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的使命不是培养跳龙门的鲤鱼,而是唤醒每一个生命 2024-08-06 23:07:53 我们的乡村教育究竟需要做什么?中国的贫困山区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家里只有年长的爷爷、奶奶。孩子们往往认为自己的视野太狭窄,所处环境太闭塞,离城市、离外面的世界太远。很多家长和孩子,甚至部分老师,都对农村教育不抱希望,想要揭下“农村”的标签。曾经,贵州兴隆小学有300名学生,当田字格志愿服务社接手时,只剩80名了。而如果一个人否定了自己的家乡和“根”,他的自信从何而来?他如何去认识这个世界?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我们需要让他们发现自己所在的土地和身边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让他们自己去听、去看、去感受,启发他们提问“老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于是,田字格志愿服务社接手兴隆小学后,主张让身边的一切都成为孩子们的学习资源。比如,带孩子们去茶园农场,去百草园,去听风听雨,观察植物、动物,甚至去采访留守的老人、村委会的主任和干部。比如,我们通过混龄教学让不同年龄的孩子互相合作、学习,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也学会如何相互帮助。此外,老师和孩子们会一起讨论、甚至辩论在学校发现的每一个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孩子们自主选课、提问,规划学习,创造作品,策划展览;热爱自然,敬畏天地,善于沟通表达,也能关爱他人、社会,最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家乡的价值,懂得自我的价值,也懂得感恩。当他们发现土地和他们身边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他们也就能进一步发现,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自己也是有价值的:可以立足于大山,也可以走向未来。如何才能让教育离乡村近一些?这是关于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的视频。其中,有一位拿着喇叭的小姑娘,她叫小艳子,来自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母在外地务工。2017年初,我和我的团队来到了正安县,开启乡村教育探索之初,便遇见了小艳子。那时,她正读四年级,老师在台上讲课,她坐在教室角落,神态中传递着一个讯息——好无聊,学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作为一个在教育公益领域奔波十余年的人,我能读懂小艳子在跟我说什么:我们的教育离乡村孩子的生命和生活太遥远了。许多校长和老师常常说:教育远离了我们的生命和生活。而当我们走进乡村才会发现,教育甚至无法与乡村孩子产生连结——我们所使用的教材,甚至考试、学习方法,都是基于城市环境的。乡村学校的生源也非常复杂,既有留守儿童,也有很多家庭不完整的儿童。然而,经过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三年多的乡村教育探索,不但在校学生人数没有大幅减少,还有学生从城市和县城转来入学。我们究竟如何一起学习、生活的呢?根据中国乡村的特点,以及中国乡村儿童的切实需要,我们团队建立了“乡土人本”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即从乡土、自然、人本和未来四个维度展开,旨在培养出立足乡土、敬爱自然、回归人本、走向未来的孩子。以小艳子为例,她在过去三年学习第一类主题教学课程“乡土课”时,完成了“大山梦工厂”“大商家”和“兴隆留守人”三个课题,每个课题都进行了一个学期。进行课题时,她不仅要走出山庄,走进县城的博物馆,也要立足乡村,调查村里的留守老人数量和他们的想法,以及,他们自己作为留守儿童又是怎么想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想法是否有区别等等。现在,小艳子已经去县城上初中了。前不久她回到学校,很骄傲地和我说:“肖老师你知道吗?我是我们班唯一一个来自农村的学生。”她的语气非常自豪,就像在说,“怎么样,我就是跟你们不一样,你看我多了不起呀。” 那一刻,我知道小艳子获得了自信,找到了乡村孩子的自我价值。乡村孩子的根就在乡土当中,我们要做的事只是把它埋在孩子的心里。当你发现“根”已经埋在孩子心里的时候,孩子的那份自信也就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了。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让天地万物成为乡村孩子们的生命力量乡村的孩子打小就生活在天然的自然博物馆中,但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乡间生活,也就不那么在意身边的花花草草了。如今,我们尝试着告诉孩子们花花草草其实也是很有趣的事物。在引导他们说出植物名字的过程中,还有了意外的收获:光在校园里,就有97种不同的植物。于是,我们给学校起了一个别称——“兴隆植物园”。更进一步地,孩子们在学校不仅要学习身边花、鸟、鱼、虫概念和特点,还要学习它们的内在力量,把它们当做自己的老师。事实上,哪怕是植物和动物也都是有智慧的生命,对孩子们的学习来说,更重要的是从大自然中汲取自己生命的力量。其实,乡土与自然给予孩子们的力量就在他们的生命、血脉中,老师要做的,只是轻轻撩一下,唤醒他们的生命力,孩子们创作和展示的力量会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在兴隆,孩子们最擅长的就是写诗,全校精选的诗就约有上百首,所以,我准备给他们出一本诗集。这其实也是乡村教育的另一个维度,即“人本教育”。“人本教育”是在研究“人”,研究“我们是谁”。你会慢慢发现,我们追求的东西与孩子追求的东西其实是一样的。围绕“人本教育”,我们还开设了生命研究课。课题归为三类:一部分课题比较接地气,比如,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怎么排泄;一部分课题比较高大上,比如,氧气消失5秒地球将会怎样;也有一部分维度较高,关于人生的终极问题,比如,人死后会去哪里?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孩子们立题以后,会统一开展自主研究,研究完成后,要在全校进行答辩,嘉宾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有一次,教育局副局长也参加了现场答辩。很多学校都在做这样的课程,可能会觉得这类课题研究没什么特别的。但我们的实际情况很不一样,在农村,这些孩子的研究要么没有父母参与,要么家长不识字。在我们学校,一个老师带二十几个学生,任务也比较重,所以从输入到排版,所有工作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也更考验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我们也很注重培养孩子们善良的本性。疫情期间,我们希望孩子们与世界建立联系,于是带孩子们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其中一项就是规划疫情馆。下面这个曾在网上火了一把的小短片是我们做的。短片里,我们用10种语言向世界问候。因为,我们在研究“什么是人”的过程中发现,一切从让孩子有一颗关怀天下的心开始。面对大浪淘沙的未来,让孩子们学会生活我认为,不应该让孩子离开学校后才开始学习如何生活,而是要让他在校园中成长、生活。所以,学校也开设了一个特色课程——“共同生活课”。“共同生活课”覆盖方方面面,其核心是“公共议事课”。课程基于一个观点开设:当我们说孩子是一个生命时,极为重要的一点在于你能否“听”到他,而不仅仅只是“看”到他。要听到孩子的意见,就要让孩子们参与学校的公共事务管理。三年来,我们学校开展了大概几十个提案表决,比如,学生不能在教学区域吃零食,如有学生违反,教师可以取消学生的兴趣课。提案通过以后的执行问题,我们将之归入学生会工作中。如果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不知如何裁决,则由学生法庭来解决。 在我看来,学校也要最大程度地模拟各种社会形态,让孩子尝试扮演他即将成为的社会角色。所以,学校里有很多志愿岗位,具体分两种:勤工俭学岗,志愿岗。志愿岗是指“有义务为这所学校乃至整所学校师生服务”。比如,学生当店小二后没有工资入账,他通过交易商品得到的钱可以用来帮助全校学生:一些学生所在家庭非常贫困,他可以为他们购买午餐。这一点同样重要,因为当我们唤醒孩子生命时,必须考虑究竟要赋予他怎样的精神。 很多人来到我们学校会觉得感动,其实我觉得,让他们感动的不是那些丰富多彩的课程,也不是新颖的教学方式,而是一种独属于兴隆的文化。简单来说,这种文化就是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劳动的文化。在我们学校,从农场到茶园都是师生共建的。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和老师共同建设,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可以改变学校;让他在改变学校时,也获得在未来改变世界的勇气。 许多农村父母会花很多钱送孩子去县城读书,希望他通过鲤鱼跳龙门的形式改变命运。但数据告诉我们,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并不大。我认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还需要认真思考的是:我们究竟是要培养更多的鲤鱼,还是要让生命大河里也存在很多小鱼、小虾、小泥鳅?以及,乡村的孩子们如何去面对他们有可能被生活大浪淘沙的事实?小艳子曾和我说,村里有一个传统,当有生命离开时就会放鞭炮。过去一年,我们放鞭炮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意味着离开我们的生命也越来越多。村庄里唯一富有生命力、最有生机的地方,就是我们这所学校。没有学校的村庄,就是没有未来的村庄,而没有未来的村庄,也就没有未来的中国。时代需要对生命的呼唤,那么究竟是谁来呼唤?是教育来呼唤生命吗?我觉得,是生命在呼唤教育。我们应该想起生命的存在,并邀请他们进入我们的殿堂。那些生命不一定都是跳龙门的鲤鱼,他们可能是那些小鱼、小虾、小泥鳅。我希望教育工作者都能被生命唤醒,能看见生命、看见人。希望更多农村孩子能够在他们的家乡享有属于他们的好教育,并且,那是一种能够看见生命的教育。来源 | 本文整理自作者于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演讲 责编 | 芋圆 赞 (0) 相关推荐 这所大山里的未来学校,破解了我们对于教育创新的认识误区 看点 每当我们谈起创新教育或未来学校,似乎总是离不开"高大上"的教学环境与教育理念.难道创新的教育就一定是昂贵且稀有的么?创立于贵州大山中的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就立志改变这一 ... 鲤鱼跳龙门,锦鲤送福给大家 鲤鱼跳龙门,锦鲤送福给大家 拐弯空山不见人,转眼鲤鱼跳龙门! 拐弯空山不见人,转眼鲤鱼跳龙门! 肖诗坚:让乡村教育从泥土中长出来 肖诗坚成长于20世纪80年代,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她习惯于把自己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她相信:国家兴亡,知识分子有责. 13年前,"功成名就"的肖诗坚从商场隐退, ... 讲一讲鲤鱼跳龙门的画法 讲一讲鲤鱼跳龙门的画法 动画片--小鲤鱼跳龙门 动画片--小鲤鱼跳龙门 肖诗坚:乡村学校的使命不是培养跳龙门的鲤鱼,而是唤醒每一个生命 乡村学校的使命不是培养跳龙门的鲤鱼,而是唤醒每一个生命 我们的乡村教育究竟需要做什么? 中国的贫困山区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家里只有年长的爷爷.奶奶.孩子们往往认为自己的视野太狭窄 ... 【浙江】贝禹哲《想跳龙门的鲤鱼》 想跳龙门的鲤鱼 江东中心小学(华光校区) 三年级 贝禹哲 在广阔无边的湖里住着小鲤鱼一家,自由自在的生活并没有让小鲤鱼忘记自己从小的梦想--跳过龙门成为一条苍龙. 小鲤鱼把深埋在心底的梦想告诉了自己的 ... 高明东白池小学韩水杰:扎根乡村学校,不忘教育使命 韩水杰同志,男,陕西合阳人,中共党员,是高明东白池小学的一位数学老师.他扎根乡村教育21年,从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调到大荔最偏远的小学,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他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韩老师心里,学 ... 乡村学校如何才能“香”起来 吴维煊 乡村学校是否能够"香"起来,不仅关乎乡村学校自身,也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乎国家的和谐稳定.为了办好乡村学校,国家及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极大改善了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 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如何强筋健骨 余民强 日前,陕西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中小学 ... 乡村学校的没落,不在于家长,不在于是老师,而是留不住孩子 现在我们那边的农村,村里已经没有多少小孩.一个班才几个人,就这几个小孩,还是父母离婚的或者是留守儿童,父母根本不管的. 有条件的父母都到县城去买房子了,上实验学校或者送到寄宿式的私立学校去了.所以县城 ... 乡村学校要有自己的办学路子 周建国 当下,乡村学校的办学硬件有了很大改善,为什么城乡教育差距还是很大?笔者以为,除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乡村学校越来越向城镇学校看齐,越来越片面追求升学率.与此同时,当下的乡村孩子缺 ... 王晨百支持乡村学校图书室更新阅读 捐赠文学作品《洗河》图书 2021年4月26日,一位名叫吴义宏的北京爱心人士在出版讲坛群里发起一则募捐图书信息,希望在世界读书日期间,为乡村学校募集一些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图书,帮助农村学校图书室更新一下图书.群友见讯后,纷纷响 ... 近视率几乎为零!这所乡村学校暖到了记者 | 特别关注 民小编说 这是一所普普通通的乡村小学,没有刻意营造的校园文化,也没有高大宏伟的校园建筑,但一旦你置身其中,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孩子们的快乐所感染.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学生近视率几乎为零的秘诀,在这里,我们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