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雨声工作室||王长华:汪忠臣扼守青居要塞的军事战略意义
2018年第95期||总第207期
力推隽功 潜不自张
——汪忠臣扼守青居要塞的军事战略意义
王长华
汪忠臣是汪世显的长子,其军功与才干与其弟汪德臣相比,可能略为逊色,但其宽厚仁慈,忠厚谦让的品德,却让人不得不服膺。故此,其去世后,才被谥曰“忠让”,可谓相当准确的评价!元代著名文学家姚燧在应邀为汪忠臣撰写的《神道碑》中,也赞颂其曰:“乃推隽功,潜不自张!”一句话概括了汪忠臣的谦让品德!
关于“汪忠臣神道碑”,汪楷先生认为,“此碑在陇西历代文献中没有记录,形制不详。”
《陇右金石录》云:“在漳县,今佚”,并加按语说:“忠臣,《元史》无传,仅见其名于世显、德臣传中。此碑亦姚燧所作,载于《牧庵集》,目曰‘便宜副总帅汪公神道碑’,其叙汪氏在蜀功(疑为“攻”)伐殊详,非惟有裨乡邦掌故,且可参证《元史》。”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元朝文学家。原籍柳城,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他的不少碑志文刻画清晰、形象生动,具有传记文学的特色。
考之《汪忠臣神道碑》,姚燧之碑志文,确实具有传记文学的特色。本文即依此碑,并结合其他史籍,对汪忠臣的生平做一述评。
推功辞让 高义其行
在《汪忠臣神道碑》的开头,姚燧列举和赞颂了汪忠臣父子、子孙的勋业大德:
便宜副都总帅忠让公,讳忠臣,字汉辅,是便宜都总帅陇西义武公(汪世显)的长子;便宜都总帅忠烈公汪德臣、中书左丞忠惠公汪良臣、四川行枢密副使汪清臣之长兄;已故副都总帅汪惟益的父亲;中书左丞贞肃公汪惟正、今平章政事汪惟贤、中书右丞汪惟孝、参知政事汪惟勤、宣慰使便宜都总帅汪惟和、同知宣慰使权总帅汪惟纯、屯田万户·上万户——汪惟简、汪惟允、上千户汪惟弼、知阶·西和州——汪惟敬、汪惟恭的伯父;今怀远大将军、便宜都总帅汪安昌、为资永昌王汪必昌的祖父;宣慰使汪元昌、副万户汪朝昌、便宜都总帅汪寿昌的伯祖。去世于至元丙寅四月五日,受谥于元成宗元贞二年丙申,推至义武卒年癸卯,实五十四年。祖孙一门,三世五公。又特许与王室连姻,担任过将相、使牧、为质子者有十八人,这是大元开国以来所没有者。呜呼!不能不说是世代功臣之家!
汪忠臣的祖先是王姓,由于大父(曾祖父的父亲)王彦忠为汪骨族首领,因此改为汪姓(关于汪氏家族的族属问题,此前有许多学者的论述,本文不赘)。
金国的末代君王金哀宗,在甲午正月(1234年春)自杀于蔡州。当时,汪世显率领巩昌军民,将治所移驻在石门山,倚其险要,外敌不敢轻易进攻,仍然奉金朝为正朔。第二年,乙未(1235年)才放弃了金国的年号。元太宗窝阔台(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在1229年的库里尔台大会中被推举为继任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他在任内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主要是继续西征和南下中原。他在位十二年,完全征服了中亚和华北)被汪世显这种忠于其主的志节所感动,仍然命其继续担任原职,并委以便宜都总帅一职,让他跟随皇子阔端南征蜀地。在此背景下,汪忠臣留质于窝阔台大汗的治所,其弟汪德臣留质于皇子阔端的治所。不久,窝阔台大汗令汪忠臣跟从大军南征蜀地,以管军总领的军职,跟随南征大军,攻破了文州、阶州、大安军(在今陕西勉县大安镇,是南宋保卫四川北境利州东路的重要驻军和民政地点)等地。后来,汪忠臣又跟随大军,进攻成都,并进入成都城外围的大城。不料,汪世显陷入埋伏之中,情况非常危急。汪忠臣领军奋力疾战,杀伤数十人,护卫着其父突围而出。
壬寅(1242年),因为击破土番叠州(今甘肃省迭部县及其附近一带)的战功,汪忠臣被赐以银符。第二年(1243年),汪世显去世,有子七人,皇子阔端想从中选择一位适宜担任便宜都总帅一职的,其意在汪德臣,就对汪忠臣说:“按照继承的章法,你应该继承总帅一职,但我想让你的兄弟担任总帅,不知你能否甘居于兄弟之后而无怨言?”汪忠臣说:“即使君上不说这句话,我就想推荐兄弟担任总帅之职。况且,无论是兄长,还是弟弟,有什么不同吗?”阔端皇子对其诚实谦让的品德非常赞赏,命汪忠臣任巩昌元帅知府事。
丙午(1246),因为在此之前南征有功,换赐金符。这是元代的故例:军功之家,一旦其祖宗去世,则朝廷所授符节,将全部取还交付朝廷。因此,汪世显的金符也交付于朝廷。宪宗(蒙哥)二年壬子,又赏赐汪忠臣,命他代理都总帅府事。
体恤民力 慷慨陈词
明年癸丑(1253年),忽必烈以(为元宪宗蒙哥之弟)太弟身份,总领天下兵马,命令汪德臣率领一军戍守利州(蒙古宪宗三年,即1253年,立利州治,在今四川广元,设都元帅府。至元三年,即1266年,又于利州立陕西四川行中书省。至元十四年,即1277年,罢帅府,升利州为广元府广元路,取扩充元朝疆土之意)。
接着,忽必烈领军南征南诏(南诏国,738年——902年,古代国名,是八世纪崛起于云贵高原的古代王国,由蒙舍部落首领皮罗阁于开元二十六年,即738年建立。天复二年,即902年,汉人权臣郑买嗣灭亡南诏,自立为王,建立“大长和”国)。
大军出发之前,在临洮举行祭牙旗之礼。汪忠臣赶来觐见,忽必烈命其督运漕粮至嘉陵和利州。汪忠臣建造运粮大船,修造栈道,使水陆两路都可以兼行。只是因为连年征战,军队的兵员极缺,一时难以得到补充。但汪忠臣是个宅心仁厚之人,他非常体恤老百姓的疾苦,不肯为了征兵而给人民造成更大的困苦。
戊午(1258年),蒙哥大汗率军南征讨蜀。汪德臣集合众将问计于楼上,说:“当地州郡刚刚经历过战争,元气尚未恢复,一时难以聚集很多财物。一旦大汗驾临,左右近臣权贵的需求,将拿什么来应付?”汪忠臣则说:“我辈出身于军旅行伍,只有率领将士,在军前作为前驱效死,何必拿资财来取媚于人?我甘愿作为先锋效死于军前,请兄弟抚恤我的妻子儿女就可以了!”汪德臣听了兄长的话感动得流下眼泪,泼酒于地,说:“兄长与众将雄心如此,德臣又有什么可说的?如果有辜负兄长与诸将之托付者,有如此酒!”
攻占苦竹 身先士卒
蒙哥大汗的大驾行至利州(今四川广元),蒙哥巡视汪德臣在此之前筑城所修的一系列工事,如楼台、壁垒、桥梁、城壕,感叹说:“如果我军没有提前戍守在此,让敌人占了先机,那么,这里作为四川的衣领和咽喉之地,谁知道能够坚持多久啊!”于是,大军转向西南,攻取剑门关。剑门关的西面有一座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名叫苦竹隘,南宋的隆庆府治所就设立在这上面。这里西、北、东三面都是绝壁,深达千尺,就是猿猱也不能攀援上下,只有南面有一条小路,仅供一人侧着脚才可以登上去,两人都不可并行,宋军将精锐的防守部队,都安排在这里。蒙哥大汗敕令众军进攻,下令说:“没有攻上绝壁之前,不要伸张你的军旗!”并亲自擂鼓督战。汪忠臣率军奋勇攀登。蒙哥大汗远远望见汪忠臣的军旗张扬,立即命令军士大声歌呼,六军应和,声动天地。苦竹隘上的宋军兵民,就像蝴蝶一样纷纷堕下悬崖。
关于这次战斗,郭子松、何周兮在《苦竹寨:血沃剑门的悲壮宋城》一文中曾有这样的描写,可与《汪忠臣神道碑》的文字互相印证:
蒙古大军从利州出发,很快攻克剑门关。蒙军营帐遍布剑门山脉,战旗飞舞,兵器铿锵,一场实力悬殊的恶战在即。11月9日,蒙哥、汪德臣兵临苦竹对岸。汪德臣以火炮掩护,派精兵强将顺岩而下,跃过小剑溪,攀援而上,只见城堡鼙鼓猛然响起,飞石滚木倾泻而下,一批批蒙兵掉下深谷,死伤无数,壅塞溪涧。到第二天上午,见久攻不下,汪忠臣亲自率领一支身怀绝技的敢死队,带上投镖、套绳、狼牙棒猛冲猛打。不久,裨将赵仲武打开城门投降,防线崩溃,蒙军蜂拥而上,隆庆军民拼死拒敌,终因敌众我寡而败,杨立战死,张实被俘后遭到“肢解酷刑”。
其实,在此之前,蒙军就擒获了宋军的都统张实,准备依仗他作为进攻蜀地的向导。不料张实反过来欺骗蒙哥大汗说:“我能说服苦竹隘的守军,让他们投降。”蒙哥大汗听信了他的话,就派遣他入隘劝降。谁知其反为敌人所用,并且泄露了蒙军那里强弱,那里的仓库储存了多少军需物资,并将军情通知各处。蒙哥大汗大怒,亲自作书,系在箭筒上,从多个方向射入苦竹隘要塞,命令必须再次生擒张实。如果再抓获他,将处以磔刑,并赏赐银两四百五十。潼川府治也设在长宁山上,被蒙军攻克,也是汪忠臣率军先登,获得赏银和苦竹隘的数目一样,并另赐以金币,锦缎二十七匹。
戍守青居 临危不惧
蒙古大军又挥师东下,沿着嘉陵江乘船而行,麾下军兵携带了许多军需器械如火炮、竿子、钩子和绳子等。汪忠臣启奏蒙哥大汗说:“这些东西目前发挥不了多大作用,而且,在向前进攻的路途上,并不缺乏,不如用战船装载粮食数千石实用。”这是因为此后进军的路上都在川东北,此地多产稻米,而想求得粟米(即谷子,小米)却没有,应该提前预料,充实仓库,免得军需困乏。
当时,蓬州治所设立于运山,阆州设立在大获,顺庆府治在青居,广安治所在大梁平,苦竹隘被攻下后,这些地方,也势如破竹,相继被攻下。大军向东南进军,抵达合州,合州府治设立在钓鱼山,渠江水环绕山下,石寨高入云端,其守将王坚据守着险隘而不肯归降,火炮和箭矢都鞭长莫及,攻城的云梯等器械都无法架设。蒙哥大汗想乘着摧枯拉朽之势,乘胜攻下这座坚城堡垒,坚决不肯放弃,而想奋力拔下,因此,才长时间地屯军于此。当时,正值暑天,天气炎热,蒙古大军很不习惯这种又湿又热的酷暑天气,军士中染病中暑者很多。不久,汪德臣病逝于军中,汪忠臣流着泪召集众将佐,商议说:“我的兄弟病逝于军中,作为军人,马革裹尸,能够对得起君上的信任,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其子汪惟正虽然还没达到弱冠(男子二十岁)之年,但也可以继承其军职。”众将说:“将军所言极是!将军所言极是!我们愿意奉其为统帅!”这年秋天,蒙哥大汗也驾崩于军中。
中统(元世祖忽必烈年号,也是大蒙古国的首个年号,取义自“中华开统”。起于公元1260年农历5月,止于1264年农历7月,历时4年2月)元年,元世祖忽必烈任命汪忠臣为副都总帅,听从他的意见,让他辅佐汪惟正,共同戍守青居(青居,清嘉庆《顺庆府志》:“青居山,顺庆府治南三十里。”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青居山,府南三十五里。山势高耸,其上宽平,嘉陵江水绕其下。宋淳佑中,兵乱,余玠帅蜀,徙府治于此。”)。
青居距离顺庆府三十里,西北东三面环江,北面江水回环,不可建立城池,南面依山而有险壁,顶上平坦可以驰马,路径也不是特别艰难崎岖。青居的南面就是合州,敌兵出入无时,在兵法上讲,则为交地,即我可以往,敌亦可以来者之地,也就是敌我两军的交界拉锯地带。汪忠臣单独领兵驻守于此,开垦屯田,练兵筹粮,打造器械,并远远地派出侦察兵,窥伺敌情。值此强邻环伺之地,汪忠臣不敢怠慢,敌人一旦入寇,必领军力战,摧毁其军,不让他逃回去。后来,皇帝下诏,命令汪惟正还驻巩昌,只留下汪忠臣独自领军戍守青居。
中统三年(1262),皇帝下诏,大力褒奖汪忠臣的功劳,又赐以金符。这年秋,汪忠臣率军袭击了夔府(唐置夔州,州治在今四川奉节,为府署所在,故称),擒获宋军团练使鲜恭、知府张甲及地方武官二人,斩首千人,获得宋军所遗甲仗、珍宝帛币不可计数。后入觐世祖忽必烈,被赐以虎符、银章、银币一如过去之数,另外赐金五十两,还配以马具鞍勒、弓矢等,并褒奖其部下。
信义厚道 良善家风
元世祖忽必烈考虑到汪忠臣多年来操劳于边事,就命其弟汪良臣代替他继续戍守青居,让他回到巩昌,使其担任副都总帅一职。汪忠臣在陕西行省(今西安)领受诏命,返还巩昌,不料在秦亭(秦亭故址,在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秦亭铺乡秦子铺村。周孝王13年,秦族先祖部落首领非子因在此为王室牧马有功,被封为王室附庸,邑于秦亭)患病,且日益沉重。回到古漳(今甘肃漳县)旧宅后去世,年仅四十八岁。这年六月,葬于古漳先人坟墓。
汪忠臣为人忠厚仁慈,品性安逸恬适,平时言语坦率质直,一如其心。其母包氏,受封陇西郡夫人。汪忠臣侍奉老母,以孝顺而闻名于当时。他对各位兄弟十分友善,终身竭力尽心辅佐并保护他们,旁人无可离间他们的兄弟情谊。巩昌便宜都总帅府下属二十四个州县,事务繁杂众多,但汪忠臣遇事都是亲历亲为,与其他兄弟子侄辈中担任此一职务的,合起来一共有三代人掌此专权,但未尝随意鞭笞一名官员或者妄杀一人。然而,到了临敌决战之时,却上马挺枪,冲锋陷阵,身先士卒,灵巧敏捷,人以为神,阻挡者都望风披靡,没有人能够抵御。汪忠臣的弓马武艺十分娴熟,每每发矢必中,可与古代名将中善射者媲美。有一次蒙哥大汗出猎时遇虎,急命汪忠臣射虎护驾,汪忠臣一箭就射中了猛虎的咽喉。蒙哥大喜,解下所乘金鞍,赏赐给他。
汪忠臣的夫人张氏,是担任过金州、兰州、定西、会州和德顺军(元静宁州,今甘肃静宁县))五州之帅的张云之女。汪忠臣生有一子汪惟益,袭其父之职担任副都总帅,仅两年就去世。汪忠臣生有一女,嫁给镇抚张文焕。
营中老将中,多年跟从汪忠臣者经常说:“忠臣公为人信义厚道,他的两位孙子汪安昌、汪必昌做人更加信义厚道,可以说是良善的家风一直延续下来。”汪忠臣去世后,其孙子汪安昌,请求当朝文士姚燧为其撰写墓志铭和神道碑文。
姚燧在《汪忠臣神道碑》中,对于汪忠臣戍守青居的军事战略意义做了很高的评价。
姚燧说,汪忠臣与其侄子汪惟正所戍守的要地,我曾经去过。青居之地,不可恃以为险要之地而固守,这在前文中已有说明。
杨大渊、张大悦、蒲元圭,将帅府驻扎在大获、运山、大梁坪等地,与汪忠臣的青居,当时合称为“四帅府”。青居南面迫近合州,独自承受着敌人的兵锋,堪为其他三帅府的屏藩。后来,鉴于钓鱼城险绝难攻,将青居巩昌军南移九十里,夹嘉陵江东西筑武胜、母章德两城,距离合州也很近。白天,军士们出城巡逻设伏,俟机进攻;夜晚则划地分别防守,传令警戒,击鼓敲柝。篝火照城一直到天明,以防敌军夜袭。就这样,由于距离敌人营垒极近,军士们的一言一语,敌人都有可能知道,怎敢再抽出兵力搞其他军事行动?正因为这支军队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独自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职责,所以,其他三位统帅才能够得空拔敌栅垒,掠敌府库,刈其人民,纵横驰骋于忠、涪、夔、黔、万、施、云、安等地,为朝廷立下大功。但当权执政之臣,都知晓三位统帅立下功劳之多,而唯独汪帅府独自苦撑危局的情况却知之者寥寥,一直没有能够弄明白这其中的原委。另外,汪惟正离开青居后,有一晚,敌军突至,火烧民居,并擒缚刘帅而去。由此人之失误,就可明白汪忠臣、汪惟正叔侄二人戍守青居,克敌完胜,功劳之大!这些事,都是汪惟正墓志铭中所没有记载的,因此,在这里一并述说。
姚燧不仅为汪忠臣撰写了神道碑文字,并作铭以纪之。铭曰:
椒聊远条,求今之世,方汉金张,才有汪氏。陇西开国,义武肇之。义武之为,不怍伦彝。忠让忠烈,忠惠贞肃,递芟川凉,力协谋一。继继其来,将相之多,不符乖躬,必斧手柯。归觐私庙,庭笏骈罗,公以其序,大宗义武。于弟以子,宜不降俯,乃推隽功,潜不自张。等翊吾家,闻命即行,安流洋洋,如水就防。所由不年,其尽瘁致,子而夭阏,归以何泪。彼苍者穹,监下而公,惟我皇上,心靡不同。畴德未报,未隆何功,三纪后公,一朝哀崇。公有令孙,人曰公似,虽华其年,已践公位。古者大宗,合族恃之,祭求其蹯,尊祖之思。胥是冢旁,可万家邑,麦阡有碑,车过者式。
今日钓鱼城
蒙哥汗征蜀示意图
钓鱼城地形图
钓鱼城遗址
元世祖忽必烈
蒙哥大汗
王长华,男,汉族,甘肃陇西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一家媒体。
编辑:程遥 微信号:gslxcys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启 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投稿时请附作者照片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