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医思想之谜——阴阳五行(下篇)
中医学理论上,处处体现着阴阳五行的观念。以下我们还是从生理和病理两个方面来讲。
(一)阴阳五行与人体
1.阴阳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实际上就是阴阳五行的思想在人体上的应用。
人体有上下,则以腰为界,腰以上为阳,以下为阴。
人体有中外,则脏腑居中为阴,四肢在外为阳。
人体有表里,则皮毛筋肉在表为阳,骨髓在里为阴。
以阴阳为总纲来认识人体的结构,则人体可有上下内外之别,是为大体;用阴阳的思想来认识人体的生理过程,则更可以启迪智慧,洞悉自然。
这里仍用我们前面讲到的以火温水来化气的例子,来看看人体的生理过程。
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要实现各自的功能,首先需要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也就是我们的正常体温。这个体温,就是锅下面燃着的火。而我们人体固有的脏腑组织,这些有形的器官,就是锅里的水。当微火燃起,水渐温热,锅里开始有蒸汽徐徐而出时,就是人体内的“气化”的过程开始了。通过气化,吃进去的饮食物被转变为“水谷精微”和糟粕;前者用来供养人体,后者被传导排出体外。通过气化,肺脏主持呼吸运动,人体不断地吸入清气,呼出浊气。通过气化,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动不息,荣养周身。 一句话,人体内各个脏腑的功能,都有赖于“气化”。有朋友问:如果锅里的水一直是那么多,最后不是就会被烧干?其实何止是水,如果一直持续不变,锅下的火也会熄的。生命之所以能够成为生命,就在于生物体具备不断的自我补充的能力。我们每天吃掉饮食物,吸入新鲜空气,就是在为我们的身体补充进锅里的水和锅下的火。
如果气化的过程不能正常进行了,人体会表现出哪些问题呢?稍后我们再继续讲。
2.五行中医学理论中的人体,实际上就是以五脏为核心,不断向外延伸扩展出的一个整体。
五脏——五腑——五体——五窍——五情……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成熟,是经历了很多年的不断完善才得以完成的。在理论完善的过程中,相当多的文化、社会、政治因素等一起参与了中医理论的构建,这就使得中医理论本身的成分变得非常复杂,理解起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用五行理论来阐释人体的过程中,就涉及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大家不必在这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中医界内都无法统一认识的问题上,太过苛求自己。
阴阳与疾病由于阴阳间存在着相互为用,又相互对立制约的关系,正常状态下,阴阳会处于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中。阴阳的量是相对平衡稳定的,表现在人体上,就是健康。而一旦这个平衡被打乱,疾病就发生了。阴阳失去平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阳偏盛,所谓“阳胜则热”。阴偏盛,所谓“阴胜则寒”。阳偏衰,所谓“阳虚生外寒”。阴偏衰,所谓“阴虚生内热”。
(二)阴阳五行与疾病
前面我们讲了 “气化”的生理过程。人体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不断地补充水和火,让阴与阳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中。
如果出现了上面四种不平衡的状态,会出现什么问题呢?继续用水火的比喻来讲。
如果烧水用的火太大了,水温持续升高,过不多久,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了。在人体内,这种状态就成了发热。患者高热不退,满面通红,大汗淋漓,这就是锅底的火太大了。治疗的方法,就是把这些火取出一些。中医有一种通过苦寒清火,令热从大便出的治法,被形象的称为“釜底抽薪”,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的三种情况,我想还是给大家留作思考吧。通过这种形象的思考,对认识中医的基本思想,把握中医的基本精神,都会很有帮助。
有朋友问,理解这些阴阳盛衰的道理,有什么用处吗?
还记得我们讲过,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崇尚实用的吧。
阴阳的理论,就是因为实用性太强了,才被后世奉作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思想的。我们下面看一则病案,体会一下阴阳如果出了问题,人体会有怎样的表现。
➤ 病案1
李某,女,40岁,干部。2个月前发热恶寒,无汗,体温38〜39。右侧胁下压痛,拒按,在医院住院治疗。曾静脉滴注西药抗炎类药物3个疗程,体温由持续高热转为毎曰下午2时开始发热,此时体温由37℃开始逐渐上升,到夜间零时可达 38℃以上,然后开始逐渐下降,到第二日晨起时,体温基本恢复正常。患者继续用消炎药物与其他药物,“热”仍不退,口燥咽干,腹部胀满,右胁下压痛,拒按,舌红少苔,脉细数。
这个病案中,患者由于外感引起发热。经过大量西药治疗后,发热温度虽然降低,持续时间虽然缩短,但是发热始终无法治愈。如果用中医的理论来认识西药,那么抗生素类的药物,大多可归为“苦寒药” 一类。这类药的特点,是善于直接把体内过分的阳热清泻掉。
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患者,在长期使用大量抗生素药物的情况下,仍发热不退呢?
中医有一句话“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如果一个病人,见到大热的表现,我们用正常的寒凉药来治疗,效果却不明显。这时就需要考虑一个问题:这个患者,是不是存在阴虚的问题了,也就是所谓的“无水”。接诊的医生,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再经过对症状的仔细辨识,作出了“阴虚发热”的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何诊治疾病,是我们在诊断一讲里需要重点理解掌握的。本讲的重点,是理解阴阳理论对治疗的指导意义。如果没有阴虚生热这样的思想做指引,对热性的疾病一味地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来治疗,结果就会出现病案中患者遇到的情形了。
上面讲的,主要是在全身范围内出现的阴阳的偏盛偏衰。其实这种盛衰的情况,还可以表现在某个局部。比如心火亢盛出现的口舌生疮,肺火盛引起的流鼻血;肾阴虚引起的耳聋、耳鸣,肝阴虚引起的眼睛干溋;脾阳虚引起的腹胀腹痛,心阳虚引起的心慌等等。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向题,当疾病的发生不是全身性的,而是集中在某一些特定的部位时,我们就需要对病位进行明确的区分。但此时如果单纯地依靠阴阳理论,就显得有些欠缺了。用阴阳的理论来区分事物,虽然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住大的方向(也就是疾病 的寒热虚实等性质),但是总是一种过于笼统模糊的方法。这时,我们就需要另外一套理论,来帮助我们对疾病的位置进行更明确的把握了。那就是五行理论。
五行与疾病如果说阴阳主要通过是否平衡,来从整体上判断疾病性质的话,五行理论一方面让我们可以更加明确的判断疾病的位置,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了解疾病下一步的发展动向,从而提前有所防范。
由于前面讲到的,中医理论中,将五脏与五行作出了明确的链接,继而在五脏的基础上,把五腑、五体、官窍等一系列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与五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种以五脏为核心的中医“解剖”、“生理”体系,为我们辨认疾病的病位打下了基础。
我们现在还没有讲脏腑,不过我想通过对五行理论的意会,大家已经可以有能力对一些常见的病证,作出明确的病位判断了。我们先来试一下。
➤ 病案2
患儿李某,女,9个月。 咳嗽3天,喉中痰鸣,伴鼻塞流清涕,身有低热,乳食减少,夜寐不宁,腹胀,大便质 稀色白、量多。舌质淡红,苔白腻。
➤ 病案3
陈某,女,37岁。咳嗽1周,干咳少痰,咳引胁痛,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 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以上两位患者,主要的表现都是咳嗽。咳嗽本身是肺脏的问题,这个是不需要多讲的。但是,当我们仔细去体会这些症状的时候,就会发现,虽然都是咳嗽,但两者的表现却完全不同。大家不妨先按照自己对五行理论的理解,看看上面两个病案,除了肺金之外,还涉及了哪些“行”,或者说“脏”呢?
先是来回忆一下五行中,土与金的关系。土生金,土为金之母。在人体就是脾生肺。意思是说,脾脏通过消化吸收饮食物的功能,化生出气血,提供给肺脏,帮助肺脏完成其自身的生理功能。
病例中的情况,是小儿着凉感冒后出现咳嗽,咳嗽本身是很消耗肺脏之气的一个症状。我们见到长期慢性咳嗽的患者,咳的声音很低沉,说话也不够响亮,就是一种肺气虚的表现。而肺为脾之子,当肺的功能不足时,便会向母亲求救。 母亲如果身体强健,可以帮助儿子自然很好,但如果母亲本人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理想,就会出现母亲奋不顾身的搭救儿子,最后连自己也跟着陷入疾病中。
这种现象,中医学称之为“子盗母气”。这位小患者,就是由于本身的脾胃功能还不健全,又着凉咳嗽,才导致了肺病及脾,母子同病的。
病案3还是留作思考题,请朋友们独立完成吧。学习的过程,需要思考。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考的过程,是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替代的。
五行理论对中医诊治疾病的指导意义,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预测疾病的传变。预测的依据,主要还是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这部分内容我们不再重点讲解了。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中医学中提到疾病传变时,必然会用到的一个最经典的例子:“见肝之病,知肝 传脾,当先实脾。”
原文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意思是说,由于肝木本身有克脾土的天性,当肝木受邪,表现出一种病态的亢奋状态时,就会趁机侵犯脾土,导致脾脏也生病。所以在治疗上,见到肝脏的病,就应该想到脾。先通过补脾的方式,使脾土强健不会生病;而肝脏的邪气无法传播,也就更容易控制和治疗了。
这个例子之所以称为经典,就是因为这种肝病传脾的现象,在临床上,在生活中都非常的常见。试想一下,一个人刚刚大怒如雷霆,接下来他会食欲大开,饭量激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