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一错再错?
1
一错再错是经常会碰到的行为事件。
我们会为别人这样做而感到荒唐,也会为自己这样做找一个又一个别人也认为荒唐的理由,而我们自己却全然不知。
一错再错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明知是错,还继续犯错。
这是不接受错误,并想用错误来掩盖错误。用一个谎言来掩盖另一个谎言就是最好的例子。
另一种是想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改变错误。
这种现象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出现。比如赌博,输了钱的人,知道赌博是错的,自己已经走在了错误的道路上,但总是想:我捞回本就收手,从而一错再错。再比如婚姻,结婚之后就发现两个人走不到一条道上去。但会想,是不是有个孩子就好了?两个人就能彼此认可了?结果有了孩子之后,更大的悲剧产生了。
这类的例子特别多,比如选择职业、投资、做生意。
为什么总有这样的现象呢?其心理上的因素是什么呢?
表面看这是一种侥幸心理,其实这是人性的一个缺点,每个人都有,所以不好规避。
这种心理叫损失厌恶或损失规避。
对损失的厌恶或不自觉规避损失是人的正常心理。
简单地说就是不甘心放弃得到的东西,结果为了保护这种不甘心而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输了钱是失去了原来属于自己的钱,那份钱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是努力的结果。
不想离婚是因为彼此都觉得得到了对方,这份得到也是曾经努力的结果。
不想放弃一门做了很久但并没有前景的生意,是因为为了这门生意自己努力奋斗过。
不想换自己不满意而又没有前景的工作,是因为在这份工作上努力过。
所以,损失厌恶是对努力的珍惜,是人之常情。
是人之常情也就等于身处其中,就会在这个迷局中痛苦地坚持,但方向是错的,再去坚持就是错上加错,会更痛苦。
怎么能反转呢?讲一个我看到的例子。
比如一个行业,一个单位,明显在走下坡路,但不是里面的每一个人都会及时辞职,另谋生路的。他们是明知道大厦将倾,但是总觉得现在辞职有各种舍不得,感情的、利益的各种因素,他会跟你讲一大堆。
不舍得辞职是建立在有工作的基础上的,虽然知道这份工作并不长久,但也不会主动放弃。
如果换个思考角度呢?
你要假设自己现在没工作,选择进这家单位,还是在人才市场上再找找其他机会。这么想,你才能做出真正明智的决定。你一定是不会选择这家快要倒闭的企业,而会去另谋高就。
很简单的一个前提,但我们往往很难做到。
为什么呢?不想放弃“有”,不想损失“有”。
也就是得到一项利益带来的快乐,要远远小于损失同样利益带来的痛苦。
人对痛苦有长久的记忆,这是看似一种合理的设计,不想痛苦就规避损失,可它也是痛苦的来源。
佛家大概一直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所以说苦海无边。
2
损失规避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
1979年,美国行为科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和美国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内曼发表这关于损失规避的论文,第一次提到了损失规避的概念。
他们通过两组试验观察到了这种心理上的“趋避现象”。
第1组实验:
被实验团体先行持有1000单位的现金。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
A.50%的概率将持有的现金增加为2000。
B.100%的概率将持有的现金增加为1500。
就是选A有50%的概率能多得1000块钱,但也会得不到,而选择B就能100%的概率多得500块钱。选择B没有风险,而先A有少得500块的风险。
此实验中,被实验团体的16%选择了A,84%选择了B。这是从得到的角度做到的试验,实验者在得到这个角度上选择了低风险。
第2组实验:
同实验团体先行持有2000单位的现金。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
C.50%的概率损失1000单位现金
D.100%的概率损失500单位现金
选C有一半可能是一分不少,但也有一半的可能是损失1000块。而选择D是只能损失500块。
此实验中,同实验团体的69%选择了C,31%选择了D。这是从损失角度做的实验,实验者选择了高风险,认可100%地损失500,也不选择有50%的不损失。
也就是说人们选择了看似损失小的选项,不愿意冒更大的风险。
但实验中,A选项和C选项最终手中持有现金是1000或2000的概率都是50%。相对的,选项B和选项D最终手中持有的现金是1500的概率是100%。
就是说,被实验的团体在“有可能获得利益”时倾向于选择低风险,而在“有可能遭受损失”时,更倾向于选择高风险。
试验证明,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收益正效用的2至2.5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3
当然这个试验是收益和损失之间的比较,但它反映人性,不反映对错。
而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为了规避损失,珍惜曾经的努力,会一错再错。
换句话说,为了维护既成事实,一错再错经常上演。
想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改变错误是不可能,所以长痛不如短痛;而用错误来掩盖错误,用一个谎言来掩盖另一个谎言是绝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