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决战》悟经营之道,说员工不行的管理者不是傻而是“坏”

《大决战》的播出,用写实的手法,大量详实地展示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这个过程,起步就非常高潮。

首先是重庆谈判,教员赴汤蹈火,为了民族大义在所不辞。大家如果对那段历史不是很全面了解的话,就不能理解当时的左右为难与艰险状况。

教员不但去了,而且还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只可惜没有最后达成,因为蒋先生的顽固己见,私欲熏心。当然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当时如日中天的蒋先生有这个本钱,但浩浩汤汤的历史发展趋势,却不被他掌握,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决战后,失败的根本原因。

那从胜败的双方来看,这一段历史对于现在的现代化企业来说,有什么启示作用?对于在市场竞争中的现代企业又有什么启发呢?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三个方面话题,尤其是第三点:

一是以教员为代表的为什么会取得胜利?二是以蒋先生为代表的为什么呢失败?

三是为什么说员工不行的管理者应淘汰?

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笔者认为大家都太熟悉了,简单来说就是首先政策对头,其次是措施到位,最后是执行到位。

如果放在企业里,那就是领导者的战略定位清晰精准,管理者的战术得当,执行者的行为到位。

反之,蒋先生之所以失败,肯定是政策不对头,措施一错再错,最后执行的人,不是蛇鼠一窝就是同流合污。

其实在笔者看来,志同道合太重要了,为什么?这里面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是没有志同道合,就形成不了统一意志和主义,没了这个前提,大家的思想信仰鱼龙混杂,怎么能形成合力?怎么能达成共识?怎么能共同影响?怎么能建立坚定领导力?

二是没有志同道合,就形成不了一个坚强领导班子和管理团队。就拿蒋先生这边来说,正是因为没有志同道合,整个队伍里什么人都有,什么思想都有,在那样的状况下,始终没有一个固定的领导班子和管理团队,尤其是在高层,中层和基层基本上在进进出出,加上没有志同道合这一标准,近亲繁殖非常严重,思想和团队智商也是一个硬伤。

三是没有志同道合,还蛇鼠一窝鱼龙混杂,就算是有一个好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经常走歪了,最后甚至完全变了样变了味。特别是在农村和县镇区域,从来都没有什么好政策,基本上都是权贵垄断,老百姓苦不堪言,为什么《大决战》中我们说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的小推车推出来的,就是因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的政策与执行赢得了老百姓的心。

还有一点在笔者看来,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大浪淘沙的政策,从不主动开除人,始终坚持批评教育,除非你违反法律和制度规定,十恶不赦。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中,近些年我们流行末尾淘汰制度,流行996制度,流行把培养员工的责任转包第三方,甚至还流行员工派遣。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那个可口可乐的故事,可口可乐的老板在一次演讲中说,就算天灾人祸把公司的厂房和设备都毁了,但只有公司那张配方和公司员工还在,可口可乐一样可以持续强大。

这不就是我们的老话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还在,有些事和困难根本就不是问题。

在《大决战》中有三个细节:

一是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会做工作,我们始终介绍自己信仰与政策,这个不单对老百姓,也对外围人士,尤其是知识分子,还对国外,比如透过记者斯诺对外宣扬我们的政策。

二是耐心解释我们的战略和政策,让上下心思统一,这点其实是对内部而言的,我们这边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大家的文化知识水平不同,有的留过洋,有的就念了几年私塾而已,有些字都认不全,因此要达到团队统一和整齐划一,教员付出了很多心血,一边写文章,一边搞培训,亲自上阵,一边出报纸和刊物,一边用文艺方式介绍我们的政策……总之只要能达成目标,有效的方式方法都用上。

三是对于老百姓和新战士,牢牢抓住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耐心细心做好每一项工作,让他们看得懂,听得明白,理解透。大家可能不清楚这里面的难度,那时候我们的基层人员99%都是文盲,就这一点就头大了,更让人奔溃的是当时还没有一种通用话语(那时候没普通话),大家说的都是老家土话和方言。但就是这样,我们依然坚持进行教育工作,精心准备,耐心执行,大幅度提高了队伍的认识水平。

也就是这样一群土包子,一群不被当时蒋先生那边认可的劳苦大众,硬生生打垮了拥有美式装备和头脑的一帮人,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在《大决战》中,我们这边从来不会去挑选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只要你认同我们,愿意跟我们一起工作,我们就欢迎,除非你存在疾病或身体存在缺陷。

而现在所有的企业在录用员工的时候,都会采取招聘方式,过三关斩五把所谓优秀的人录入团队中,特别是在私营企业里,挑选员工非常用心,可在员工培训方面却舍不得花心思或花钱,基本上都是拿来主义,用完就更不上心了。就算是有点规模或实力的企业,管理班子也基本上不会花心思去培养人,大部分培训工作也基本上是透过与第三方合作而完成,这既费时费力,更费钱。

优秀的个人,基本上都是能自学或者是善于学习的,他们需要的是关心与支持,扶上马送一程罢了。现实工作中,有一些管理者不善于培养下属,这也就罢了,但有些人从私利出发拒绝培养下属,甚至还隔三差五给下属穿“小鞋”,不是今天这个离职,就是明天那个走人,甚至闹得非常不愉快。

大家可以去观察一下,凡是部门工作一般,部门人员又不稳定,一般都是管理者存在问题;要么就是管理者非常强势,能力很强,但部门或团队人员能力水平一般,TA一走不但团队散了,甚至公司都垮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