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节气养生不可少!做好这三件事,这个冬天不生病!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很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大雪是相对小雪节气而言,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更大,而不是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民间也有许多关于大雪的谚语:
“大雪不冻倒春寒,大雪不寒明年旱”,形容大雪不冷的后果;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这是说明大雪无雪的后果;
“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的是如果大雪覆盖大地,融雪会给土壤增加水分含量,有一定肥田的作用。
大雪是寒季,要做好内在阳气的保养和封藏工作,尽量减少消耗。不熬夜,不做剧烈运动,不大喜大悲,使精神内守,这样才能安稳。
做好这三件事,冬天不生病
1
顺以天时,静以养阳
《遵生八笺》曰:“仲冬之月,寒气方胜,勿伤冰冻,勿以炎火炙腹背,毋发蛰藏,顺天之道……君子当静养以顺阳生。”
起居调养宜早睡晚起,并要收敛神气。出门注意防风防寒,不要着凉,也不能过度取暖,腹部背部不宜艾灸,以免阳气耗散。静养是一种平淡恬静,却充满生命力的状态,如同掩埋在大雪下的种子和根须。
2
宜增苦绝咸,静摄以迎初阳
大雪是进补的上好机会,但不可太过或乱补,尤其今年终之气是阳明燥金在泉,是个燥冬,用性味温润的补品为好,以助阳气生发。如果平时就是阴虚、湿热、痰湿体质,这个冬天可能会不大好过了,稍补就容易生“内火”:皮肤干燥、口腔溃疡、便秘……
还好,白萝卜可「消食祛痰癖」。好东西吃得多,吃下去用不完就上火生痰了,萝卜这时候就要用上。生吃清热化痰,熟食益脾顺气。特别是吃多了补品上火时,一杯白萝卜汁效果是最好的。
3
天寒补肾
既然今年是燥冬,补肾首选当然是黑芝麻了。黑色补肾大家都知道,但是还有锦上添花的一笔。在黑芝麻里稍加一些盐,就能「引药入经」,将黑芝麻的补益作用直接引到肾经,比单吃黑芝麻糊的强太多了。
黑芝麻盐做法超简单:把芝麻炒一炒,炒干后用料理机打碎,混入少量盐,搅拌均匀就可以了。平时撒在米饭或者面包上,又好吃又补肾。黑芝麻对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的人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总之,“大雪”时节只有做好了养“藏”,肾精才能得到切实的充养。这就是冬季的“养藏之道”,违背了这一规律,足少阴肾经的精气得不到闭藏,肾中命门之火外泄,使肾水沉寒,不能滋生肝木,到了来年春天就容易气血厥逆,肝气的生发不足,又容易滋生一系列的疾病。
大雪节气养生
《黄帝内经》:“冬三月,此谓闭藏。”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也道出了冬天进补的重要性。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不少人片面的认为,进补就是多吃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其实不是,进补是要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适温寒等综合调养,以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
1
食补得当,一年不受寒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大雪是“进补”的最佳时节,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但不可太过或乱补,否则会影响健康。
不要一味地补充所谓的有营养的食物,而要根据地域、天气选择不同的食物。江南不太冷的地方适合用鸭、鱼温补;北方气候寒冷,可用羊肉补充身体元气,增加御寒能力;如果天气持续干燥,在滋补时宜增加冰糖、百合等甘润的食物,以起到“灭火器”的作用,防止身体上火。
同时,还可以吃些核桃、黑芝麻、橘子等食品,也能补充机体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
现代人,都会重视温补,知道冬季要进食一些温热性的食物来增加自己身体的能量。但有这么一类人,温补要谨慎,他们就是——阴虚体质的人群。这些人常会有这样的表现:五心(双手心、双脚心和胸心)烦热、面红、口腔咽喉干燥、干咳、口唇皲裂、夜间盗汗、皮肤干燥、毛发干枯。
所以在食物的选择上,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芝麻、蜂蜜、百合、莲子、淮山、银耳、萝卜、白菜、茄子、莲藕、马蹄、菱角、香蕉、雪梨、甘蔗等柔软甘润的食物就比较适合;而应忌食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燥热食品,以免化热伤阴。
2
养阴第一要务,喝水
有没有这种情况?一到冬天,就爱窝着、坐着,能不动弹就不动弹,甚至连喝水、上厕所这种正常生理活动都能免就免了。其实,这种做法不科学,尤其是不喝水。
冬日里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才能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大雪时节是一年中阴气较盛的季节,而借助好天时,对人体内阴阳平衡很有帮助。这有一个很简单很便宜的方法——喝水!
中医认为,水是阴中至阴,隆冬之际多喝水可养阴。不过,喝水也有讲究。
1、不要一次喝过多的水,200毫升左右就可以。
2、保证一天的饮水量最好能在1800毫升以上,其他的饮食中来补就行。
3运动过后不要喝凉水,不然外寒+内寒,胃受不了。
3
脚部保暖很重要
进入大雪节气,天气越来越冷,寒风萧萧、雪花飘飘,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出现大幅降温降雪天气。人体的头、胸、脚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而且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极易使人体抗病能力下降。因此数九寒天时,脚部保暖尤其应该加强。
4
起居注意防寒
大雪节气,由于冬季日短夜长,起居要注意早睡晚起,不要熬夜,不要过早起床晨练,做到“必待日光”。
此外,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应注意常开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这个季节老年人易摔伤、骨折,从预防的角度看,应在雪天减少户外活动。
5
运动练形体,动升阳
练形体,动升阳,以适应阴强阳弱。晴日,选择散步、慢跑、快步走、太极等活动,多接触自然以锻炼抵抗能力。在室内练瑜伽、跳绳、爬楼梯、有氧操等运动,动静结合,有助补肺气,肺功能佳就能补到心、脾和胃气,一举数得。
6
情绪负日之暄,静摄为最
《月令》:「君子斋戒慎处,必检身心。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坤复之月宜静摄为最。」晚上早点睡觉,减少各种欲望;每天中午饭后靠窗边,背向暖暖的阳光,安静的坐上一会儿,这叫「负日之暄」。
白居易《负冬日》诗云:「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7
饮茶藏暖,保持口气清新
冬季人体进补讲究“藏”,用一杯热茶,锁住身体温度。老白茶温养身心,宜煮宜泡,不仅保暖还具有极高的保健价值;普洱姜茶祛寒,姜与茶完美融合,既有普洱柔滑的口感滋润咽喉,又带着姜的辛辣疏通鼻塞。
冬季时节人们不常运动,肠胃运化不畅,很容易产生口臭。建议茶叶与低糖的口香糖一同咀嚼,每天两到三次,不仅有助于口腔清洁,也能尽快清除口臭。若是只咀嚼茶叶的话,茶叶苦涩的味道会让人感到极不舒服。
总之,冬季养生一个字,”藏“!不只是皮肤不要露在外面,行为上也要谨慎有节,尽量维持原状,不要做出过大的改变,精神上要收敛自己的心神,不使情志受到刺激。
大雪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
在《遵生八签》上讲十一月的修养法:”仲冬之月,寒气方盛,勿伤冰冻,勿以炎火炙腹背,毋发蛰藏,顺天之道。……君子当静养以顺阳生。
十一月,寒气开始隆盛,起居不要受寒受冻。不要用热火烤腹部及背部,这样会强行引出蛰伏在人体深处的阳气,要顺应自然之道。有才德及修养的人会静养来顺从阳气的慢慢升发。
1
去寒就温,早卧晚起
《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大雪”时节,气温渐降,早晚温差悬殊,大风大雪天逐渐增多。此时需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衣服,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机体的阳气免受侵夺。
晚间9点到11点,是三焦经当令之时,相当于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工作的时间,是为人体提供最初的热量、能量、动力的各种腺体工作之时,因此建议尽量早睡,使机体可以蓄积更多的能量。
夜卧时要多加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可以避免许多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的发生。老年人尤须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2
寒邪伤人,保暖为首
《伤寒杂病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则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病者,以其最盛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
大雪节气后,天气严寒,人们容易感受寒邪,尤其需要注意保暖防寒,特别是老年人以及阳虚体质之人。所以,从大雪节气起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以及诸多寒凉病症的发生。
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所以要特别注意足部的保暖。除了穿袜、棉鞋等防寒保暖外,尚可每日用中药煮水沐足,如家常用的花椒、生姜、艾叶,取适量沐足能起到很好的护脚作用,且人体脚底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沐足可以刺激相应的穴位从而起到保健养生的功效。
3
滋补温肾,以黑为宜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养阴是说养生要顺应秋冬的自然规律,顺应阳气的潜藏为主,饮食方面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适当进食温补类食物,以补肾滋补类为主。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宜多吃黑食,因黑色食品可补养肾气,以抗严寒。
黑色食品主要有黑米、黑大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黑菇、黑桑葚、海带、海参、紫菜、乌骨鸡、乌贼鱼等。营养学家指出,食品的颜色与其营养关系极为密切。
大雪节气养生必备小常识
1
养勿过偏  
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
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
2
泡脚按摩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3
要多喝水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4
保持精神良好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5
通风健脑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大雪节气要吃“三大”
1
皮肤干,大白菜护肤养颜
大雪节气期间空气特别干燥,冷冷的寒风让不少读者朋友的皮肤开始出现干燥的情况,不少上班族到了单位之后,又关在开着暖气的空调间里,皮肤的水分也相应地流失得更快。
冬季吃大白菜还有护肤养颜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大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效果。大白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不但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又刺激肠胃蠕动,促进大便排泄,帮助消化的功能。
2
嫌阳光弱,大红萝卜缨补钙
大雪节气的到来,标志着秋冬季节交替正式开始,这是时节阳光微弱,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生理功能和食欲均会发生变化。所以,要适当调整日常的饮食,保证身体充足的钙源,让冬天过得暖洋洋。
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被誉为人体的生命金属。冬季日照的时间减短,会影响维生素D的形成,天冷人体尿量增加,无机盐随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人体往往容易缺乏钾、钙、钠、铁等元素,因此,应该及时予以补钙。
3
阳气藏,来根大葱能“通阳”
中医养生学认为,大雪节气前后,天气寒冷,阳气潜藏,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入侵就容易生病。因此冬季应该注重对阳气的护养。
大雪节气前后是风寒感冒的高发阶段,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是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流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虽然病因是感染了风寒之邪,但是人体抵抗力下降即中医常说的正气不足,阳气被压制,难以抗衡阴寒之邪是内因。所以,天气寒冷的时候适当吃些益气通阳的食物,有助于预防风寒感冒。
大雪艾灸养生
艾灸疗法是根据二十四节气而灸,最好在节气当天或前后三天内进行艾灸。
具体灸法:全身灸,每天坚持一次,每次90-120分钟,一个节气为一个疗程。艾灸时应让艾条靠近皮肤,缓慢沿穴位上下移动,以局部皮肤发热,不烧伤皮肤为度。
取穴:督脉:大椎、至阳、肾俞、心俞;任脉;涌泉、关元、神阙、膻中。
此时艾灸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灸后记得别喝凉水,勿食生冷,注意保暖哦!
大雪节气灸时间:12月6-8日,共3天
灸疗宜:肺、脾、肾三脏同补,适当延长灸疗时间,同时配合食补,增强补益效果。
大雪艾灸取穴:志室穴、中脘穴、梁门穴、内关穴。
1
志室穴
功效:补肾壮腰、益精填髓
定位:志室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2、第3腰动、静脉背侧支。
2
中脘穴
功效:和胃健脾
定位: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处。取穴时,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3
梁门穴
功效:调中气,和肠胃,化积滞
定位:梁门穴位于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3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4
内关穴
功效:养心安神,理气宁心
定位:内关穴位于手臂内侧,腕关节横纹中央上2寸处,左右臂各有一穴。
此外也可以艾灸穴位:大椎、至阳、肾俞、心俞、涌泉、关元、神阙、膻中。
能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现象得到改善。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收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