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将意外阵亡,总指挥和司令员痛下决心:攻不下此城就去当和尚!
1948年3月,晋冀鲁豫、太岳、晋绥三大军区各一部,共计53000多人,共同打响了临汾战役。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军历史上一次非常激烈的城市攻坚战。
晋冀鲁豫军区第八纵队是此次战役的绝对主力,也承担了最重要的攻坚任务。
其中该纵二十四旅接到的任务是攻打临汾城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据点——兴隆殿。
这个据点大有来头,据说明朝末年李自成攻打临汾时,就是在兴隆殿中了一箭,一只眼睛被射瞎,吃了一个大亏。
第二十四旅旅长王墉是一个用兵谨慎的指挥员,他在战斗打响之前,反复研究攻击方案。
琢磨来琢磨去,他始终觉得侦察人员对兴隆殿一带的地形和敌情摸得不够全面透彻,决定亲自去前沿侦察一番。
战斗马上就要打响了,作战科长王拱觉得这样做太危险,再三劝阻,并表示自己去就可以了。可是王墉执意要去。
到了前沿之后,王墉把所有没摸透的地方都走了一遍。
最后,他又做出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要到最前面去侦察敌人的碉堡布局,打算通过这个办法来敲定一条最理想的进攻路线。
没想到的是,就在王墉全神贯注观察敌碉堡时,躲在暗处的敌人突然开枪了,随着一声枪响,王墉头部中弹,光荣牺牲在战斗即将打响之时。
事实上,如果没有遭遇这次意外,王墉很可能成为我军历史上一颗耀眼的将星。
王墉1915年出生于河北乐亭县,3岁就随叔父闯关东,青少年时代先后在哈尔滨三中、扶轮高中、东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
他曾加参加一二九运动被国民党抓进监狱,也曾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
可以说,王墉既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又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
在部队里,王墉作战和训练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有着很高的威信,也打过很多漂亮的胜仗。
徐总指挥和王司令员都视王墉为一员爱将,前者还曾在传记中评价王墉是“一位智勇兼备、文武双全的指挥员”。
谁也不曾想到,一位年仅33岁的旅级指挥员竟被敌人打冷枪而倒在了阵地上。
噩耗传来,全旅指战员无不万分悲愤。
第八纵队司令员王新亭(1955年授上将军衔)痛心不已,要求将士们化悲痛为力量,攻破临汾城为王墉烈士报仇雪恨。
当天下午5点,攻打兴隆殿的战斗正式打响了,炮火把东关城墙轰出了一道10来米宽的缺口。
二十四旅将士奋勇冲杀,夺取了敌人的一个碉堡群,消灭了部分敌人。
正当他们准备继续进攻时,却遭到敌人以密集火力疯狂拦阻,进攻因此停滞下来。
第二天拂晓,王新亭亲自指挥部队继续发起攻击,但仍然未能打开僵局。
由于各部队都没能打开突破口,徐(向前)总指挥只能下令暂时停止攻城。
随后,徐总指挥召集各旅干部开会研究攻城战术,决定改变打法,采取掘坑道推进的方式来攻城。
在这次会议上,徐总指挥特意提到了王墉牺牲一事,他对众将说道:“打一个临汾,竟然牺牲了一名如此优秀的旅级指挥员,真是令人痛心!”
接着他又对八纵司令员王新亭说道:“无论如何必须攻克临汾城!如果打不下来,我就五台山去当和尚!”
王新亭也激动地痛下决心:“我们八纵一定要加大力度攻城,拿不下临汾,我也去五台山当和尚!”
4月10日下午4点,各部队在徐总指挥亲自督阵下,发起了对东关的总攻。
八纵将士在王新亭指挥下,通过坑道掘进打开了攻城的突破口,一举冲上了东关城头。
在攻城各部队,二十四旅指战员打得最为英勇顽强,他们怀着为王墉报仇的悲愤心情,争先恐后冲向敌阵,成为攻城急先锋。
虽然临汾城内的守敌十分顽固,被困在城内之后仍企图负隅顽抗,但临汾城最终在5月24日被我军完全攻克,守敌也被我军全歼。
直到这时,王新亭才如释重负,笑着对众人说:“这下好了,我和徐总指挥都可以留在部队,用不着去五台山当和尚了!”
虽然战役以胜利结束,但徐总指挥对王墉这员爱将的阵亡难以释怀。
为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憾事,他郑重宣布了一项新的规定:从今以后,凡是团以上干部要深入前沿查看地形,都必须先得到上级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