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文物,博物馆副馆长壮烈牺牲,25年后凶手终究落网

要是说现在有哪家博物馆被盗,那绝对是不可思议的爆炸新闻。但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国内许多博物馆都曾遭到盗窃。上至故宫博物院,下至县级博物馆,都有过这样的遭遇。最著名的,当属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被盗,其中就还包括国宝素纱襌衣。

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方面是群众文物意识的提高,收藏品市场日益火爆,不法分子感觉有利可图,愿意铤而走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的防盗技术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湖南省博物馆还算幸运,尽管素纱襌衣被毁了一件,好歹没有人员伤亡,但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博物馆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副馆长廖国华壮烈牺牲。

将乐县博物馆虽然名气不大,但在县级博物馆中也算馆藏丰富了。在九十年代,它就有1000多件文物,甚至还有一件福建省西南部独一无二的国宝宋代鸡首壶。将乐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县,差不多有两千多年历史,将乐县博物馆就是一座砖墙石地的百年老屋。虽然显得古朴,但因为没有什么防盗措施,终于被盗贼惦记。

那是在1995年7月5日,副馆长廖国华在博物馆值班。第二天,人们打开大门,却发现廖馆长倒在内天井处,身边一大滩血,博物馆的其它地方,也有不少血迹。经过当时将乐县唯一的法医路闽泉判断,廖馆长身中31刀,几乎成了血人,而且凶手相当狠辣,有好几刀都是致命伤。

毫无疑问,廖馆长就是为了保护馆藏文物,与入室盗窃的歹徒搏斗而牺牲的。现场的血迹证明,歹徒也负伤而逃,所以将乐县博物馆的文物安然无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廖馆长是用生命守护着馆藏文物,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要知道,廖馆长当时已经55岁了,这让法医路闽泉心情沉重。在那个时候,指纹是最重要的刑侦技术,可以直接锁定犯罪嫌疑人。但是,当地一直下雨,博物馆内陆面条件也不好,未能提取歹徒的指纹和足迹。

无奈之下,路闽泉只能对现场的血样提取保存。出于对英雄的敬意,他拼命收集血样,越多越好。他的想法很单纯,廖馆长死得太惨了,多提一些血样,就能为今后的破案增加一些希望。为此,无论是木门槛、瓦片和地面上的血迹,都被他保存,甚至连沾有血迹的草叶,也晾干后小心收存。他也没有想到,这终究成为了破案的关键。

廖国华牺牲之后,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公安机关全警动员,一连好几个月,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后来25年时间里,将乐县公安局从未放弃,也曾多次抓获重大嫌疑人,但血样的DNA总不匹配。

另一方面,尽管廖国华很明显是为了保护文物牺牲,就因为犯罪嫌疑人未能抓获,案件无法定性,长期没有评定为“革命烈士”。最后还是多方奔走呼吁,才在多年后将廖国华评为“革命烈士”“全国文物安全卫士”。

直到今年4月底,廖国华副馆长再次送到三明市公安局检验。因为多少次的检验,耗损严重,血样也就剩下那两片草叶了。但是,恰好就是最后一片草叶上的血液检测结果,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生活范围。这是科技手段的进步,也许也是廖馆长在天有灵。

县公安局再次成立专案组,排查了两万多人,深入700多户,终于确定了犯罪嫌疑人陈某。6月初,专案组在福建南平将陈某抓获,陈某一听是将乐县公安局的,还没有等到血型比对,就将当年的事情承认。

他描述的细节,其实和人们猜测的相差无几。陈某因为缺钱,在那个雨夜潜入博物馆,却在大厅中被值班的廖馆长发现。廖馆长大声呼喊,并用手电筒砸过去,但大雨让馆长的呼唤失去了作用,陈某也丧心病狂地拿出刀具刺向廖馆长。在搏斗的过程中,陈某右手受伤,留下了致命的证据。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廖国华馆长为了保护文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也成为了文博人的骄傲。他虽然不是著作等身的专家,也不是家学深厚的大收藏家,但他对于文物的热爱,却是没几个人能比得上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