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各地各异的乡村生态优势,打造乡旅中的“乡愁”情怀经济
2020年以来,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形成了一种新的思维,田园生活成了城市人的向往。未来将生活理念深化转变相关的有机农业、健康餐饮等产业将有大量机遇。农产品的文创深化转变,将与专业从事品质和品牌企业向结合,也是行业发展的机遇。那么面对机遇,乡村文旅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新业态?
乡村文旅新业态
1
以农产品为核心的创新型业态
疫情引发全民关于健康的讨论与关注,伴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于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将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消费需求。这无疑给优质农产品带来巨大的商机。同时以优质农产品为基础的创新型业态也将更加受到关注。
开敞的活动场所,清新质朴的装饰风格,营造简单随性的交流空间,无论是土生土长的乡民还是远道而来的游客,都能在田园市集里找到最单纯的邻里关系和最初始的信任与感动。让从事绿色农业的农户、从事文化创意的商户,能够和消费者面对面直接沟通、交流,重拾最初的信任和感动。
乡村中央厨房,可提供食品半成品加工、仓储、运输、包装、供应、配送等服务,通过农产品流程再造,将传统散装的小农经济,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同时还能与生产基地等模式相结合,构建出“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团餐食堂+线上平台”一体化发展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价值链。
2
以乡村环境为基础的营销型产品
去年大火的博主李子柒在疫情期间并没有更新视频,但她的往期视频却被宅在家无法出门的网友们反复观看,视频播放量被不断刷新,视频里展现出来的“什么都有”的优美乡村小院也让网友直呼想拥有同款。乡村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成为疫情期间都市人群的向往,空气流通性好,且能满足蔬果粮油等生活需求。新媒体技术的普及,让生活在农村的人都市人群都开始关注乡村创作。特别是疫情之后,乡村展现出的创作热度甚至不亚于城市。这是一种巨大的推力,相信疫情结束以后,新媒体将会更加彻底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之中。
乡村与艺术的结合已经成为近年来乡村发展的趋势。遍览中外特色乡村建设实例,可以发现:因为艺术,同样是世外桃源,可以有一百种演绎,同样是巴山蜀雨,可以有一百种形态。艺术可以让人们记住乡村生活之美,让人重拾不能割舍的乡愁,满足现代生活的精神诉求。以艺术振兴乡村的日本也一直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各种艺术祭活动为乡村引流营销。近两年流行的快闪活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营销型产品。乡村环境与艺术行为的结合,不仅能够最大化降低硬件投资,减少运营成本和固定人员工资,还能制造更多的引爆点,达到高频次引流的目的。
3
共享概念产品
这些年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进城,农村被闲置的资源越来越多,对于大多数乡村来说,用不着的田地和房屋、卖不出去的农产品、无人使用的公共设施、废弃的乡村学校,甚至正在生长中的水稻、小麦,激活这些资源比创造更重要。随着农业用地政策明晰,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随着共享概念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盘活乡村闲置资产成为可能。
共享农庄所实现的是农庄闲置资源的共享,同所有共享经济业态一样,也有其“共享交易平台”,共享农庄的共享交易平台进行的是乡村闲置资源的供给以及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对接。共享农庄不仅是要共享菜地、果树、农户等闲置资源,还可以扩大到共享劳动、知识、专业等游客的闲置资源,实现主客共享。
共享之余,不管是来这里呼吸新鲜的空气,还是湖边垂钓、或是约上三五好友品尝农家菜、再或体验农耕的乐趣……这都让城里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通过“共享”,让城里人、游客也参与到农场的运营中来,更让农民享受到收益。
4
垂直细分非标业态
疫情过后,一方面必然迎来人们对山水暖阳的向往;另一方面,人员密集的扎堆式旅游会逐渐冷落。未来,小山小水、分散式的非标旅游产品、分散式的小团体活动,精品休闲旅居场景将更受游客青睐。在疫情的催化下,垂直领域的市场细分一定会加速到来。在主题型项目极度缺乏和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小而美”的细分业态会得到更多的青睐。
5
乡村生资源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