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之三十五】近韩居: 林氏定居越八代,文化传家两百秋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唐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上书《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治潮仅有8个月的他以卓越的政绩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潮州“江山尽姓韩”的美誉。古邑揭阳,曾有纪念韩愈的韩祠,如今已消失于时间长河中。韩祠虽不在了,其门口的韩祠路依然存在,而在路西侧还有一处清代建筑——近韩居,亦是榕城浓郁文化的一个标识。

  近韩居位置图。阿龙 制图

1
林氏先人择地而居,修建书斋以育子孙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传统启蒙读物《三字经》中的一句,选取了孟母三迁的事例,一则赞扬孟母用心教子之贤,二则说明居住环境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故事虽然饱含哲理,但离我们年代久远且因无从考证而有近乎传说或寓言的不实之感。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一个近似的事迹,不但年代可考,而且有实物可寻,也有后人可证,这就是位于韩祠路西侧的近韩居。

曾经的近韩居书斋。阿龙 摄

由韩祠路中段西侧的布袋巷西行,至巷尾处北侧,有门匾曰“近韩居”,这就是有着200多年历史的林氏院子。据揭阳县志记载,林氏府宅近韩居建于乾隆嘉庆年间,系林华谅及子国栋、国香、国材(又名馥、字若虚)自桃山都苏坑乡(今空港经济区登岗镇苏坑)来邑城(今榕城区)之后建筑。林华谅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50岁时所作《移居序》中写到这一事情:“榕西之居非古也,创自余始……是知善居室者,未尝不于风土人情三致意焉。今余维宗邦,地处弹丸,人乏辈出。……静言思之,诚不可一朝居。爰是挈子长男国栋、次国香、三国材、孙魁元而新邑于此……”。

 布袋巷巷口。阿龙 摄

据林国材后人、83岁的东山中学退休老师林敬茂介绍,其先祖林华谅的长子林国栋在乾隆年间刚进城时,原住城西榕江书院附近,在北门外钉屐街做钉屐生意起家。后在布袋巷买地建设了两座“下山虎”(潮汕传统建筑样式之一,宅子由三面房屋一面墙壁组成)。此后,为了让子孙就近读书,林国栋、林国材兄弟合力在巷尾建设近韩居书斋。书斋原有4间房,坐东朝西,前面临溪,在教室中间建有南北厅,又在空地建了一个亭子,周围种上芒果、龙眼等树木,临溪还围上栏杆。由于书斋选址在韩祠附近,因以“近韩居”为名。这样,一个有教室、有厅堂、有亭子、有溪流树木的传统书斋就此诞生了。或许真是沾上了韩祠的“文气”,书斋顺利地办到民国时期,由林国材的孙子林树棠接手。期间薪火传承不断,教书育人颇有成绩,声名也随之响亮。

2
林氏族人人才辈出,伯侄三人县志有传

光绪《揭阳县志·贤能》林氏伯侄仨均有传。阿龙 截图

正如林华谅在《移居序》中的殷切寄望一样,近韩居建成之后,林氏家族在这里开枝散叶,“孙复传孙,如瓜瓞之绵绵”。林氏族人人才辈出,除了林国栋和林国材兄弟俩、林国材的儿子林显荣在揭阳县志中有传记之外,其后人林树棠、林清扬等也均为当时一城名流。

据《揭阳县志》记载,“林国栋,字樗岩,登仕佐郎,少倜傥……好学工书,以先代穷约,与季弟捐置祠田,建塾延师,一时老师宿儒,皆乐从之游。尤景仰韩公祠,移家近焉。见祠前荒芜满目,捐资筑治之。凡事疏财仗义。”“林馥(即林国材),字若虚,在城人,秉性敦厚谨朴,事兄如父,友于甚笃。……林为邑著姓,遇争竞事,每就一言定曲直。尤尊师礼士,好勉子弟读书,晚犹力学……”从中不难看出,林国栋、林国材兄弟崇文之风一脉相承,且在早年间就已颇有名声,能够学以致用,为子孙树立典范,为后进弟子传道授业。

另据《揭阳城坊志》载:“林若虚之子林显荣,由附贡报捐训导。筑所居楼名小舟……显荣撰有《书经夜钥》《诗经精旨》《四书串义》《二十四孝诗》和《神州痛心说》……”据饶宗颐《潮州艺文志》记载:《四书串义》一书,载《近韩林氏家范经义述要》中《论》、《孟》四篇,外别有《大学中庸精义》二篇,所谓《四书串义》者,当合此《学》、《庸》二篇而成书者也。至此,作为入住近韩居后的林氏第三代人,林显荣得益于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学术方面已有所建树,能够成一家之言,著书立说;在教书育人方面也成绩斐然,据说他设教50年、名生数以百计,83岁时偕五代弟子春游,一时传为佳话。

3
近韩人家瓜瓞绵绵,教书育人桃李满园

进入20世纪,近韩居林氏后人在榕城及整个揭阳,继续光大着先辈的文品名声。在香港东方中心出版的《潮州名人词典》中,林显荣、林培庐、林清扬、林沛楠、林惠棠、林树棠等的词条均有收入。其中,尤以林显荣的曾孙、被誉为“潮汕民间文学研究先驱”的林培庐最为知名。

20世纪20年代,林培庐到北平国立平民大学读书6年,毕业后回潮汕,先后在揭阳、潮州、连平等地多所中学任教职,1938年因病早逝,年仅36岁。林培庐学生时代就对地方民俗非常关注,在北京读大学时,就常有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发表;毕业后,更注重对地方民俗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先后在汕头、香港等地主编过《民俗周刊》《民俗旬刊》《民间周刊》等有关民俗学期刊,并时常在中山大学主办的《民俗》杂志上发表文章。工作之余,他又致力于潮州民歌、民谚、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生前结集出版有《揭阳风土记》《耒锸集》(主要介绍作者搜集民间文学的情况)《潮州七贤故事集》《民间世说》《李子长活画故事集》等;编辑出版有关于揭阳八诗人的《榕江诗抄》。其中《揭阳风土记》一书在当时曾饮誉民俗学界,知名学者周作人评之为“自有民俗学以来所未有之作也”。

此外,林培庐尚搜集整理有稿本《潮州民间文学三种》《十二歌集》《畲歌集》《闽歌集》等。林培庐对潮汕民俗的研究为他赢得了身前身后名,在他逝世60年后的 1998年2月27日,远在台北市的中国民俗学会创始人之一、90岁高龄的娄子匡先生,在寄给揭阳作家林英聪的信中还特意说:“揭阳对民俗学研究之发扬,由林培庐先生的《民俗周刊》,请调查林先生之后裔与近来揭阳的继起人物,以便表扬……”

在近韩居的西南侧,也就是布袋巷西端拐进通判巷的北段西侧,有一处名为“学囿”的院子,也是林氏后人的一处书斋,是林显荣的孙子林清扬的住所。

学囿大门。阿龙 摄

  清源家塾大院。陈耀双 摄

据1999年版《榕城区志》载:“林清扬(1893~1960),名毓琳,号璞山,榕城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法律大学,北京中国大学,之后受华英中学及榕江中学之聘,担任国文教员。能文章,尤关心地方文献。”

《揭阳城坊志》对林清扬及其住所的描述,更为详细:“林显荣有孙名清扬,喜藏书,以诗、书名世。清扬为其书室题名学囿。囿义为拘泥、局限,指见识不广,如囿于成见,这是林清扬的自谦之题。学囿又称清源家塾,内藏书24橱,万卷之多。书学张黑女,颇有所成。著有《璞山集》、《璞山续集》共七卷,内有诗240多首。”

林清扬给学囿做过一副冠首联:学苑栽花文士趣,囿邻通月故时居。诚若文如其人,闲情逸致和世事通达,尽显于联句之中。

对于祖上所创立的近韩居及林氏后人致力于揭阳文化教育事业而有所成就,林清扬自有一番感慨,他在《近韩居铭》中如是写道:“岭表之士,往往来集居中,近拜韩祠,思继公学。固近韩虽穷巷陋居,而名闻遐迩。”

4
旧时林氏书斋院落,如今老城居民人家

林敬茂老师(左)接受采访。阿龙 摄

岁月如梭,如今的近韩居在历经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只剩下一个门楼,只有门口上旧故的“近韩居”字迹还留存着林氏家族及其书斋的往日荣光。书斋也被改建成3层小楼房,现正由林敬茂老师居住;近韩居的其他建筑,如厅堂、亭子等不复可见,都被改建成人家住宅。

林敬茂老师告诉记者,林氏后人书香传承不断,来到他这一辈人,当老师的就有五六人,只是现在家族开枝散叶,大多不在近韩居祖厝居住,现在居住在这里的林氏族人大约有9户,基本以老人为主。据其介绍,林氏族人正在重修族谱、搜集先人文稿,蹈厉发扬先人之志。“以前近韩居还有一副对联,上面写的是‘近圣人居瞻前忽后,韩夫子教继往开来’。”说起近韩居故事,林敬茂老师着重介绍来这副已经消失的对联,它既是对近韩居得名由来做出的注解,也是创居先人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和对文化传承的执着理念。

从热闹的韩祠路拐入小巷、走进近韩居,只见斑驳的墙皮、婆娑的树影、寂静的巷陌……让人从极动的闹市一下转入幽静的老屋,尘虑顿消。林敬茂老师表示,这里是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年轻人或许住不惯,但我住这里感觉很好,出门也方便”。然而,这个曾经一城知名的处所,而今却连百度地图、高德地图上都找不到痕迹,仿佛它真的只存在于历史之中,已与现实社会失去了联系,这不得不令人唏嘘。

我市著名学者、地方历史文化专家彭妙艳介绍, 在禁城脚下、进贤门左近的近韩居,寄寓着与进贤门一样的敬贤思贤慕贤的情愫。古建筑是古城的有机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家族文化、书画文化等共同合成了古城独具魅力的文化底色。对近韩居的保护及对其蕴含文化的发掘,既是古城文化传承的应有之义,也是进一步弘扬揭阳“贤”文化的一个亮点,值得有关方面关注。


来源:揭阳日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