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刘文炳先生墨宝

刘文炳(1858——1916),字汝彪,陇西旗纛巷(注:旧时称旗纛巷,解放后改为劳动巷)人。光绪举人,博闻强记,有文名,善写诗,兼长对联。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北京参与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公车上书’运动,抗议中日《马关条约》,请求拒和、变法。刘文炳是甘肃举人在《请愿书》上签名的61人之一,他的签名排列次序为第17位。另外甘肃举人李于锴草拟《请废<马关条约>呈文》签名的76人中也有他的名字,也位列前10名。周景增当巩昌知府时,汝彪为其幕僚。光绪末年,先后任过甘谷书院、襄武书院山长,后书院改学堂,又任襄武学堂主教,同时参与编篡《续写陇西县誌草》的工作。民国3年(1913年),田俊丰任甘肃财政司长,汝彪奉命短期去河西整理地方财政,民国5年2月(1916年3月)殁,年58岁。

  陇西雅古陶瓷博物馆,位于该县巩昌镇境内316国道旁,为陇西巩昌镇张家塄村收藏家王建平筹建,是2016年7月经甘肃省博物馆协会公布确认的非国有博物馆。展厅面积达180多平方米,集中展示了部分古陶瓷器物和名人书画精品。
  徜徉在雅古陶瓷博物馆,凝神观赏每一件造型精美的陶瓷,驻足品鉴每一幅气韵生动的书画,使人在陶醉的同时,似乎又觉得在和先人们对话。其实,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在感动于博物馆主人20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收藏的同时,更感动于这些收藏品的创造者。
刘文炳:公车上书的参与者
  名人字画是该馆收藏品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其间,一件清代光绪年间陇西籍举人刘文炳的四扇屏画,实为雅古陶瓷博物馆收藏的重镇。这是因为,这幅画的作者刘文炳,曾在北京参加康有为等人发起的“公车上书”运动而名闻天下。
  这正是: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据刘文炳先生的曾孙女、陇西县第二中学退休教师刘力新回忆,有一年,她去北京参观,曾在当年“公车上书”的签名簿上,查到了祖父的签名,名列第17位。
  刘文炳是陇西历史文化名人,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88年版《陇西县志》第652页中对刘文炳有如下记载:
  “刘文炳(1858——1916),字汝彪,陇西旗纛巷(注:旧时称旗纛巷,解放后改为劳动巷)人。光绪举人,博闻强记,有文名,善写诗,兼长对联。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北京参与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公车上书’运动,抗议中日《马关条约》,请求拒和、变法。刘文炳是甘肃举人在《请愿书》上签名的61人之一,他的签名排列次序为第17位。另外甘肃举人李于锴草拟《请废<马关条约>呈文》签名的76人中也有他的名字,也位列前10名。周景增当巩昌知府时,汝彪为其幕僚。光绪末年,先后任过甘谷书院、襄武书院山长,后书院改学堂,又任襄武学堂主教,同时参与编篡《续写陇西县誌草》的工作。民国3年(1913年),田俊丰任甘肃财政司长,汝彪奉命短期去河西整理地方财政,民国5年2月(1916年3月)殁,年58岁。”
  在“公车上书”运动中,来自全国的举子,择定了明代著名爱国志士杨继盛的故宅松筠庵为集会场所,于4月30日、5月1日(阴历四月初六、初七)两日,在这里举行大会,讨论通过了联名请愿书,到会的有18省举人1200多人,但最后签名的只有16省的603人,仅仅一半。
  甘肃举人在这次运动中的表现是较好的,他们积极参加请愿大会,签名的共61人。依人数计,在签名的16省中,居第5位。陇西参加运动,签名请愿的,就是刘文炳。
  甘肃举人除了参与“公车上书”的共同行动外,还单独进行请愿活动,他们撰写和签署了《请废<马关条约>呈文》,由武威举人李于锴起草并领衔。在这份请愿呈文上签名请愿的各县举人共有76名,其中陇西举人有两名,一名仍是刘文炳,另一名是马如鑑(字月麓),是光绪二十年甲午科举人(以上据翦伯赞等编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2册;《甘肃师范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63年第1期;李鼎文《评介甘肃举人<请废马关条约呈文>及其他》)。
  刘文炳当时作为在京参加会考的一名举子,参加“公车上书”这样的行动,是冒着失去考取进士功名的机会和被朝廷治罪的风险的。但刘文炳义无反顾地参加了这一运动,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旧时代的一名知识分子,刘文炳能有这样的胆识和情怀,是难能可贵的。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公车上书”运动自然是无果而终,这一年的会考也随之被取消。“公车上书”运动和随后发生的“戊戌变法”运动都以失败告终,但这两个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刘文炳先生的爱国热情,以及不怕牺牲的精神,彪炳史册,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刘文炳任襄武学堂主教多年,教授国文、历史、地理、博物等科。无论任山长、主教,均能以身作则,教书育人。尤在襄武学堂教学时,各科多能胜任,人皆歆羡不已!
  刘文炳先生是陇西近代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继他之后至今的一百多年间,刘氏家族又有多名后世子孙从事教育事业。因此,2009年,被评为陇西县“刘文炳百年教育世家”,登载在2009年10月出版的《陇西县教育志》第977—978页中。《陇西县教育志》还编录了刘氏家族中多名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事迹和生平简介。刘文炳是“刘文炳百年教育世家”的领头雁,他奠定了刘氏家族书香门第的根基和门风,后世子孙中人才辈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因此,刘氏家族是陇西公认的“书香门第”。
  刘文炳先生还擅长书法和作画,他著有一本关于书法的作品《书谱》,和他的另一著作《西山诗稿》,至今仍保存在甘肃省图书馆。
  据刘力庠著《刘文炳传略》所载:“刘文炳(1858—1916),又字虎卿,号奎恒,晚号西山。光绪十九年(1893年)癸巳恩科举人。平生写得一手好字,字体刚劲有力,飘逸四射,被许多书画爱好者收藏,享有盛誉。”
  刘力庠在《刘文炳传略》中还写到:
  “记得我小时候奶奶给我讲,曾祖父性格比较内向,生活作风十分严谨,和人交往少。由于他是举人,是地方名人,且书法造诣很深,因此上门求字画的人很多,但可能是曾祖父性格内向,也可能是文人清高,对他能看得起的人求字,他能爽快应允;但对他看不起的人,尤其是为富不仁的地方豪绅、仗势欺人的官吏、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等求字,他是一概拒之门外。记得奶奶给我们讲,经常有人带着礼品,抬着食箩(食箩是陇西民间一种传统的礼仪用具,广泛用于婚丧嫁娶、送礼等礼仪活动中,是木制的长方体箱子,两侧有立柱,柱顶有横梁,可穿一根抬杠,使用时由两人抬着。食箩有盖,分三层,内可装一桌酒席饭菜和馔点)上门求字,如果是曾祖父不愿写的,一概拒之门外,即使来者敲大门,也置之不理,也不许家人开门。奶奶说,那时她还年轻,对曾祖父的行为常感不解,就动动笔,举手之劳,写几个字,又有一桌酒饭和礼品,为什么要把人拒之门外呀?家里的人虽然心里嘀咕,但嘴里不敢说什么,因曾祖父在家里的威严是不可冒犯的,这些事只能随他。
  正因为曾祖父的字难求,因此他的字画在陇西传世很少,很难见到,就连我们家也没有传下一幅。上世纪六十年代饥荒时期,父亲偶然从街上地摊上见到了一幅曾祖父的书法真迹,就把它买了回来,只可惜在后来的‘文革’浩劫中被母亲焚毁了。现今在陇西李家龙宫旁的陇西博物馆中收藏有曾祖父的一幅书法作品,这是我所见过的唯一一幅现存的曾祖父的亲笔墨迹了。”
  所幸的是,笔者的先祖曾保存有刘文炳先生在陇南书院就读时的考卷一张,用蝇头小楷书写,上有评卷官的批语,等级为“特等第九名”;刘力新还保存有刘文炳先生的奏折。在奏折中,刘文炳向光绪皇帝呈述“明经、导河、察吏”等方面的见解,立论严谨,观点鲜明,引经据典,纵横捭阖,其志士仁人之风,于此可见一斑。奏折字体规整,法度谨严,不仅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资料,更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瑰宝。
  刘文炳还参与编纂《续采陇西县志草》的工作,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展示出坚实的史学和文学功底。
  刘力庠在《刘文炳传略》中还写到:
  “在1988年版的《陇西县志》和2009年版的《陇西县教育志》中都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曾祖父刘文炳参与编纂《续写陇西县志草》的记载,这是清朝末年陇西县最后一次修志。我记得‘文革’前在我家房角房的大书橱中保存有很多《陇西县志》的文稿,我曾翻看过,文稿全部是毛笔竖向书写,订成薄厚不等的分册。封皮上写有《建置沿革》《人物》《怪异录》《灾害录》等,因当时年纪小,看不懂,没有细看过,只记得书皮上的一些书名。但对《怪异录》很感兴趣,书中记载的都是民间传说的鬼神怪异故事,细节已记不清了。
  1963年,父亲(刘化南)被调到新组建的‘陇西县志编纂委员会’任主编,编修陇西解放后的第一版《陇西县志》。父亲经常从曾祖父编修的《陇西县志草》手写本中查找资料,可以说解放后编修的《陇西县志》渗透着曾祖父和父亲祖孙二人的心血。
  1966年‘文革’中父亲因编修《陇西县志》获罪并被迫害致死,危难中母亲将家中保存的所有书籍、文稿、书画等全部焚毁,其中包括曾祖父所编《陇西县志草》手写本。可惜这些珍贵的资料未能逃过‘文革’浩劫,在烈火中化为灰烬。”
  正因为如此,在雅古陶瓷博物馆中收藏的这几幅刘文炳先生的四扇屏画作,就显得十分珍贵!
  睹物思人!一百多年后,当后人在欣赏和品鉴刘文炳先生的墨宝和文章之时,不免肃然起敬!对这位陇西先贤的道德文章敬佩有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