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全鉴》法仪

法仪——天下人做所有的事情都有必须遵循的法则

【原文】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①。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②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③依以从事,犹逾己。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④。

【注释】

①县:即“悬”的本字。

②中:符合。

③放:通“仿”。

④辩:通“辨”,明辨。

【译文】

墨子说:天底下办事的人,不能没有法度,没有法度而能把事情做好的,是从来没有的事。即使士人做了将相,他也必须遵循法度。即使从事各种行业的工匠,也都要遵循法度。工匠们用矩来画方形,用规来画圆形,用绳墨来画直线,用水平器衡定平面,用悬锤定好偏正。不论是能工巧匠还是一般工匠,都要以这五者为法度。能工巧匠能切合五者的标准,一般工匠虽达不到这种水平,但模仿着去做,还是要超过自身原来的水平。所以工匠们工作时,都有法度可循。现在大的如治天下,其次如治大国,却没有法度可依,这是还不如工匠们能明辨事理啊!

【原文】

然则奚①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②,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注释】

①奚:何,什么。

②不德:不自以为有功。

【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用什么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度才合适呢?假如以自己的父母为法度会怎样呢?天下做父母的很多,但有仁义的少,倘若人人都以自己的父母为法度,这实为效法不仁。效法不仁,这自然是不可以作为法度的。假若以自己从学的师长为法度会怎样呢?天下做师长的很多,但有仁义的少,倘若人人都以自己的师长为法则,这实为效法不仁。效法不仁,这自然是不可以作为法度的。假若以自己的国君为法度会怎样呢?天下做国君的很多,但有仁义的少,倘若人人都以自己的国君为法则,这实为效法不仁。效法不仁,这自然是不可以作为法度的。所以父母、师长和国君这三种人,都不可以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度。

既然这样,那么用什么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度才合适呢?所以最好是以天为法度。天的运行广大无私,它的恩泽深厚而不自居,它的光芒永远不衰,所以圣王以它为法度。既然以天为法度,行动做事就必须依天而行。天所希望的就去做,天不希望的就不做。

【原文】

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①也。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此以莫不犓羊②、豢犬猪,絜为酒醴粢盛③,以敬事天。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④?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以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曰:杀不辜者,得不祥焉。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祸乎?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⑤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

【注释】

①贼:残害。

②犓:同“刍”,喂养。

③絜:通“洁”。醴(lǐ):甜酒。粢(cí):糍粑。

④邪:通“也”。

⑤诟:骂。

【译文】

那么天希望什么不希望什么呢?天肯定希望人们互爱互惠,而不希望人们相互厌恶和残害。怎么知道天希望人互爱互惠,而不希望人相互厌恶和残害呢?这是因为天兼爱一切人、给所有人以利益的缘故。怎么知道天兼爱一切人、给所有人以利益呢?因为人类都为天所有,天全部供给他们食物。

现在天下不论大国小国,都是天的国家;人不论长幼贵贱,都是天的臣民。因此人无不喂牛羊、养猪狗,干干净净地准备好酒食祭品,用来诚敬事天。这难道不是表明上天拥有人类和供给人们食物?天既然拥有人类和供给人们食物,又怎能说天不希望人们互爱互惠呢?所以说,爱人利人的人,天必定给他降福;相互厌恶和残害人的人,天必定给他降祸。所以说:杀害无辜的人,会得到不祥的后果。为何说人若相互残杀,天就降祸于他呢?这是因为知道天希望人们互爱互惠,而不希望人们相互厌恶和残害。

以前的圣王禹、汤、周文王、周武王,爱护天下百姓,带领他们崇敬上天、敬奉鬼神,他们给人带来的利益多,所以上天降福给他们,使他们成为天子,天下的诸侯都恭敬地侍奉他们。暴虐的君王桀、纣、周幽王、周厉王,厌恶、憎恨天下的百姓,带领他们咒骂上天、侮辱鬼神,他们残害的人多,所以上天降祸于他们,使他们丧失了自己的国家,死了以后还要被戮尸于天下。后代子孙责骂他们,至今不休。所以做坏事而得祸的,桀、纣、周幽王、周厉王即是这类人;爱人利人而得福的,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即是这类人。可见,爱人利人而得福的是有的,厌恶人残害人而得祸的也是有的!

【解析】

所谓法仪,就是法规准则。作者认为,天下所有的人做所有的事情都有必须遵循的法则,将相百工都不例外。如果没有法则,就会一事无成,而天子诸侯治理天下国家就更会无法可依。接着墨子进一步说明,天子、诸侯治理国家必须以天为法,以天意为归,因此要“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也就是“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所谓天意,其实就是墨家学派所主张的“兼爱兼利”原则。文中以古代圣王和暴君为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指出“爱人利人”即可得福,“恶人贼人”必然招祸。

通过逐一论证,墨子认为父母、学者和国君都不足以作为“法”,可以为“法”的只有天,这也是墨子的一个核心思想。作者通过上天对人的一视同仁,平等地给予他们食物,所有人也都为上天准备酒食祭品,因此天下人都要遵循上天的意志,实行“兼爱”之道。在墨子看来,禹、汤、文、武正是这样的典范,而桀、纣、幽、厉是兼恶而失天下、需要引以为戒的反面例子。

(0)

相关推荐

  •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为什么孟子和墨子,都提到了这个道理?

    小 播 读 书 /// 09/10 2020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 ...

  • 为墨子正名

    墨子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伟人".他的思想光耀千秋,泽被后世. 墨子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兼爱":他将所有人类放在了同一高台之上,他以平等之身来对待他的所有同胞--人 ...

  • 墨学︱法仪篇

    法仪是中华墨学语言体系里的专有叫法. 法:处理事物的标准,规范,可效仿的标准,包括手段,尺度,规则. 仪:按程序进行的法制,准则,程序. 那么何为法仪呢? 简单的理解就是宪法与法制. (图片为虫二先生 ...

  •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所以,父母.老师.国君三者,都不能当作做事的法度. 赏析 这是墨子讲反对儒家三纲的一句话. 儒家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可是父母.国君.丈夫所说的 ...

  • 《墨子全鉴》亲士

    亲士--用贤亲士,才能成就霸业,治理好国家 [原文] 入国①而不存其士②,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 ...

  • 《墨子全鉴》修身

    修身--品行是为人治国的根本,君子必须以品德修养为重 [原文] 君子战虽有陈①,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②: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 ...

  • 《墨子全鉴》所染

    所染--影响的好坏关系着事业的成败.国家的兴亡 [原文]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①.舜染于 ...

  • 《墨子全鉴》七患

    七患--仓之备粟.库之备兵.城之备全.心之备虑乃国之必"备" [原文] 子墨子曰:国有七患.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①宫室,一患也:边国至境②,四邻莫救,二患也:先尽民力无用之 ...

  • 《墨子全鉴》辞过

    辞过--只有节制各自的欲望,才能使国家因"节俭"而昌盛 [原文] 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①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 ...

  • 《墨子全鉴》三辩

    三辩--追求音乐越繁复,治理天下的功绩就越少 [原文] 程繁问于子墨子曰:"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昔诸侯倦于听治①,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 ...

  • 《墨子全鉴》尚贤(上)

    尚贤(上)--尚贤乃为政之本,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 ...

  • 《墨子全鉴》尚贤(中)

    尚贤(中)--明小物而不明大物,社稷长存需尚贤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之君①人民.主社稷.治国家,欲修②保而勿失,故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何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曰:自贵且智者为政乎 ...

  • 《墨子全鉴》尚贤(下)

    尚贤(下)--崇尚贤能是百姓的利益所在,也是政务的根本 [原文]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王公大人皆欲其国家之富也,人民之众也,刑法之治也.然而不识以尚贤为政其国家百姓,王公大人本失尚贤为政之本也.若苟王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