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桂枝平冲降逆”
董红昌
曾经在论坛上,似乎见人写过这个题目,今重看胡希恕老的经验集,胡老也称桂枝有平冲降逆之功。
初看似很有道理,而细思却不然。
伤寒论中涉及的条文很多,例举几条如下: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贲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具体的条文,还有苓桂术甘汤证的条文和茯苓甘草汤的条文,不一一例举了。单从这几条来看,他们共同的病机是过汗伤阳,而水邪上逆,是以有气上冲胸,而心悸不安,头脑眩晕的症状。
也正因为是水邪上逆,所以用桂枝通心阳,入三焦,通过三焦而调通水道,而更严重以至于水泛土流者,则更加镇水健脾之药,如茯苓白术之类。而从此也可以看的出张仲景临证施方之精确和精准了,完全是从病机入手,如果单从症状入手,把桂枝归为平冲降逆之药,误用在阴虚肝气上逆之病,问题该有多严重呢?
《神农本草经》中牡桂:气味辛、温,无毒。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 ,轻身不老。
张隐庵曰∶桂本凌冬不凋,气味辛温,其色紫赤,水中所生之木火也。肺肾不交,则为上气咳逆之证;桂启水中之生阳,上交于肺,则上气平而咳逆除矣。结气喉痹者,三焦之气不行于肌腠,则结气而为喉痹;桂禀少阳之木气,通利三焦,则结气通而喉痹可治矣。吐吸者,吸不归根即吐出也;桂能引下气与上气相接,则吸之气直至丹田而后入,故治吐吸也。关节者,两肘、两腋、两髀、两 皆机关之室,周身三百六十五节,皆神气之周行;桂助君火之气,使心主之神气出入于机关,游行于骨节,故利关节也。补中益气者,补中焦而益上下之气也。久服则阳气盛而光明,故通神明。三焦通会元真于肌腠,故轻身不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