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山 | 王选

其实,我们这些人,也何尝不是一只蚂蚱,即将绝迹在自己的故乡。

转山

文/王选

在西秦岭一带,叔,一般叫大,或者爸。叫叔洋气,但隔,不亲。

我三叔,兄弟排行老三,最小,我叫三爸。

我是跟三爸一起出门的。阳光盛大,倾盆而下,万物闪烁着透亮的光芒。午后的白杨,立在门口,风吹,它们露出长满白绒毛的手掌,呼啦啦拍打着。我们顶着隔年的旧草帽,穿过长长的寂寥的夏日巷道。

巷道里为什么没有人?

可以前夏日的巷道不是这般枯寂。男人们敞着衣襟,提着镰刀和磨刀石,挽着裤腿,女人们提着瓦罐,罐里有水。他们淌过阳光翻滚的河流,要下地割麦去了。孩子们皮肤黝黑,沾满汗渍,提着鞭杆,犹如一条条黑皮鱼,滑腻腻的,赶着大群的牲口,吆喝着,嚎叫着,要去一个叫沟里的地方放牧了。牲口们尥着蹄子,摔着铃铛,顺便扯一嘴路边的草,吓得散步的鸡鸭呱呱叫着,跑开了。

夏日午后的麦村,应该是喧闹的、是火热的、是迫不及待的。可现在不是这般了。

三爸扛着头,他要找一棵好的苗子,挖回来,当盆景。他是村里的拖拉机手,开着灿烂的东方红,曾经跑遍了西秦岭。他还种麦子、洋芋、玉米等。但后来,他不开拖拉机,也不种麦子了。他在城里,开过一段时间货车,到处跑。没几年,货车生意不行,他卖掉了。然后他又买了小车,开起了滴滴。有人预约,就去拉人。他在城里有房,一室一厅,很小。

他说是挖盆景,其实还是想看看麦村的田野,想看看曾经挥汗如雨如今却撂掉的土地,想看看时光到底在大地上掳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想看看一个人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大地最终会落得何种下场。三爸没有说这些,但我知道。其实,我也想看看,曾经夏日的田野,如今变成了哪般模样。虽然我的理由是去捉蚂蚱。

我们像游手好闲的人。在麦村的六月,麦黄时节,一个人游手好闲,是会被嫌弃的。但现在又能怎样呢?我们已经不再种地,我们没有麦子可以收割,我们没有牲口可以放牧,我们没有汗水可以滴落,我们只是从城里回来,到所谓老家,游一圈罢了。

出了村,我们沿着山路,蜿蜒而行。田野似乎还是旧模样。山,依旧是那些山。不曾增减,也并未换名。水,早已干枯在了多年前的一个黄昏,早已失去了名字和岸边的牛羊。田地,依旧一层层垒着,如同干焦的嘴皮,不曾开启,不曾言语,嘴皮上的胡子,长着,风吹,摇晃。群山依旧静默如谜,草木依旧墨绿如绸。零星的麦茬地,落着几颗漆黑的人。零星的洋芋,开着白花、紫花、粉花。零星的胡麻,开败了蓝盈盈的花,豌豆大的果实,暗怀惆然之心。还有零星的荞麦,零星的羊只,零星的蝗虫磨着油绿的翅膀。

但田野毕竟不是旧模样了。

曾经我们的田野,拥有盛大的庄稼。在夏日午后的烈阳中,淘洗骨骼,锻造果实。八百亩葵花,高举头颅,明黄的花瓣,在风中旋转。八百亩洋芋,开着喇叭状的花,齐刷刷吹着,整个天空都是淀粉的味道。八百亩玉米,穿着青布衫,簇拥着,一起诵经,一起把紫色的胡须捋直,一起把腰间的菜瓜抱紧。八百头牲口,豆子一般,洒满山坡,它们嘴皮勤快,肚腹滚圆,眼睛里装着整个碧蓝的天空。八百只蚂蚱,坐在蒿草上,抱着二胡,依依呀呀唱个不停,细长的触角指引着风的方向。八十个大人和八十双枯手,在麦穗间劳动,在拖拉机突突突的碾场声里起伏。八十个孩子和八十个瘦影子,在草丛里,打扑克,烧洋芋,唱歌,打架,睡觉,做一朵肥云的梦…….

但现在田野没有旧模样了。

草木澎湃,淹没头顶,席卷山岗和良田。流转出去的土地,长满连翘,它们瘦长的枝条,勾肩搭背,无所顾忌。庄稼不再成片的播种,牛羊和人群撤退,田野只剩下单调而疲惫的绿色,海浪一般,一波荡着一波。

我们在荒草里挑拣着细窄的路,行走着。这路,几年前还被践踏的寸草不生,尘土埋脚。我们依旧熟悉着沿路的每一寸地方,甚至超过了我们的身体。哪里有一棵大树,歪着脖子。哪里有一眼泉,眼皮耷拉。哪里有一堆塌下的土,挡着路口。哪里有传说中的飞鬼,在正午出没。我们都一清二楚。一切都是老朋友,都是旧相识。只是多年不来往,生疏了,淡忘了,被荒草遮蔽了。

我们来到一个叫坟掌的地方。这里曾埋着麦村大部分人的祖先。但年代久远。久远到了村里最老的人,也难以说清是谁家的坟。坟堆依旧,披着厚厚的草,土馒头一般,摆在山掌上,任由天地老去。

三爸提着头,寻找着一种叫地蓬的植物。它们贴地而生,叶片细碎,挖回去,修剪之后,是不错的盆景。

我满坡寻找着圆翎蚂蚱。但奇了怪了。田野只有长风呼啸,和稀稀拉拉的吊翎蚂蚱无趣轻浮的叫声。竟然没有圆翎蚂蚱叫了。我蹲在草丛里,屏息凝听,我怀疑我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但还是没有,真的没有。麦村长大的孩子,对圆翎蚂蚱的叫声,熟稔于心,甚至在某个迷茫的梦里,都会听到它们无休无止的清脆的叫声。

几年前,坟掌、沟里,到处是蚂蚱,分碧绿和褐绿两种颜色。麦子梢头泛黄时,就有了,它们翅膀柔软而透明,晒着太阳,呱呱叫着。割麦时,它们全部长大了,各个膘肥体壮。它们在草尖上、酸刺里、在麦茬地、在胡麻地、在崖畔、在沟边,在每一个地方,齐声歌唱。我们赶着牲口,一到这里,便被它们汹涌澎湃的声浪淹没了。我们把牲口赶到青草繁茂处,开始捉蚂蚱。一般的看不上,要捉最好的。最好的蚂蚱,叫声干脆,透亮,带有一层钢音,叫结束,依然有嗡嗡之声不绝于耳。我们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在千千万万只蚂蚱里,捉到了一两只称心的。虽然我们的脚背擦破了皮,脸上扎出了血,指肚被蚂蚱咬红了。但我们心满意足,想着晚上回去给蚂蚱吃什么晚餐。

现在为什么突然没有蚂蚱了?

有人说,是被野鸡吃光的。不可能,西秦岭一带虽然野物泛滥,但要被野鸡吃掉成千上万的蚂蚱,是不会的。有人说,是打农药毒死的。也不可能,沟里和坟掌一带,早已不种庄稼多年,谁会去打药?当我否认了这些说法后,我们都沉默了。我们难以解释这一现象。曾经蚂蚱遍地的地方,三五年之后,竟然绝迹了,甚至连红裙裙、磨腿子、夜蚂蚱这些蝗虫都绝迹了。简直不可思议。为什么呢?搞不懂。按理说,没有人的搅扰,蚂蚱更应该生息繁衍的强大才对,可它们从这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上,突然绝迹了。几年光景,田野究竟发生了什么?

蚂蚱都去了哪儿?我想起了恐龙,后背发凉。

其实,我们这些人,也何尝不是一只蚂蚱,即将绝迹在自己的故乡。

最后,很扫兴的捉了一只吊翎蚂蚱。就这吊翎的,整个坟掌,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只。

三爸还是没有找到一颗满意的盆景,提着头,站在风口。我知道,他的本意,并非要挖一颗盆景。大风吹掉了他的草帽,他没有捡起。一个放弃土地,谋求更好的生活的农民,面对曾经反复踏遍的田野,曾经耕种收获的田野,曾经流血流汗的田野,曾经爱恨交织的田野,面对此刻荒芜掉的田野,他会想些什么,他又能想些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们离开了土地,但并不快乐,我们依然在梦里一遍遍耕种着,一遍遍收获着,即便疲惫不堪,可心里踏实,没有压力。在城市,我们住楼房,狂超市,坐公交,背着一身债务,吃喝着不安全的食品,日子茫然无措,活着的意义,究竟何在?

我们沿着山坡一直上去。

山顶一带是禁牧区,是麦村野草最为茂盛的地方。这里不准放牲口。我们和牲口远远的,立在山脚,望着山顶的草,无奈而嫉妒,流着口水。小时候,我们总是缺少一块丰茂的草地,用来放牧。几乎所有能放牧的地方,都被大大小小的牲口,啃的光秃秃的。我们常常在落日袭来时,看着没有吃饱的牲口,满心发愁。直到多年以后,混在城里,看见长势旺盛的草坪,都想着,这里要是能放牛,该多好。我们偶尔也曾到山顶放过牲口,但总是偷偷摸摸,提心吊胆,生怕被护林员逮住。现在,村里早已没有护林员了,因为没有几个人放牲口了,即便放,村子周边,到处都是没膝的草,随便就能让牲口吃饱吃撑。

我们在山顶走着,风很大,把衣裳撩起,也把我们的惆怅撩起。山顶的草,绵软,厚实,开花的开花,结籽的结籽,枯萎的枯萎。杏子树和落叶松,终于高过了头顶,风把它们的绿头巾刮的呼啦啦响。山顶很高,眺目远望,墨点般的村子散漫的落在西秦岭的山川沟壑之间,它们都是麦村的兄妹,它们都有着和麦村一样的命运,它们甚至就是我的另一个麦村。

下山后,我们经过了我们的田地。

我家的和三爸家的,连着,上下两台,各一亩。地是红土,向阳,适合种麦子和洋芋,胡麻也可以。玉米和葵花不行。多少年过去了,我还记得这亩地的脾气,我还是从父亲那里秉承了一个农民对土地的认知,我还没有忘记这亩地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虽然,此刻我已背叛。

但我错了,这已不是我们家的地。它被流转了出去,现在被老板种上了根深蒂固的连翘。这十年,我们没有权利去耕种它,有合同在。我们每年从它身上获取几十元的补贴。

我想,如果这块地,能站起来,它一定会揪住我们的衣领,满含泪水,骂我们是负心的人。

我们该回了。除了满腔怅然,我们一无所获。

我们走过长长的被荒草淹没的田野,我们有着长长的被荒草淹没的寂寥。

本文原刊于《文学港》2019年11期

王选,1987年生,甘肃天水人。出版有《南城根:一个中国城中村的背影》《那些被光照亮的陌生人》。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散文》《小说选刊》《西部》《散文选刊》等。曾获人民文学新人奖、华语青年作家奖、林语堂文学奖、黄河文学奖等。

(0)

相关推荐

  • 李本深长篇小说《桃花尖》连载(50尾声)后来的故事

    50尾声.后来的故事 再后来的故事似乎可以一笔带过了. 村里值得说的事也不老少,先说何能能家,那年光洋芋就收了20来万斤,在院子里堆积如山,院门口一时车马拥塞,熙攘热闹.家里烟茶随时预备着,几个雇工的 ...

  • 朱良启丨六月麦子黄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在广阔肥 ...

  • 散文|欣赏问溪美文《放驴记》

    [主编直通车] 作者简介 ★问溪(笔名),原名刘维刚,70后,祖籍甘肃秦安,生于甘肃西和,中学教师,业余爱好诗文创作,写意人生. 放驴记 天,很蓝:山,也很绿:那条悠悠的"盐官河" ...

  • 【老行当】(二)削蹄子钉掌

    (二)削蹄子钉掌 之所以会写这个内容,完全是受网上一个给马铲蹄子的视频所影响.在我的印象中,也有且仅有一次看到过给骡子铲蹄子的经历.也许是小时候经历的苦难太多,我的脑子里经常会有一些被认为和我年龄不相 ...

  • 有什么理由来到田野深处的这小路边的树荫下静坐一个中午

    有什么理由来到田野深处的这小路边的树荫下静坐一个中午 有什么机缘在麦田之上遥望西山与西山前的里双店教堂尖顶,和 教堂尖顶所俯瞰着的静谧的大地 还有 大地上摇曳的麦芒和柳梢 终于走到陈家疃的一个拐弯折回 ...

  • 忆当年:为了那一料收成

    忆当年:为了那一料收成 文/任军平 夏收刚忙罢,麦子晒干筛净,入了仓.老家人就着手准备下一料种麦子的耕地. 先耽搁一晌功夫,离村子最近的地块,抢种上给种麦时喂耕牛的和草(玉米种稠一些,为了长青杆叶,当 ...

  • 《新京都文艺》作者:孟生旺《铁汉二计》(散文)总695期⑦2021年45期⑦

    铁汉二计 (散文) 作者:孟生旺 一代一代的黄土山乡农人,在这片厚重的鹅黄色的土地上从生到死的过程,极像一抹流逝的云霞,即使消逝了,也能长久地映在活着的他们每一个后裔的心间,永垂不朽.几千年来,蛰居在 ...

  • ​短篇小说 || 王选信:师 父

    师   父 王选信 0 1 H在办公室焦急地踱步. 自从接到C的邀请函,H心里就像开了锅.去还是不去,不去吧,C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又是人本课程的同学.过去自己支持过她的改变,她也发心帮助更多人的成长 ...

  • 王选:他本身就是一面旗帜

    王选人物素描 郭红松绘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我会和九三学社的同人们一起,继续探索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方向,探索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路,为民主党派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 ...

  • 王选:告别铅与火

    他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王守其是南洋大学的高材生,有着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在沦陷区的日子里,父亲强烈的爱国情结,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潜移默化中把一颗爱国心深植入他幼小 ...

  • 麦村人物三题(王选)

    王选 彩凤开花在三月里 人们不知道牛娃去了哪里.人们偶尔想起牛皮灯影子戏时,就想起了牛娃. 牛娃,应该是有大名的,可村里人都这么叫,也就无所谓了. 牛娃,以前是个胖子,肥墩墩的,跟一个装满玉米的麻布口 ...

  • 王选 ‖ 寄养桃花的人--窦小四新作《致清水河》序

    寄养桃花的人 --窦小四诗集<致清水河>序  文/王选 我之前并不知道窦小四写诗.我印象中,她写散文.散文写得好. 某一天,她说准备出本诗集,邀我写序.我先是一愣,心想,你也写诗,没发现啊 ...

  • 王选和他的《堡子:土夯的骨肉》‖ 窦小四

    王选和他的<堡子:土夯的骨肉> 文/窦小四 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和林斤澜,和一帮文学青年谈起小说,涉及小说结构,汪曾祺答曰:"结构的原则:随便."林斤澜听了一惊,心 ...

  • 访谈 | 王选:用文字在泥瓦盆里发面的人

    王选:用文字在泥瓦盆里发面的人 向度访谈 王选,甘肃天水人,1987年,是国内新一代青年作家中的代表,出版有<南城根:一个中国城中村的背影><那些被光照亮的陌生人>,大量作品刊 ...

  • 「年度小说推荐」王选信|八婆

    作者简介 王选信,长安作协会员,陕西散文协会会员.2011年开始学习写作,至今已在<西安日报><三秦都市报><陕西工人报><陕西青年><碑林文艺& ...

  • 「美文选粹」王选信|荠荠菜

    作者简介 王选信,长安作协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 荠荠菜 尽管连续数天陕西没有新增新冠肺炎患者,可疫情依然严峻.单位有急事,女儿还是驾车上班去了. 下午进得家门,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