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六次北伐失败,第四条原因大家想过没?他是天才还是庸才?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面的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是也有很多的人对小说最终的结局感到惋惜,尤其是小说后期诸葛亮六出祁山(正史中是五出祁山)而不胜,最后壮志未酬身先死,很多人痛惜哀哉,认为他不该鲁莽行事,应该以守为主,而不是进攻!再结合正史记载与《三国演义》的出处,比如诸葛亮一些经典战役像“空城计”实际为赵云所使,像“草船借箭”其实是孙权的功劳,于是一些人们以此推断:诸葛亮在军事上就是个庸才,耽误了蜀国的大业。

本文将从四个角度阐述诸葛亮不得不北伐的原因,以及他不得不失败的原因。

1、国家人员组成因素

首先,蜀国的建立是刘备从北方带来的流亡集团,加上诸葛亮的荆州集团到达益州,与当地士族一起建立的蜀汉政权。从这个因素上讲,国家的组成是三类人,而掌握核心控制权的人却都是外来户。外来户总归有思乡情节,盼望有朝一日能重回故土,从这个角度来讲,大部分外来户是支持北伐的,是大力拥护诸葛亮的,也一定程度上促使北伐的一次次进行!

另外蜀国的本土派与外来派的矛盾也比较突出,如果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比如曹魏,那么大家尚可以同仇敌忾,一起抗敌,这种事情历史上一次次的展现,从这个角度来讲,诸葛亮也必须转移内部矛盾,发动北伐战争!

而实际上,想解决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但是却新增了更多的矛盾,战争是要花钱的,当地的人民供养着外地的军队,要说没怨言,没矛盾,这根本站不住脚!

2、国家的性质和立国之本因素

最新一期高晓松老师提出一个比喻,小编觉得非常到位,蜀国本质是拥有国家的军队,而魏国本质是拥有军队的国家!这就可以形象的比喻两国关系了。就像一支流亡的军队,流亡到一个地方扎营,如果还是一个有理想的军队,则必须尊严的战斗,力争恢复国土。

而蜀国的立国之本就是恢复汉朝,而汉朝大部分疆土在魏国手里,如果偏安一方,则不能称汉朝,也会让一直跟随他们的人民心寒。而且刘备一直以仁义自称,也吸纳人才,蜀汉后期最缺的就是人才,如果就此停战,反而错失了先朝有志之士加入!其实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已经详细阐述了原因,“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说明他们目前国家也是暂时定都于此,以后要还于旧都的。

所以先军政治和立国之本导致诸葛亮不得不持续征战,而这类型的政权,却很少能长久存在的!

3、国家的客观条件因素

从人口对比上就能看出,蜀汉实在太弱了,地窄人少,根据三国时期的记录,蜀汉与魏国人口比例最高的时候达到1:5之悬殊,而且蜀地实在是贫瘠,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和军队。如果诸葛亮不北伐而选择休养生息,那么同样的魏国也休养生息,根据人员规模和地盘规模,休养生息的得利不同,蜀国更是无一点胜算,到头来只有灭亡,不如拼死一搏,还有胜利的可能!

而且魏国的制度与蜀国不同,蜀国每次进攻,魏国都要从全国各地调兵抵抗,容易引起魏国内乱,所以诸葛亮不停的进攻,也是保持士气和促进对方内乱的一个方法,那么多富饶之地等着将士们去占领,到时金钱和食物都有了,倒是有点类似骑兵进攻中原,也是为了尽可能的抢占物资,不然生活无以为继,策略不能说错,只是最后没有达到预期而已。

4、诸葛亮的性格因素

作为托孤的重要大臣,诸葛亮继承了刘备的遗愿,尽心尽力辅助刘禅,一心为恢复汉室而战斗。可是他是个倒霉蛋,先是蜀汉的皇帝刘禅实在是不行,胸无大略,其中第四次出岐山就是刘禅的原因导致的败走!而诸葛亮太忠于先帝,所以即使明明知道皇帝不行,却仍然尽心扶持,听从指挥,也为了蜀汉能延命,而不停的出战。这个性格导致了他不停的出兵,不停的失败。

第二个性格是不服输,也是够倒霉的,遇到了魏国那么多能将,尤其司马懿这个主,那家伙老谋深算,精通兵法,诸葛亮斗不过他啊!一般人既然斗不过,那么我不斗了就是了,缩回去防守呗!他偏不,偏往虎山行,结果可想而知,最后一次都没有成功!

第三个性格是不相信人,先不说他事必躬亲,啥事都不放心,都要亲自管!单提任命马谡就是不相信人的表现,为什么这么说?马谡是他的学生,一直跟随他,这么多年他应该知道马谡的缺点!但是他不信任其他的将领,把亲近的马谡安排在了街亭,结果本可以胜利的北伐就此失败!后期不信任魏延也导致了蜀汉痛失一员虎将!

悲乎哀哉!

从以上四条原因分析,诸葛亮持续北伐的原因,以及持续失败的原因,说他是军事上的天才,肯定不是啊,除了打赢了南中的几个少数民族,其余战争每次都失败能叫天才吗?说他是庸才?也不是,毕竟他维系了蜀汉这么多年!

在杨角风看来,诸葛亮虽然个人能力强,但是团队能力要弱一些。像现在的企业,如果都靠一个总经理撑着维系生存,那么不倒闭才怪呢!能说是总经理的能力不行吗?

所以这个问题的最好的答案是:诸葛亮就是一个普通的军师,称不上天才,但也绝对不是庸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