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头集天主教堂那些传奇

曾在台儿庄区涧头集镇担任过村第一书记的新闻同行王晓猛,曾多次向我提起,涧头集镇有一座近百年的天主教堂,部分建筑保存良好,并且很有故事,很值得一去。但直到日前因为一次活动,这才得以前去教堂探访。涧头集天主教堂位于镇驻地的南部,高高的锥子楼和十字架在大老远便能看得真切。

进得院来,棕榈吐翠,花草飘香,一抹斜阳落在一排青石瓦房之上,愈加显得这座房子古朴而神秘。在这排房子的一角,斜靠着三通石碑,上面分别刻着“天主堂”、“真教无二”、“正道惟一”的大字。从2011年9月便在此担任神父的牛善良先生告诉记者,原来的教堂及修女楼等西洋建筑,可惜在“文革”期间被拆除了,这三通石碑,就是教堂顶部的旧物。这排青石瓦房,是当年神职人员的办公室,和被拆除的老教堂是同一时期的建筑。

牛善良神父说,涧头集天主教堂隶属于兖州教区,始建于1931年,由德国舒神父购地15亩,建有东西方向的教堂一座,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钟楼高达40余米,上面设有铜钟一口,每到天主教四大节日及礼拜天,教徒们便会敲响铜钟,钟声响彻周围村庄。当年在峄台地区设有天主堂多座,不少教堂都办有小学和卫生诊所等,服务于附近的老百姓。1924年出生于涧头集贺窑村的著名诗人贺敬之,在8岁那年,就曾入本村的天主堂小学读书,直到1935年才转到北洛小学插班四年级。抗战时期,很多教堂成为难民的避难所,涧头集天主堂也不例外。1938年春,日军入侵鲁南后,大批的难民逃往涧头集天主教堂避难。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战期间,这里共收容难民四千余人,避免了平民百姓的伤亡。

牛神父看到记者对那五六间带有地下室的青石瓦房感兴趣,他说,这座天主教堂和这几间老房子,还和当年著名的抗日武装运河支队有关系呢。运河支队副支队长孙斌全,运河支队二连连长马瑞祥等,都曾多次在这里活动。另外纪华领导的中共峄县县委,也曾多次在这地下室中开会,他还曾在天主教堂里居住了一段时间。涧头集人马瑞祥的父亲是中医先生,在涧头集开有药铺。马瑞祥于济宁教会师范毕业后回乡,跟着父亲学中医,料理药铺。其父信天主教,跟天主教堂的神父关系友好。

1938年10月,中共峄县县委书记纪华来涧头集开展工作,当时涧头集为日伪政权,由马瑞祥父子将纪华安排在天主教堂内居住,以传教士的身份作掩护,开展建党和发动群众抗战的工作。纪华首先发展马瑞祥入党,纪华在涧头集的活动经费,都是由马瑞祥私人供给,日后他还曾变卖家产,作为峄县县委的活动经费。经过马瑞祥的具体安排,1938年11月26日晚,纪华带着朱道南的亲笔信,在涧头集区公所内,见到了时任峄县第六区区长的孙斌全。经过一夜长谈,早就对共产党有好感的孙斌全,被纪华阐述的中共纲领和政策,以及抗日主张所折服,当即表示坚决跟着共产党抗日。

在纪华的介绍下,孙斌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部队从而成为中共峄县县委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随后,峄县县委机关设在了涧头集,并举办了数期党员培训班,为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骨干,从而使涧头集成为鲁南的抗日重镇。

几十年光景划过,当年的神父和革命者都已走远,天主教堂内只有这一排石砌的房子还坚固如昨。屋内堆满了杂物,窗户上满是灰尘,木质地板还在,地下室内却空空如也。相信拂去历史的尘埃,当年的许多传奇故事会依旧在……

版权信息

文图:孔浩                 微游枣庄编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