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寻根】寻找兰溪龙门范氏发源地
寻找兰溪龙门范氏发源地
兰溪黄店镇山区坞口行政村龙门自然村是宋代名丞范仲淹的一支后裔。确切地说是姑苏范氏正路公迁兰的始居地,现已繁衍出几十代子孙,名人辈出。每年的三月初十,后裔们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汇集到龙门来此祭拜他们的祖先,瞻仰他们的祖先陵园,寻访共同的龙门范氏发源地。
2021年7月23日早晨,我们5点钟就起了床,我和黄飞军两人一同来到了黄店镇余粮山行政村坞口村。
龙门村已经下山脱贫,村中已经无人居住,房屋也已经变成了废墟。
这天天下着毛毛细雨。我们带着伞,路上都是露水,并且都是布满荆棘和蒙草,一不小心就会被荆棘和蒙草割出血来。
我们俩一边拍摄,做着抖音;一边艰难地行进着,不小心就会滑到。 我在回头的路上就滑到两次,差一点就跌入深潭,十分惊险。
坞口到龙门村有三里多地,我们一同沿着蜿蜒的山垅,穿越过一段崎岖不平而又磨的溜光的石阶,看到了起伏连绵的山峦郁郁葱葱的灌木丛林,就来到龙门村的故地。龙门村就嵌镶在半山腰中,以前,我到龙门村,村里房屋大多为泥坯墙,木结构粉墙黑瓦,房以木楼为主依山势而建。村子很小总共只有三十九口人,(男19人,女20人),为主有范庆生、范汝法、范寿开、范德明、范梅松、范月忠等六户。
现在的龙门村只留下一个只供采摘茶叶时的休息用的茅铺屋,还留下一座范氏宗祠。范氏宗祠是三大间泥坯矮房,是村人用来祭祖活动的地方。
龙门村与毗邻的建德西坞村、蟠山村、沙溪村(现叫范山头村)同为一脉,共同几次续做过家谱。西坞的家谱现在保管的较为完整。里范、芷芳岗、洞源、范宅、毛堰、社溪、里仁范等支后裔众多遍布各地。所以龙门范氏有三十六厅堂之说。龙门祖传下来的山地田产很多,十几里之外都有龙门范家的田产。原先总祠堂在山梁一侧,有三间三进俩天井,高高的门槛,宽敞的门厅,大门面向东南气势非同一般。从现祠堂门旁散落的几件硕大石雕及房梁结构来看,曾经一定是大户人家,历史的沧桑已经合上了显赫的一页。
我们刚找到范氏宗祠,就下起了大雨。
现存的叫“弼租祠堂”,匾额悬挂正中房梁上,堂中柱联历历在目:
“虎丘大学留芳远,龙门宰相在忠贤。”
“忠贤留芳功列青史,华嵩品格江海文章。”
“出将入相文武兼备,多智重德千古名扬。”
“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北宋贤臣位归仙佛昆仲镕钟左右臣相陪伴君王参政朝纲挺秀兰江世禄无双;
姑苏分支越兰弼祖正路太公游学龙门入赘鲍氏发繁衍盛建兰二邑卅六厅门。”
据《龙门范氏宗谱》记载:龙门范氏者,吾兰之望族,姑苏之遗裔也。姑苏自文正(范仲淹)、忠宣父子相继为宋贤相,钱忠辅称其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范仲淹父子为相,范氏之流泽远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届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已成为千古传颂。范忠宣“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来劝诫子弟教育子孙。
范仲淹之孙范正路自幼敏颖其资,好古其性。四书五经,无所不通。宋神宗熙宁丁巳年(1077)春公游学两浙,溯钱塘江而上,不日来到严州城,鲍大宣议(今朱家坞口人)询知宦门之后,遂以女许之,为避战乱而卜居龙门上竺坞,即今与建德交界的坦滩岭之侧。由此成为迁兰溪龙门范氏始祖。若干年后一位叫范公渐的太公遭劫虎难,子文裕遂迁往清口(今兰江街道里范村)居住。繁衍了更为鼎盛的一脉。
龙门村已经不再,但山美林幽,是这里孕育了代代名人,“无地起高楼”的宋代丞相范钟、大理寺少卿范镕、殿中侍御史范处义;彩衣堂村宋代孝子范宠、范宅村现代“浙江省十佳孝子”范庆如……这些都成为了古代的、现代的典范,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由此,我们留恋于这山,留恋于仅剩下的范氏宗祠,我们常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