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分一时爽,施工火葬场...

这是狗哥的第703条推文。

1

把一个项目拆成两个标段,分别找两家总包单位进行施工。

好处是把一张大饼摊薄,每家都投入一点有限的人材机资源,加起来总归会比只有一家单位时要多。

还有就是两家单位之间会比拼,也可以互通有无,一些现场的做法一家搞不定或者不懂就去另一个标段看看学习下。甲方也可以忽悠着说明明一样的活,人家做得比你好,虽然实际上做得都一样一比吊糟。

坏处也有很多。

我们这儿的两家总包都是一个地区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眉来眼去之后一合计就决定一起坑甲方爸爸。

屋面加盖个临时雨棚,一家说20万,另一家说30万,一场监理例会上聊起雨棚这事,20万的总包觉得自己报少了,说是没考虑高空作业,要修改报价,29万。好说歹说算量砍价对量砍到了18万,结果施工的时候一看卧槽两边是同一家雨棚劳务在做,估摸着总包给了那家劳务10万。

这些倒是小事,毕竟最后的18万是实打实有数据支撑的核算数据,都可以认。

还是监理例会,我发现监理例会真是村里的水井广场,经常会炸出刺激的幺蛾子。

一家总包说,你们洋房栏杆原来给我们做的,现在不给我们做,高层的栏杆又一直要我们做,那我们之前的报价少了,要求重新报价。

另一家总包的负责人的表情从迷茫到疑惑再到顿悟,也马上跟上,对,我们也报少了,要么干脆全部别给我们做算了,这么点栏杆做做也麻烦。

这种难题几乎每次监理例会都会抛出来。以前一家单位无非搞定一家就好,现在都得说服两家,好不容易说服一家了可能晚上他俩一起吃个夜宵又商量出了什么新鬼点子,那家单位又翻脸不认人...毕竟是干工程的,怎么可以这么讲道理呢?

2

两家总包增加了我们的管理难度,也容易导致小区分化。

就比如栏杆,两家总包分别要找自己下面的栏杆劳务去做,铁艺样式、埋件类型、分隔模样难免会有偏差。

还有石材,最近总包在石材送样,前前后后送了十几版,要么样式颜色不行,好不容易看上一块了发现另外一家单位送过来的石材和这有点差距...最后挑了几块一比对发现就和森林里没有一样的叶子一样天底下也没有一样的石材。作为央企甲方,这种时候又不好意思去找其中一家总包说,唉,你们就用另一家总包的石材供应商算了...人家一句人家的贵。鬼晓得究竟是不是人家的贵。
可能就是人家石材单位已经把项目经理或者总包高层买通,去了好几次摸摸唱,实在不好意思再把人家踢出去呢?
要解决这类问题也有办法,把石材单独拎出来做甲指分包呗,那两边就一样了。
甲指分包更操蛋,我就觉得不如直接给总包。什么进场、配合措施费、材料堆场、水电协调等等,都得甲方去出面。看着一个个五六十岁、头发都泛白的项目经理们穿着解放鞋,来到办公室和你说,狗总啊,总包材料不让我们进啊,说里面要做防水没地方放,可是我们的材料已经到门口了,怎么办啊。真不知道自己上辈子是做了什么孽有这么一群爷爷。
最近因为防疫的事情更加狗。对于那些没有和总包谈拢措施费的单位,现在有正当理由拒绝人家进场了,什么人员里有湖北的,什么防疫方案和资料没报,什么口罩没有准备充分等等。以前是没有太好的正当理由拒绝,现在是可以名正言顺地拒绝,想着一笔又一笔的配合费哗啦啦地打到项目的私账,我估计那些领导睡觉都要笑出声来。

3

和同事聊的时候就说了,像我们这种把门窗、外墙、防火门、雨棚巴拉巴拉一些零星的单位都拆分出来单独招标的做法就是大总包思维。好多总包不就是这样的嘛,从甲方那接来一个活,然后开始找对应的建主体的劳务、做防火门的劳务、做外墙的劳务等等,甲方爸爸只要管理总包,总包自己配好对应的管理人员对各个分包劳务进行管理,这不就把矛盾转移了?
现在各种分包都要我们自己来管,总包倒是闲得蛋疼了,没事干就得找点事情干干,这不然就得被公司优化了。所以他们整天就和折磨小老鼠一样折磨分包单位,其实也不能叫折腾,偷吃粮食啃坏衣物的小老鼠也有它可恨之处,总包那只能叫严格落实常态化和精细化管理。

只是这一精细化就会耽误进度,一耽误进度甲方工程师就得挨板子,苦的最后还是那些现场一线的工程们。

拆分一时爽,施工火葬场。

诚然从合约上分析,把项目区分成很多标段有它的优势和好处,这题一建二建常考,但对于现场工程师来说,真不大想再搞疯狂拆分的项目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