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川酒志音频】第36集:《舌尖上的四川》酒俗(上):那些充满仪式感的喝酒习惯
中秋节刚过,我给大家拜个早年,哦不对不对,我是想说,中秋节还要两个多月才来,未来这60多天,我们都没有节假日了。
所以就像很多网友说的,咱们得特别感谢屈原大大,不然我们就要从五一一直上班,上到中秋,中间就没有端午节了。
说起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佳节,不知道你发现了吗?我们中国人过这些节日的时候,总是充满了仪式感,比如端午节要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节要吃月饼,元宵节还要逛灯会。
除了吃和玩,当然也少不了喝酒,不同的节日要喝不同的酒,不同的人生节点,也要有不同的喝酒方式,这些充满了仪式感的讲究,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中国人喝酒的风俗。
网上有这么一句话小编认为写得很好——“只有仪式感,才能让你放大每一种情绪,让缱绻在岁月中的日常琐碎,变成充满感动的细水长流。”
今天的节目,我们就来介绍一些我们中国人喝酒的风俗,看看这些酒风酒俗是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从仪式变成了习惯,细水长流,滋养着中国人不同的情绪。
今年的中秋节是阳历9月13号,和往年一样,到时候各式各样的月饼肯定又会出现在各家各户的餐桌上。
除了吃月饼以外,中秋节一边赏月,一边喝酒也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五代十国有一本书叫做《天宝遗事》,说是唐天宝年间,玄宗皇帝在宫中举办中秋节宴会,他命人熄灭灯烛,和文武百官一起,对月饮酒,好不自在。
到了宋朝,宋太祖赵匡胤把农历八月十五正式确定为中秋节,这一天就更热闹了。
有一本记载北宋都城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叫做《东京梦华录》,书里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意思是,中秋节这一天,有钱人家登上自己的楼台,百姓们则争先恐后跑去酒楼,都要一边赏月一边喝酒,可以说是盛况空前。
既然中秋节对月饮酒这么盛行,那喝什么酒,肯定也大有讲究。
农历八月,金桂飘香,人们顺应节气,在酿酒的过程中加入桂花,这样酿出来的酒,酸甜可口,颜色呈淡淡的琥珀色,同时还带着一种桂花的香味,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桂花酒了。
历朝历代跟桂花酒有关的诗句很多,可能你比较熟悉的还是毛主席的那句:“问询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桂花本来就是富贵吉祥、子孙昌盛的象征,中秋节又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喝桂花酒,寓意家庭甜蜜,富贵吉祥,子孙昌盛。可以说是“味美意更浓”。
听完了小编的介绍,今年中秋你是不是已经准备好来一杯香甜的桂花酒了呢?
要说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那肯定是除夕了,全家团聚,辞旧迎新,就算平时不怎么喝酒,这个时候,多少也要喝上几杯。
古代人过年当然也要喝酒,而且还要喝一种特别的酒,这种酒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它叫做“屠苏酒”。王安石写的那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提到的屠苏指的就是它,那么,屠苏酒是一种什么酒呢?
屠,是屠夫、屠宰的屠,意思是切割;苏是苏东坡的苏,指的是紫苏,一种药草,“屠苏酒”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用砍下的药草泡成的酒”。
相传,屠苏酒是汉代的名医华佗发明的,后来经唐代名医孙思邈大力推广,流传开来。
据说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乡亲们一包草药,让大家用来泡酒,到了除夕那天再喝掉,可以预防瘟疫。后来这种方法广为流传,过年时全家一起喝屠苏酒,也就成为了一种习俗。
除了名字特别,古人喝屠苏酒的方法也很独特。一般情况下全家人一起喝酒,都是年纪大的先喝,尊敬长者嘛,但是喝屠苏酒却正好相反,通常是一家人围坐,年纪小的先喝,年纪大的后喝,每个人都只喝一点。
为什么要这样呢?古人的解释是“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意思是小孩过年增加了一岁,所以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生命又少了一岁,所以拖一点时间再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
因为跟身体健康有关,过年喝屠苏酒的习惯一直在民间盛行,但是到了清代中后期之后,这种风俗慢慢衰减,到了现代,屠苏酒更是早已消失在了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后来就不喝屠苏酒了呢?
其实啊,这是因为古代医疗条件比较差,而屠苏酒的原材料中含有白芷、大黄等中草药,这些药材可以发挥一定的御寒效果,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而随着医疗条件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已经不需要喝屠苏酒来养身保健了,它自然也就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除了中秋节喝桂花酒,过年喝屠苏酒,古人在端午节还要喝“雄黄酒”,在中国传统医学里,雄黄酒有驱妖避邪、杀虫解毒的功效,所以有句俗语叫作“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但是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加热以后就是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所以雄黄酒是有毒的,千万不要喝。这一点,你可要记好了。
古人逢年过节要喝酒,遇上人生大事也要喝酒。过生日要喝“寿酒”,结婚要喝“喜酒”,宝宝出生还有“满月酒”。
之前我们在酒礼那一期节目里,给大家讲过遇上婚丧嫁娶,古代人喝酒的一些讲究。比如结婚时,夫妻俩要一起喝合卺酒,象征合二为一,永结同心。
而办丧事要准备“开吊酒”宴请前来吊唁的亲朋,死者出殡前要喝“动身酒”,每逢死者忌日,也要用喝酒来纪念。
除了这些,在民间,还有给老人办“寿酒”的习俗。因为酒与长长久久的久谐音,因此人们通常通过送酒、办酒席来祝老人健康长寿。
虽然喝寿酒这个习俗在我们现代生活中也很常见,但是你知道寿酒是怎么来的吗?
最早关于寿酒的描写见于《史记·项羽本纪》对鸿门宴的记载,说是:“沛公奉卮酒为寿”,意思就是刘邦捧着一大碗酒送给项伯,祝他健康长寿。这个例子证明,早在先秦两汉时期,我们国家就有了“以酒祝寿”的习惯。
晋代以后,喝“寿酒”,也就是过生日的时候喝酒庆祝逐渐在民间兴起,南北朝时期的史学家沈约在著作里写到:上寿酒,乐未央。意思是喝了寿酒,欢乐将会无穷无尽。
虽然并不能真的让人延年益寿,但寿酒却寄托了人们将对于长者健康长寿的美好祝福。
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每一种喝酒的风俗,都有不同的背景和渊源,寄托着中国人不同的情绪。
它们或是关于家庭幸福,或是关于婚姻美满,或是关于亲人康健,或是关于长者长寿。
在这些不同的风俗习惯里,中国酒文化逐步发展壮大,潜移默化之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浇灌着他们各自不同的喜怒哀乐。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特色的喝酒习惯,这些习俗使中国酒文化变得更加璀璨耀眼。
《舌尖上的四川》,下一期节目,我们就来聊聊不同民族的那些喝酒习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