以做到iOS到Windows一键更新,弥补了谷歌在国内服务的缺失。尽管目前,新版Edge还有PDF阅读、触控等不如老版Edge的问题,但作为一款Chrome的替代品,基本上没什么问题。而且,新版Edge正在尝试着带回自己在Edge上的优势,譬如大声朗读,就是利用了Azure的语音合成,效果很好,还有4K视频流观看体验也好于Chrome,Edge正在微软的带领下走出自己的特色。
新一轮的“入口争夺战”
随着Windows 7的“退役”以及新版Edge一年的测试,目前,Edge已经从2018年的4%,回到了如今的7.5%,即将超越Firefox。微软的Addons商店现在已经有超过1000个扩展,而12月只有162个。尽管还是小体量份额,但Edge如果再“吃掉”剩下IE的份额的话,那么对于Chrome而言,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对手。也难怪谷歌“不顾吃相”,专门给Edge用户发送警告了。这其中,谷歌最忌惮的,无疑就是现在微软开始将互联网服务“捡”了起来,也来争夺市场。微软也开始在老版浏览器上,投放新Edge的广告,实现“政令到基层”,推动用户进行无缝的更新迭代。前面我们说过,微软浏览器历经挫折的原因,就是对于互联网的轻视,具体到行动中,就是产品迭代策略的缓慢和拒绝开发者的加入。而在新Edge里,微软已经允诺,将会做到每周一更、六周一大更,和Chrome的策略大致相同,并且做到了每两周一个反馈。可以说,微软完善的速度出乎意料地快,并且在很多细节上,已经开始接入自家的服务系统。用微软账号去“操弄”Chrome上的数据,这无疑是在动谷歌最深层的那块蛋糕。要知道,谷歌如今绝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于投放广告,而微软对于数据的渴求量远小于谷歌。我们都知道,谷歌的项目很多,但能够变现的却很少,微软的互联网服务并不如谷歌广泛,但最落魄的时候也依旧不愁现金可花。而在当今的时代,谷歌的“广度”市场遇到了上升瓶颈,而“深度市场”又很难拿出盈利的产品,于是谷歌很多项目遭到了废弃。The Google Graveyard记录着谷歌被砍掉的产品,其中大部分是硬件产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安卓成为了绝对的霸主,虽然谷歌不靠它来赚钱,但任何厂商,都必须用谷歌的“三件套服务”,这和微软时代绑定浏览器,其实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谷歌更善于利用数据来赚钱罢了。谷歌看重的是互联网的平台入口,它的策略也很明显:聚集公司之力进行暴力但短暂的发展(它是上市公司),用广告费来进行平台拓展。但尴尬的是,除了云服务之外,至今谷歌在平台拓展的方向上依旧缺乏亮眼成绩。而且,现在谷歌本身的发展方向也出现了混乱:苹果的软硬结合谷歌不想做、系统尽管在自己手上,但生态除了几个入口,比苹果控制力度更差;微软的消费级硬件功底在不断提高,软件水平更是在疯狂补课,操作系统又是一道更深的护城河;数据安全也被人频繁质疑,美国议员三天两头叫嚷着要反垄断。我们就拿同时期微软的Azure和谷歌的云服务进行对比,同样作为AWS的追赶者,如今,Azure市占率是谷歌的三倍。根据消息人士表示,谷歌在开发过程中过度依赖“工程师文化”,而缺乏对客户需求的准确认知。导致花了大量时间对一些“先进功能”进行迭代,但对系统性需求则反应滞后。而在硬件开发水平上更是如此,在科技巨头里谷歌是最喜欢出“beta概念”的公司,他们习惯于用软件的数周迭代的习惯带到硬件上。全然不管硬件发展有着自己的周期(最少半年),所以一大堆半成品就这样匆忙上市,并且普遍缺乏调试。而初期没有给予厚望的Chromebook,则成功在六年时间内占据了60%的美国教育市场。在Chromebook上,Google没有用“工程师式”的暴力升级,用了廉价塑料+4G内存的简单思路,就成功逆袭而上。让Google内部那些“高大上”的人才来做,失败的几率会更大。而这时候,当一家强势公司要侵入谷歌的互联网入口,那么谷歌如临大敌的态度也就很容易理解了。用户除非代差过大,否则入口用户“叛逃”就会很容易,微软其实无所谓当下Edge用户的多寡(毕竟未来肯定绑定Windows),但Chrome则一分都不能让出。这,恐怕就是未来纯互联网公司的难题:当你真正关心自己的软件时,你必须做好相匹配的硬件。谷歌靠着软件红利兴盛了二十年,但在软硬件结合的市场就只能举步维艰。
毕竟,浏览器可以快速迭代,但硬件的快速迭代,只能证明你急于求成、资源太少、理想太高、并且没搞懂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