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的传奇:大冢
【作者档案】高燕,笔名一剪传奇,甘肃省正宁榆林子人,先后就读于陇东学院和西北师大,主修历史学与汉语言文学。喜欢剪纸,喜欢文字,喜欢春天的雨丝、秋天的霜雪。
大冢/一剪传奇
故事的开头有点老套,那一年冬天,大雪纷飞,空气里是凌烈的冷。她早晨起来取柴生火做饭,发现了满身血迹冻僵在门口的他。她是孤女,母亲早亡,父亲被拉去充壮丁。像小说一样,她收留了他,他的伤慢慢好了,可她的心思却慢慢重了……
那是四百多年前,活跃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在跌跌撞撞中迎来它的尾声。坐在北京紫禁城龙椅的崇祯皇帝,此刻被一个个邸报弄得焦头烂额,怒火乱窜。大殿内的烛光亮若白昼,朝臣正在七嘴八舌讨论着如何处置袁崇焕,有人摩拳擦掌,有人怒目相对,一时间庄严肃穆的金銮殿变得乱哄哄。
“启禀陛下,李自成等流寇已经流窜到甘肃一带了!”一个脸色铁青,嘴唇干裂的将士拜倒在地,高声启奏。
崇祯皇帝像炸了似的从龙椅上蹦了起来,口里嗷嗷得喊着听不清的言语,案前奉茶的小太监被吓得直筛糠,牙齿和舌头直打架。朝臣们见天子动了雷霆之怒,扑通扑通跪倒了一地,不过还有人弯着头用眼神在相互打架。
“袁崇焕凌迟,凌迟袁崇焕,即刻令曹文诏前赴陕甘,限三个月肃清敌寇。”
崇祯一口气处死了一个大将,派出了一个大将,跌坐在龙椅上大口大口喘气,奉茶小太监虽然已经哆哆嗦嗦,但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赶紧给他捶背按肩。
袁崇焕被处死了,听说京城里的老百姓人人争食其肉,听得祖大寿和曹文诏铁拳紧握。盛怒之下,祖大寿一拳击碎了天子的时节,要不是祖太夫人上下打点,跑到皇后宫里彻夜哭诉,恐怕他也是被凌迟的下场。
这里要交代一下,祖大寿母亲的姐姐是皇后儿时的乳母,皇后仁慈念及旧情,又深知袁崇焕忠勇无二,才肯去给皇帝说清。内外交困的崇祯,虽心力交瘁,但也怜惜发妻,便答应了皇后的请求,豁免了祖大寿,不过剥夺了他手中的兵权,换了一个叫吴三桂的年轻人担当镇守山海关的重任。
祖大寿活下来了,变成了一名普通的守城将军。袁崇焕当年的训练的关宁铁骑一半留在山海关,一半被曹文诏带上了陕甘战斗第一线。明末有很多猛人,这个曹文诏就是其中之一。他一到西北,立刻投入了与李自成农民军的战斗当中。关宁铁骑的威力,再加上他的英勇善战,农民军一下子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这时,闯王李自成才开始升帐,召集谋士商议对策。
“曹文诏,曾是袁崇焕的帐前大将,十分英雄。”李自成的首席谋士牛举人踮肥腰,摸了一下胡子故作斯文地说。
这时旁边有个清瘦的帐房先生模样的老者,不满的瞟了牛举人一眼,说:
“曹文诏有个侄子,年少英武,在阵前与其叔父换做‘大小曹将军’,此人堪称其左膀右臂。不好对付……”
坐在中堂的李自成,草毡帽,两眼迥然,紧锁双眉,一时不知任何对付曹文诏大军。不由得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刘宗敏,还有李大成。
宗敏鲁莽,大成缜密,但此时尚未碰见陈圆圆,他俩人还是一对黄金搭档。宗敏见闯王示意,立刻上前,拍拍胸脯说了句俺来解决这瓶老陈醋,说着做了个一饮而尽的手势。
闯王破颜大笑,大成上前示了个礼,表示愿意同行。
这个李大成是个落魄军士的后人,微有家资,只因豪强地主封山掠地,走投无路之下随了农民军。年少时,曾跟爷爷读过《孙子兵法》《太公兵法》《鬼谷子》等兵书,略懂带兵布阵。他根据曹文诏率领关宁铁骑善于平地作战的特点,星夜提审了从明营抓获的俘虏,决定先派出一小撮人马诱敌,其他人马兵分两路包抄。此外,还提出一个悬赏:得曹文诏首级者,赏金万两。
闯王听了大成的作战计划,捻胡点头,表示十分赞同。
农历腊月二十三开战,二十六结束。农民军大获全胜,曹将军的关宁铁骑全军覆没,小曹将军在突围中不幸殒命,大曹将军也身中数刀,一副银色的铠甲也是鲜血累累。等农民军在榆林子追上那副白色铠甲时,穿铠甲的人面目焦灼,躺在行军架上气若游丝,只问了一句:
“这是哪里?快过年了——”
后来这担架上的铠甲将军被人埋在榆林子附近的村子,听老辈人说,他那些被打散了将士,听说后就偷着从各地赶来给他上两土。慢慢地,曹将军的墓就越来越大,所在村子的名字人们也渐渐忘了。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这个村子的名字就变成“冢疙瘩”了,人们开始知道大冢里藏的是明朝一位总兵大人,于是这个村子又得了一个新名——曹薨。薨字难写,不知是谁第一个写了白字——洪。这样村名又成了曹洪,惹得人们开始对大冢里的人猜测种种,最远猜到了三国,猜到了曹操的儿子曹洪。那么真实的故事是怎样呢?
当曹文诏意识到中了农民军的圈套之后,开始猛烈突围。眼看形势险峻,他手下有一名常姓将军,建议采取金蝉脱壳之计,乘着夜色,自己穿上将军铠甲引来主力,曹将军从北面突围出去到宁州办救兵。情急之中,曹将军被迫从计,谁知走到半道两个负伤的随从将士相继倒下,他一个人丢盔弃甲走到今天无天沟一带时,一阵眩晕,等睁开双眼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农家窑洞的土炕上。
曹文诏没有死,躺在将军冢里的那个人是他的生死兄弟——常将军。等他身体渐渐好了,李自成攻进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在景山上殉国了,刘宗敏霸占了陈圆圆,吴三桂拥着年幼的顺治帝入关了……
这个昔日征战沙场的将军,在经历了人世风雨之后,娶了那个救他的农家女子,生儿育女,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
光阴如水,顺治驾崩,康熙继位,大清的山江日新月异。曹氏的后人有人习武,有人务农,日子平平淡淡,不过一日发现了一件怪事:
曹家正在吃午饭,突然一阵锣鼓喧天,接着有人喊道:县老爷驾到!吓得曹家一家老大丢下筷子,连忙跑到院子,齐刷刷跪倒在地上,谁知县老爷满面春风,嘴里含着大喜,主动上前扶起曹老夫人。
八十岁的曹老夫人颤巍巍站起来,惊慌的看着县老爷,一时不知喜从何来。
“你家大孙女有福了——”县老爷满脸堆笑。
“您说什么?”老太太有些耳背,放大嗓门喊。
“进宫当娘娘了——”
大丫头噌站起来,脸色腊黄,好像被人宣判了死刑。她娘跑过来一问,才知道进宫当娘娘的事,与那日大丫头领回一帮避雨的客商有关。可让她做梦也没与想到的是,为首的那个老者竟然是当今皇帝。
皇帝纳妃的诏书写的冠冕堂皇,什么贤淑贞德,乐善好施等等。大丫头跪着听完后,哭得一塌糊涂,别人以为她是感激皇恩浩荡,实际上她是祭奠被人赐死的爱情。 大丫头喜欢大牛,两家父母都知道,本想等两个孩子大点再说,谁知飞这么个横福。
诏书一颁布,大丫头就得挪到别院另居了,除了亲族里的女眷,其他男丁都不得见。县老爷说这是规矩。这样大丫头一个人住了半年,皇宫那边没有消息,一年还是没有消息,三年没有消息,五年没有消息……
直到十年后,大丫头死了,新一任的县令才修书上报朝廷,礼部的回复很模糊,县令粗劣领会了一下,按照“县主”的礼仪把曹大姑娘下葬了。由于曹大姑娘终身未嫁,人们把埋她的墓茔叫做“老女子坟”。根据民间传说,这个墓冢就在今天宫河周家一带。
—————————————
总编:赵会宁
编委:冯雪兰
-《子午文苑》纯文学平台- 《正宁风情》《阳周长歌》 《子午文萃》《声悦时空》 《文苑新秀》《教学故事》
投稿须知:凡原创之小说散文、民俗故事、语录随笔、诗词歌赋、国学经典、诗画艺术均可投稿,以正文、作者简介和近照的形式发至1042267322@qq.com;729939847@qq.com邮箱。
稿费发放:在文章发布第8至10天之内,以微信转账的方式,将周内赞赏金额之50%结算给作者。限于人力,赞赏金额为8元(不含8元)以下者,其稿费恕不发放,但均会以手机截图之形式明告作者。
商务合作微信:1809349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