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口的早市
医院门口的早市,自打丰泽路修通以来,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每次当我八点来到医院上班的时候,早市已经散市了,我没看到而已。
早上五六点钟开始?甚至还要早些,因为商贩或附近的菜农,他们想要占个好位置,就得起早,才能占个自己称心的位置。太靠近乐山路的主干道不行,因为容易造成道路“肠梗阻”,太往东也不行,那边有点“背”。
早市一到八点,必须得散,尽管它不在城市主干道。
不只是因为这个点,城管上班,占道经营者该有人管了。更兼这个时候,路上的人们开始上班上学,开始出现道路的拥堵问题。你火烧火燎的赶时间上班是吧?人家可是在做生意,起个大早,就是来赚钱的。这种角色反差与供需矛盾,让人们对这种占道经营的早市又爱又恨。
像我这样爱睡懒觉的人,这种早市对我影响不是太大。因为就是我有心想在这里买点小菜豆腐,但因为起来的晚,每次上班都是“掐点”,慌慌张张跑到医院门口,早市也早已烟消云散了。
但是,这次新冠肺疫情,让我感受到了早市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自到新冠疫情爆发,全民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封市封路,小超市关门,大超市进出手续太麻烦,进门要登记、测体温,进出要消毒。最大的感受是居民们买东西没有以前方便了,此时,露天早市的优势就出来了,由于不存在这么多讲究,人们更多的青睐于此,此间的早市就显得异常热闹了。
也好,在室外买点时鲜蔬菜,人流算不上密集,况兼大家又都自觉戴着口罩,比之超市里购物,相对还要安全些。
你想在门口的早市买什么?
听说有加工好的热干面,我想买点回家自己做。因为从今年除夕到现在的三月中旬,由于疫情的威胁,大家想要吃个热干面都吃不成。谁想吃点什么,馋的很了,就必须自己亲自下厨,才能满足心愿。眼巴巴的盼着附近的热干面小店,却一直没有开门营业,许久没吃上过热干面,早就馋了。
提前15分钟来到医院,第一次在医院门口赶早市,没买青菜,买了五块钱的豆面条,三块钱的热干面。豆面条、热干面,眼下,这些都是在家里自己不好弄,在外面小店不开门的情况下,不容易吃到的东西。
年后第一次吃到热干面,竟然是在早市上买的热干面半成品面条,回家自己做的。
今天吃热干面:锅里水开,下入事先买好的半成品面条,入沸水中滚热捞出,倒入用花椒大料煮好的调味汁,佐以用小磨香油调好的芝麻酱,撒上切细的小香葱、黄瓜丝、榨菜丁,淋上鲜红油亮的辣椒油,色泽黄而油润……此时这一幕,会不会将来一辈子的回忆?
(医院附近的热干面小店终于开业啦!来一套热干面豪华套餐!)
常常的,心里也想着去赶个早市,买点新鲜青菜啥的,因为每每看到别的同事掂着一大兜青菜出来,等到我赶过去时,丰泽路往东早已空荡荡,早市早就散了。
不过,我们急诊科也有一个优势,因为早市就在科室墙外,科室值夜班的同事听到外面街上熙熙攘攘,不忙的时候,想要买东西,一抬腿就到了市场里。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就是我们早上来上班的时候,科室值班室里的桌子上,早已堆放的大包小包的新鲜蔬菜。小韩家里人喜欢吃馒头,她一买就是一大兜,够吃两三天的。史师傅也算勤谨的了,一个大老粗,还知道买点青菜带回家,就凭这一点,给科里同事还留下一个顾家好男人的好形象。科里有几个家庭主妇,一看她们买的东西,就知道她们有多顾家、持家。
从来不买菜的,就那几个人。常常光顾早市买菜的,也是那几个老主顾。
左手医院,右手菜市场。
东西走向的丰泽路在医院门口,被南北走向的乐山路横亘而过。如此一来,医院的西边有个固定的菜市场(医院门口的菜市场),南边大门口则是这个时聚时散的早市。一东一西这两个菜市场,就像两个张着巨口的金蟾蜍,每日里有规律的吐故纳新,吸引着附近的四邻八舍,让沉闷、肃静的医院有了鲜活的烟火气。
(图片:王晖)
医院与菜市场,真是一对奇怪而又绝妙的组合。要是附近再搭配个集合各种美味的小吃街,更是绝配。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