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如其人,要论修养和品性
文/韩林子
一
诗有灵魂,没有灵魂的诗,就像没有灵魂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成为行尸走肉,亳无价值可言。
诗的灵魂就是诗人的灵魂。有什么样灵魂的诗人,就会写出什么样灵魂的诗来。
诗人的崇高,就是灵魂的祟高。诗好不好,在于诗人的灵魂崇高不崇高。
诗人不管身在何处,不论职业的高低贵贱。只要有境界,灵魂站得高,思想就会深远,而不浮于个人眼前和社会表面。
不可能也不需要,每个人都做高官。不可能也不需要,每个人都攀登高山。诗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
只要你拿着手中的笔,让爱变成的文字,抒发最真切的情感,成为春天的雨水,去润湿心中的土地,就会长出心灵的禾苗。
诗人的高,往往在低处着眼,在小处着笔,用干净的文字去表现。如莲,出污泥而不染。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文字看见,他灵魂的花朵,娇美而鲜艳。可以发现,可能看起来一般,甚至毫不起眼的一个人,心灵那么圣洁,心地那么善。
因此,自古以来,我们如其说是在看诗,不如说是在看人,看诗人的为人,他的灵魂和品德。
只有崇高的灵魂和高尚的品德,能引导社会向前。这样的诗,才值得一看,才能千古流芳,相传。
二
诗如其人,要论修养和品性。文字要有涵养,一字一句皆有分寸。
古人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且为根本。
诗的修养是诗人的修养,诗的品性是诗人的品性。浅薄的诗人,道德不可能高深。
在这个社会,有许多不公平,诗人也会遭遇一些不幸。但好的诗人,从不怨天尤人,内心平静,有阳光。
诗人不是道德的化身,不可能不染一尘,有时不干净。但他的文字必须干净,那是他跳动的灵魂。
诗的语言文字,遇到红灯要停,不能一路畅行,要合符规范,不能违背社会公德和制定的法则,让人感觉有良好的品性。
如果是给一个人看,则可赤裸裸地,毫不隐晦。如果要发表,则要有所顾忌,不能太露骨,不能不讲社会文明。
下半身诗人,是语言的娼妓。灵魂落入到了红尘,变为贱人。却不知羞耻,大摇大摆地,走在文字的大街上,可怜可恨。
诗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所以,《诗经》原本三千多首,最后留下三百零五首,又叫《诗三百》。百分之九十几的成为垃圾,被扔掉,变为历史踩过的泥尘。
三
自周公制礼作乐,以诗教民,世界上开始设有诗官,也因此出现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
后来,礼乐崩坏,诗不伦不类,到春秋时期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将《诗》变为《诗三百》,作为诗的言行标准,教导自己的学生和世人。
孔子不写诗,只教诗。他不能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写入诗中,但不符合他政治思想的诗,绝对弃之不用。
他诛杀了很多诗,就像诛杀少正卯一样,坚决果断,绝不心慈手软。
所以,《诗三百》之外绝对有好诗,可能艺术水平非常好的诗,因邪被扔,成为冤枉鬼,与那些垃圾诗一样的命运。
我们不能责怪历史和古人,只能吸取历史和古人的教训,跟着历史前进 。一味地责怪和哀叹,是对历史的否定和不敬
我们的诗笔,必须带着历史,和历史一个道,在不变中求变。这样,任何新的诗体依然是诗,与历史一脉相承。
那么,不符合历史观念的诗,不能以正视听的诗,非非之想的诗,也就是那些品性不端的诗,写得再好,没有用,也会扔进历史的垃圾桶里。
四
人在社会上,要生存,图发展,就会有竞争。不仅身上沾着人间纷纷扬扬的红尘,内心里还有挤压或踩踏过的累累伤痕。
再干净的 人,也有肮脏的地方。只需保持内心里干净,让内心里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字干净。而不是脏兮兮地,弄脏他人灵魂。
诗人不是道德的楷模,不是社会的完人。具有良心,不坏就行。用有良心的文字去表现玑实与理想,让人看见真善美的心灵。
那些不具有良好道德的诗,特别是低级趣味的诗,可能博人眼球,甚至一时走红,让诗坛轰动,但只是生活的小插曲。
别看很多人像茅坑里苍蝇飞过来,围观,点赞,以臭为香,但臭就是臭,始终登不了大雅之堂。
诗最高者属于大雅,次之则为小雅,再次之则为过分歌功颂德的文字,低级者当为不良的国风。
当一国之风开始低下,眼前皆是扬起的尘土和鸿毛,飞得很高。这只是表象,当风吹过,都知道有多大份量。
道德是一杆秤,诗用它称称,就知道诗的重量,也知道诗人的重量。
五
诗的重量和诗人的重量,其实都是灵魂的重量。有的很重,有的很轻,轻的有些到零,叫没有灵魂的人。
重者如山,高耸入云,只能仰望其背。生如山,死亦如山。生是生,死亦是生。这样的人,不以生死去论。他们一直活在历史中,如亮眼的日月星辰。
轻者如草叶,看起来生长茂盛,秋风一扫,四处飘零,散落一地,无人怜悯。他们在历史的脚底下,有些可能成为闪过的一道身影,但没人去问,也不想知道他们想留的姓名。
只是“野火烧不尽,春风春又生”,世上有它们生活的土壤环境,就永远除不了根,每个时代都会有这样的人。不过,也少不了这样的人,成为时代的花草,点缀一下生活。有时,也作为一道道沿路风景。
我们不妨随意看看,人间的这些草木,就像看泥土里写出的一些诗文,找到情节故事,也能借以生情,感叹这一人生。
如果我们笔下的花草不仅仅是花草,也带着灵性,就成为有灵性之人,那么吐出的芬芳,就像有些人在这个世上。
所以,要做有灵魂之人,最好成为灵魂诗人,才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诗文。
作者简介: 韩林子,湖北人,60年代出生,70年代写诗,80年代办刊,90年代出版诗集。为纸刊《中华山诗刊》主编,《湖北诗歌》主编,《中国韩氏诗歌》主编,《世界诗坛》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