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实操中的十万个为什么(十三)
问题:心理咨询师如何快速的消除自卑问题?
小明老师:
首先,要认识到所有人都有自卑,不要只看到你身上的自卑。
第二,要看到你身上的自卑是哪一个维度。
是经济问题所引起的自卑?社会地位所引起的自卑?还是女性身份所引起的自卑?
或者是身体长相所引起的自卑?比如所有的矮个子天然有自卑,所有长得不好看的人也有自卑,所以人的自卑是各维度的。
有的心理咨询师是学历或学识的自卑。中国有句话说的很好,叫做“闻道有先后”,你不要因为现在学的心理知识少或者文凭低而自卑。
你可能学的晚,入行晚,可能不是专业学心理学的......但你要做的是超越。
怎么超越呢?恰当的去补偿,而不要过度补偿。
什么叫恰当补偿?如果我没有上心理学专业的大学,我补偿这方面知识就行了,没必要整天跟着大师到处跑。
把大学心理学课本全部买来自学一下,如果学不懂,在网上可以找个电大,所有的东西都是免费的,随便你学,这个时代很多知识都是免费的。
如果过度补偿,反而看不见真正该学的知识,和那些很好的有效学习的路径。
我学心理学的时候,虽然老师讲了这些课,但我觉得不够,很多大学老师上课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很多知识都要靠你自己学的。
所以我毕业之后,又专门去把很多书重新买回来看,自己反复看那些书,不停的补偿知识,但我不会到处参加培训。
你整天跟在大师后面,对你没什么真正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你做的每一个来访者,不可能都比你差,肯定有很多来访者各方面都比你优秀。
我曾经督导一个咨询师的案例,他本科毕业,但当时家里没有钱,上完大学之后就没再考研。
他对上研究生特别迷恋,结果有一次来访者是个博士,他听到来访者说学历他就烦,天然的厌恶他。
还有一个来访者,本科毕业在他那里做咨询,想解决继续工作,还是继续上研的问题,可他总想把来访者引到不要去上研这个角度上去。
咨询师由于自卑,在咨询中产生反移情,对咨询产生误导。
心理咨询师面对的来访者一定有比你强的,很正常。
心理咨询师面对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你要看到众生皆苦。范伟拍的一个电视剧中他有16个亿,但是他也苦。
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有痛苦,没有人可以因为钱多而免除痛苦,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都要承受的。
所以心理咨询师要解决的就是,你不要看到别人比你长的长板,你要看到来访者的痛苦,然后从来访者痛苦中去找到共情,从来访者痛苦中找到慈悲。
要认识到众生皆苦,你就可以看到众生平等。
第三,有些自卑来源有可能是家族代际传递的。有些人的自卑可能继承了父亲或者母亲身上的自卑。
比如蔡英文身上是有自卑的,但蔡英文从小是富二代,是在富裕家庭长大的。
为什么蔡英文也有强烈自卑呢?因为蔡英文的妈妈是二房。
所以蔡英文在家族里面,从小有一种身份地位的自卑,就是北京人嘴里所骂的“你丫的”这个词。
蔡英文的这种身份自卑就使得蔡英文对权力有很强烈的欲望。
她这一生,特别听她父亲的话,导致她两次结婚都没结成。然后开始放弃自己的家庭生活,完全追逐权力。
因为她用权力来补偿她在家庭、家族中所失去的权力,这是一种自卑的补偿。
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卑,有时候你需要做精神分析,才可能了解自己自卑深处是来源于哪里。
所以,心理咨询师也可以去做长程的个人心理治疗。
让另外一个咨询师来分析你自己在哪些方面有自卑,了解自己深层次的可能没有意识到的自卑的来源,然后再去弥补这些自卑。
但不要过度补偿,因为自卑往往又是人动力的源泉,所以自卑并不完全是坏事情。
本文节选自小明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