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435课:“谄媚”和“阿谀”的区别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言”部的四个汉字:“譊、謍、諎、諛”。其中“諛”字在现代汉语简化为“谀”。如果只对标题中的问题感兴趣,可直接看“谀”字条。四个字的详情如下:
1、譊。读音有两个:
(一)náo。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譊,恚呼也。从言,堯声。”形声字。本义是愤怒地呼叫。徐锴《说文系传》:“譊,声高噪狞也。”《玉篇·言部》:“譊,争也,恚呼也。”《庄子·至乐》:“彼唯人言之恶闻,奚以夫譊譊为乎!”它一向讨厌听人说话,哪能用吵吵嚷嚷的方式呢?
(《庄子·至乐》)
(二)xiāo。这个读音出自《集韵》。同“嘵(哓)”。因恐惧而发出的叫声。
譊的小篆写法如图:
(譊的小篆写法)
2、謍。读yíng。《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謍,小声也。从言,熒省声。《诗》曰:'謍謍青蝇’。”形声字。本义是细小的声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小’上当夺'謍謍’二字。”这里的《诗》指《诗·小雅·青蝇》:“謍謍青蝇。”现在版本的《诗经》都写作“营营”,《毛传》:“謍謍,往来貌。”这种写法实际上影响了诗歌意义的理解,如果按《毛传》理解,就是飞来飞去的苍蝇,如果按本字理解,就是:苍蝇乱飞声嗡嗡。
(青蝇)
如上所言,在本义之外,謍还有“往来的样子”这个用法。《玉篇·言部》:“謍,往来貌。”章炳麟《杂感》:“謍謍荐绅子,观书穷天府。”
(二)yīng。同“(言+婴)”。怒。《集韵·耕韵》:“(言+婴),怒也。或作謍。”
(三)hōng。《集韵·耕韵》:“謍,大声也。”《文选·班固<西都赋>》:“櫂女讴,鼓吹震,声激越,謍厉天。”李善注引《声类》曰:“謍,音大也。”
謍的小篆写法如图:
(謍的小篆写法)
3、諎。读音有五个:
(一)zé。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諎,大声也。从言,昔声。读若笮。唶,諎或从口。”形声字。本义是大声。邵瑛《群经正字》:“今经典从或体作唶。”徐锴《说文系传》:“《史记》褚少孙曰:'汉武帝云:諎,大姊何藏之深也?’此义也。”
(二)cuò。读音出自《广韵》。言疾,说话快。《玉篇·言部》:“諎,(上麻下言)也。”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
(三)zuò。酬言。《集韵·铎韵》:“諎,酬言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于是如意诘諎外道,九十九人已退飞矣。”
(《大唐西域记》)
(四)zhǎ。诱言。《集韵·马韵》:“諎,诱言。”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
(五)jiè。同“唶”。《集韵·祃韵》:“《广雅》:'鸣也。’一曰叹声。或从言。”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
諎的小篆写法如图:
(諎的小篆写法)
4、諛(谀)。读yú。《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谀,谄也。从言,臾声。”形声字。本义是谄媚,用甜言蜜语奉承。卷子本《玉篇·言部》引《仓颉篇》:“谀,谄从也。”《荀子·修身》:“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用不良的言行引导别人叫做谄媚,用不好的言行去附和别人叫做阿谀。
(阿谀)
谀也指谄媚的话。《汉书·韦贤传》:“唯囿是恢,唯谀是信。”颜师古注:“谀,谄言也。”只是一味地扩建苑囿,只愿意听谄媚的话。
本义之外,谀还指悦柔顺貌。《管子·五行》:“合什为伍,以修于四境之内,谀然告民有事。”尹知章注:“谀,悦顺貌。”
谀的小篆写法如图:
(谀的小篆写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