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1140 | 李雪君到铜锣村追寻红色的足迹
欢迎关注公众号
拉到底部,有赞赏
可能你会读:
追寻红色的足迹
●李雪君
一条水泥小路,分岔在春草初生的东涌镇上,清净幽深。一踏进铜锣寨村爱国教育基地,我们就被院子里弥漫的那股浓浓的庄严肃穆笼罩着。仿若无形之中,已置身于革命战斗的峥嵘岁月中。铜锣寨村革命旧址原是唐氏宗祠,是一座七包三形制的古屋,前后左右7间、中间3间,共计有31间的房屋,整个村寨有墙环围。踏着英雄的足迹,我们穿梭在先烈奋战过的每一寸土地上,脚步不由得沉重起来。
苏谭佐烈士故居前的那口水井静谧洁净,我停留在这里久久不舍离去。形状犹如瓶颈的小小石井,如守卫战士那么坚定,上百年来,它守护着这整个院子的春天,仿佛捍卫着家园的尊严。近看井水很深,井水面还漂浮着从树上飘落下来的落叶,但也掩盖不了井水的清澈。此刻,时光仿佛穿越了时空。我依稀看到这里的女人在井边提着水桶打水洗衣服,听到这里的孩子在玩耍时发出的阵阵嬉闹声,而这里的男人,扛着那把春耕秋收的锄头背着夕阳缓缓出现在巷口……
如今,围墙外的那棵老树在这个春季虽繁枝盛开,可打谷机却在树下安静地卧躺,垒堆着古老斑驳的质感,特殊的记忆覆盖在它们身上,像年轮一样,诉说着过往。
我们走出小巷口,看着一个个醒目的名字铭刻在浩气长存的丰碑上,想象当年一个个明烈如火的生命在革命战斗中牺牲,内心再一次深深地颤抖!
怀着对先烈的崇敬之情,我们匆匆离开了铜锣寨村,前往宝楼山寻觅那已经化为红军精神象征的映山红。一路的春草初生,春林初盛,也未能把我们从红色村刚刚的震撼中苏醒过来。
你可能会读
爱子七不责
痛风一个小方子,一天见效,太棒了
一个塑料瓶搞定膝盖疼痛!赶紧给爸妈看看吧!
村口的老人在树下安享午后的悠闲时光,我们上前问好,询问上山的路线。慈祥和蔼的老人家指着那山外有山的山头说:“爬上山顶很快,来回就三个小时,那杜鹃花开得可红了!”我们握别老爷爷谢过!快步启程,争取在太阳下山前把映山红收入眼底。
相传古有杜鹃鸟,月夜哀鸣咯血,染红漫山遍野的花朵,而得名杜鹃花。因长期生长在山地灌木丛、松林下,一般春季里开花,花色艳丽多姿。每年春天是宝楼山上杜鹃花开的盛季,远近游人寻访而来,这里的村庄在这样的季节,游客络绎不绝。
从宝楼半山腰望下去的水库,碧波涟涟,犹如一个倒放的铜锣湖。平静的湖水晃动着树荫,犹如仙境一般。带着神秘的色彩,经过岁月的洗礼,宝楼山下的水库呈现給我们的是温柔恬雅,深不可测。仰望蓝天,白云飘逸在天空的隧道里。我们沿着山峰多条刃型山脊,避陡开空而上。
一路树木葱茏,山上的杜鹃花漫山遍野,没有想象中的蝴蝶满天,没有草长莺飞,可眼前的景观美得足以令人惊叹!宋代词人晏几道诗:“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古道,古诗,那一抹抹红粉渲染着每一片绿意,不愧是人们妙赞的“花中西施”。远远望去,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近看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叶子上长有些许细毛。褐色的枝干茎部有一层皮,盛开的花朵大花瓣包着小花瓣,花骨朵嫩绿可人。而那遒劲的枝干,渗透着刚强,铭刻着宝楼山的杜鹃花一路走来的风雨,仿佛是烈士的鲜血染红了的光辉历程。山顶上的五星红旗高高耸立着,您肩担日月,目视风云。守护着一拨拨前赴后继的来者,风也昂扬,雨也昂扬。
惊叹于满山的映山红,我们高唱起那首耳熟能详的《映山红》: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荡气回肠的歌声,让我们感慨万千。满山的红杜鹃,是当年无数先烈的鲜血染成的。喝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当年先烈的无私奉献。
转自:汕尾日报2019.03.31
善为网:http://www.shanwei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