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社区商业案例启示:如何抢占最后一公里的商机?
核心提示
1
社区商业升级城市化进程大重心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三十年间,平均每年有1000-2000万人转为城市人口,预计到2030年,城市化率达到67%。
目前,全国有6923个城市街道,8.7万个城市社区,全国共建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515个,社区服务站44237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50.81%。近年中国30%的住宅配套里,有70%的面积做成了会所、商务、底商、街区、商业中心等形式的社区商业。
其中北京、上海等城市,60%以上的城市商业消费及一般性商业活动在社区完成,尤其集中在餐饮、个人及家庭服务等领域。
因此,在商业布局方面,各大、中城市的政府已把注意力从市区转向了建设城郊社区商业,随着城市居民的消费阶层的升级换代,为社区商业制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社区商业消费成为核心商圈的有力补充和延伸。
2
社区商业的分类及特征
近年来,社区商业改造与升级不断,在传统社区商业逐渐被更替的时段,社区消费者对于以社区底商和社区商业街为主的“小而美”的邻里中心更加青睐。
邻里中心又称街坊中心,是源于新加坡的新型社区服务概念,其实质是集合了多种生活服务设施的综合性市场。邻里中心作为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于一体的“居住区商业中心”,围绕12项居住配套功能“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为百姓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邻里中心主要业态:
菜市场、便民服务中心、超市、餐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店、文体中心、美容美发店、洗衣店、邮政、社区活动中心。
✦邻里中心四大特色:
构成一套家庭住宅使用功能延伸体系,邻里中心内部的业态业种配置成为家庭的延伸,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把日常商业和服务设施集于其中,既缩短了这些设施与社区居民的距离,又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环境质量。
服务对象以住宅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为主,日常服务在社区内即可完成。
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配套、文化体育等多种服务,这种不断完善的商业组合,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提供了诸多的就业机会。
3
社区商业案例解析
Yoyogi Village,打造如公园般的丰茂景观
日本代代木Yoyogi Village项目由日本知名音乐人小林武史KURKKU策划,且由潮牌商业空间教父级人物片山正通进行建筑结构和室内设计。力图打造东京城中“自然派社区”,提倡有机消费的商业综合体理念。
除此之外,Yoyogi Village的景观部分由日本植人气物猎人、花卉植物生产批发商“花宇”第五代传人西畠清顺设计。
Yoyogi Village分为两个区:集装箱区和村庄区。片山正通以「没有房间的饭店」为概念,设计出一个由不同种类的餐厅、面包店、艺廊、咖啡馆、旅行社与SPA等空间组成的空间。
每个空间利用船运集装箱进行商业区域围合、回旋簇拥着庭园步道。
西畠清顺从世界各地搜罗来120多种奇珍异卉和巨型树木,以“和平共存”的设计理念,将代代木Yoyogi村塑造成保育世界植物多样性的“植物园”。
Yoyogi Village内的业态以生活方式和饮食为主要诉求的集装箱商店聚落,结合商品、园艺、美食、音乐、设计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业态。
每家店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支持环保生活及有机农场发展,形成一个多功能的聚集空间,强调简约和自然的观念。
Yoyogi Village利用集装箱作为基础载体开创环保生态的店铺、有机餐馆、咖啡馆和活动场所,将约2000平方米的都巿空间创造成既充满品味的城巿绿洲。
人们在其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富有生态与绿色的商业街区,更能享受环境创造出的人与人的亲密交流空间。
无论是一层的有机餐厅、音乐酒吧、手工酵母面包店,还是二层的竹纤维品牌TAKEFU的直营店都在传递着有机消费的倡导理念。
代代木Yoyogi Village的出现推动了社区商业在生态、可持续发展上的探索,为创意产业开辟了新的道路,使一个被忽略的社区空间重新充满生机活力。
西班牙马德里圣安东市场(Mercado San Anton)
它之所以成为被居民认可的“亲切的邻里市场”,之所以成为“西班牙传统商业空间改造的典型案例”,正是在产品、服务、社交上做到了极致。
圣安东市场位于Chueca社区,这里是西班牙马德里市的历史中心。
1945年之前,圣安东市场曾是一个古老的户外街头食品集市。20世纪50-60年代,西班牙大批农村人口涌向城市。70年代马德里蓬勃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圣安东市场成为Chueca街坊们亲密的邻里市场。
再加上数十年社区文化浸润,这里逐渐形成平等、包容、开放、自由的社区精神。
古老的圣安东市场长这样儿
新圣安东市场建筑外表朴实无华,使用的了大面积的实心砖瓦材质,配以黑色金属,以区别于传统建筑。
设计师说:“城市公共建筑的设计关注点不同于普通居民楼,因此我们通过它的规模、入口、材质等来寻找独特性,与其他建筑区别开来。同时,还需要找到它与周围环境的连接点,找到社区的标志性色彩。最后我们使用经过处理的传统材料表达当代的美学,让商业体在街区市井中共融、不突兀,又有存在感,独树一帜。”
为了避免沦为“我们经常路过却不太想进去的历史建筑”,打破庄严沉闷的气场,引导它成为公众活跃场所,设计师给市场设计了高达6m的入口。
面向两条街道的交叉口,不拘谨不严肃;
一年四季开敞的大门像是在对街道上的每一个人说着“欢迎光临”。
顾客进入大厅后,在视觉上一揽全局,会被通透清晰的动线和琳琅满目的食品激发探索的欲望,既可以直接逛一层食品店,也可以进入负一层进入超市。超市顾客的流动不会干扰其他空间。
✦一层主力灵魂店:新品种、高品质、高价格
一层拥有12家传统食品店,中庭的6根立柱呈放射状展开,6家主力店面积均等,视觉统一,处于中庭核心位置,是上楼的必经之路,其他6家店环绕铺开。
市场营业时间为10:00-24:00,但一层店铺会提前两小时打烊,22:00之后的顾客在享受楼上餐厅和露台的时候,依然可以通过半透明滑动面板看到新鲜诱人的食材,商家用优质食品直接与顾客对话,好过自卖自夸。
✦二层餐厅与多功能属性空间:美食与文化实验室
通过电梯抵达二层,这里有10家餐饮店和1个多功能空间。厉害的是,你能在餐厅吃到一层食品店的新食材,比如食品店竟然卖蟋蟀(顾客一定会想“好吃吗?怎么吃?”),对于这种日常不多见的东西,你可以先去二层餐厅尝一尝。
一层食品货架与二层的餐厅菜单紧密咬合,食品店不断发掘新食材,餐厅不断挑战新菜单,吃货们不断尝试新物种,食材的引进者、制作者和品尝者互相影响,让顾客在层出不穷的新口味中不能自拔。
就餐区环绕着中庭,顾客点完单之后坐在环形通道上享用,视线开阔,可以看到一层传统食品摊位的鲜活动态。这种混合集成极大地丰富了空间功能,市场与顾客之间产生了奇妙的交互。
二层的多功能混合属性空间赋予了市场另一个特色,这里不定期举办美食、教育、艺术多个领域的活动,比如烹饪研讨会、画展、阅读分享会、音乐演奏、戏剧表演等等,圣安东市场如同一个提供特色美食与文化多样性的实验室:
顾客不仅能来市场填饱肚子,还能感受到文化因子;
活动由市场经营者与市政厅文化区合作组织,所有公民都可以提出文化活动建议或在此聚会;
促进了当代文化艺术的研究与传播,成为新兴艺术家分享信息、交流创作、活动承办的平台。
✦三层餐厅与露台:建筑与城市相连
通往三层的只有楼梯,砖瓦与黑色金属材质呼应了建筑外立面。这里是马德里唯一一家位于市场屋顶的户外餐厅,不仅有国际食谱、种类繁多的鸡尾酒,还有品酒会、火腿切割大师班等有趣的研讨会。
杭州运河邻里康桥农贸市场——智慧农贸
杭州运河新城康桥路以北、顾杨路以东、蒋扬路以南的康桥文卫体活动中心内。以智慧农贸市场,精品超市,特色小吃,便民服务等基础配套设施为一体的小型综合体项目。
一楼主要是水果炒货粮油卤味,二楼是蔬菜肉类水产海鲜,周围有便民缝纫店、钟表维修店、钥匙铺、黄金加工等便民服务商铺,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站、教育健身、社区食堂等配套服务内容。
裙楼两层,一楼内部天花板使用管道裸露状态,各摊位上方的通风口均用条形原木设计遮挡。
内部区域通过头顶吊灯颜色进行区分,蔬果区灯光为冷色,肉禽蛋区灯光为红色。地板为灰色,凸显商品色彩丰富。
此外,各家摊位的门牌也都使用显眼的标志灯,摊主身着统一颜色的外褂,让消费者更方便区分。
1、各家店铺统一配备智能电子称,电子显示器,商户信息,菜品信息,消费金额,电子付款二维码都将通过摊位上方显示器进行显示,支付后可以通过小票追溯菜源信息。
农贸市场还有自己的农贸App,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菜,确定送货地点,预约时间,直径3.5公里内都可以配送上门。同时,市场内每个摊位都将装上摄像头,保证外卖菜品质量。
康桥农贸市场特别设置了文化长廊,商户和顾客在经营或消费的闲暇之余,不仅能了解运河新城建设的历史变迁和运河文化,还能领略到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运河邻里康桥农贸市场也将承担起文化传播的任务,顾客在购物消费的同时,可以了解文化知识、城市历史等。
随着“新零售”时代的不断推进,消费者对于消费的初衷与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往的购物单一化模式,逐渐转换为购物空间体验化、购物时间碎片化、购物方式移动化、信息传播社交化等。而社区商业的特征,正好符合当下消费者的消费升级。
目前,社区商业作为城市活力的毛细血管网,正快速遍布至城市的各个角落。国内一线城市正在快速布局社区商业,并不断创新,未来,社区商业又将如何革新,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