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原!可能会引发一场行业变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年轻人的床头,从来就没空过。
60年代,年轻人卧室墙上一般都挂着保尔柯察金、雷锋叔叔
70年代,挂邓丽君
90年代,德华、学友、迈克杰克逊、小虎队、古惑仔、BEYOND、日本功夫片,还有哥哥...
00年代,F4、杰伦
到了现在,那些年轻人大概可能更喜欢蔡徐坤、易烊千玺、肖战。而我,老了。
不同时代,大家的需求和审美,是不一样的。
前段时间我天天看开发商年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规律。
那就是品牌开发商其实就跟明星一样,有着截然不同的形象气质、发展侧重。
在保障开发质量、有能力打造出商业、学校等配套,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品质等基本动作之外,开发商的“价值观”“审美能力”会决定他的气质。
开发商的气质,很大程度上又会影响其业主的气质。
因此,当选房不仅仅只是为了解决床位问题是,选房的关键,第一步,实际上就是选开发商。
每家大型开发商的气质会非常鲜明。
比如绿城
他善于在高端住宅上发力。
绿城创始人宋卫平,被人称为地产界的“乔布斯”“豪宅教父”。
比如重庆人熟悉的龙湖
他在房地产界有一个别名,叫“龙湖园林景观开发有限公司”,因为他的“园林景观”非常突出。
又比如万达
他很久不开发住宅了,但其实一直以来,他的气场,也不在住宅,而是商业。
就像我说“万达”,你会下意识回答“广场”。
还比如东原
重庆起家的东原,重庆人很熟悉。他能建商业中心;无论高层,还是洋房、别墅、豪宅,在重庆口碑都很不错;物业服务也相当不错。
但是,他最特别的地方,在全国达到了领先水平的,其实是“社群运营”。
东原的社群运营大概发展了8年,如今在国内已经有相当的知名度,很多开发商去观摩学习。
这其实是重庆人又一件值得引以为傲的事。
你会发现,每一家品牌开发商的发展现状,一是因为其战略布局,更多的,则是企业的价值观。
在改善时代,我们发现,除了房子品质、配套、物业服务之外,不同开发商的差异化“小个性”,往往会深度影响大家的居住生活理念和状态。
尤其像“社群”,可能你会感到陌生,因为他更多的已经凌驾于物理层面,而上升至居住的精神需求层面了。
社群到底是什么?
文绉绉一点说,会是:
社群,是一个有相互关系的网络,是人与人连接的工具,也是打造人与人关系的媒介。
翻译成大白话:
他就是一个“群”,这个群里的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如买房、爱好长跑、爱好画画或读书等等。
同时,他们有一致的“群体意识”。
我在北方长大,小的时候,春天,邻居们会自发组织,带几张大大的床单,去采桑葚...
大人爬上树去摇树枝,床单在树下撑开接;小孩们,则趁机站在树下双手接了往嘴里送。这大概也叫春游。
采桑葚的邻居,就是一个以住房为载体的小社群。大家的共同爱好--春游踏青摇树枝。
随着现代商品房社区邻里陌生化,以及大家生活节奏紧张,小时候的情景,早已不复存在。
在以住房为平台载体的层面,在很多时候,邻居之间,压根就不认识,没说过话。
一来,出于陌生人的自我防范意识;二来,缺召集组织者,缺少包括场地、费用、活动规划等运营机制。
你希望房子只是钢筋水泥?还是一个温暖的家?
当然是后者。
这大概就是居住层面上,“社群”的意义所在。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东原的社区,总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比如2月份,我看到一个视频,东原业主里的K歌爱好群体,居然一起录了《不见面》演唱合辑!为武汉加油。
真神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记得2017年东原特意打造了国内首个社区实体社群运营空间—「原·聚场」,就在东原D7。
这类空间,作为定制型的空间,他能解决社群的运营、组织、活动场地等实质性问题。
(昆明金马中心街道政府原·聚场)
当社区有这样的空间,如果又有人组织,你愿意让你的小孩去听古筝,去交朋友吗?
(原·聚场活动)
还有像这样的社群系列活动。
其实我也希望有一些活动,能帮我告别手机依赖症...
东原的社群空间,我理解为更像是一个“公共客厅”。
在这里,可能会有社交、艺术、运动、琴棋书画、儿童活动、看书读报、长者时光等等空间场景;
在这里,会经常举办一些活动,比如小朋友朗诵、绘画分享、烹饪大赛、剧场活动......
以此为聚点,又能组织更多的活动,比如出去徒步、长跑、踢球、春游...
截止到2019年,「原·聚场」已经在重庆、武汉、苏州、昆明等城市拥有了16个不同主题的城市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按照相关报道,2019年东原的「原·聚场」已拥有62个社群小组,23个完整社群,组织社群活动550多场。
就像重庆有一个原·聚场的典型社区,嘉阅滨江,去年举办了24场活动!
成功的社群,能让大家放下手机,走到室外,去参与。
在参与中,放下冷漠,获得彼此的友好、信任。在“少子化”时代,「近邻」未来一定会是“刚性需求”。
在参与中,你能找到更多有相似兴趣、爱好、体育运动的朋友,和工作恰好形成了一张一弛的放松。
和商业交通配套、住房品质、物业服务等居住要素相比,我认为社群是十分必要的价值要素。
刚需时代,我们只需要一套能遮风挡雨的钢筋水泥就满足了;
改善时代,我们想房子品质更好、物业服务更好、配套更棒;
那么未来呢?
圈层属性、社区认同感、更安全、更熟识、更健康,应该是可以预见的价值要素。
好好品一品吧。
就比如,一个优质社群,它可以营造多样化的生活和良好的邻里氛围,增加业主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如此一来,业主会变得惜售,房子,自然更值钱了!
还比如,有了社群这个纽带,邻里会变得彼此熟识,相互信任,而邻里关系实际上就是资源。
比如一个社群里人本身会有不同的社会角色,例如可能会有律师、老师、企业家、公务员等等。社群--圈层--社会资本,不就是这样来的么?
我估摸着,东原社群背后的意义,至少包括这些。
往小点说,买房的本质,是找邻居。
在社群里,喝茶、摄影、足球、自驾、长跑,随时可以组织。
那么,优质社群就能帮你找价值观偏差不大、爱好兴趣相投、相处合拍的邻居。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往大点说,无论何时,人,才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资产,是所有可能性的来源,一个人,始终有极限,而群体智慧,就必然靠链接,社群,是有效链接的一种。
链接-参与-贡献-共赢,是社群的价值所在,环境更融洽,生活更快乐,这就是你选择的生活方式。
优质的社群,会成为改善时代的一项硬标准。成为决定房屋价值的重要要素。
从东原打造的社群来看,我似乎看到了“大院生活”那种浓厚的邻里氛围,同时,又有“鸡犬之声相闻”邻里间守望相助的生活方式。
在4月12日,东原有一场「2020东原社群产品&嘉阅滨江新品发布会」。
关于社群他会如何进一步演变?
是否又有让人耳目一新的理念?
会给我们什么新的启发?
我是十分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