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惊雪 | 几多情思在红楼

几多情思

在红楼

夏梓言

无巧不成书

世间凡事都出在一个巧字上,这里便有四宗巧事一块遭遇了。

   一来此日逢三五中秋佳节,二来红楼梦第一回偏巧也是逢着那一年的月圆时日,三来新版红楼梦的电视剧又是正在热播中,这四来么,前日刚巧手中正握着张爱玲的《红楼梦魇》,且于一家书店上遇见赵同(台湾)的《颠倒红楼》,于是乎当下就买了。这赵同的《颠倒红楼》翻过之后,顿觉石破惊天,诸事详言容后略谈。

  且说一部红楼梦,洋洋洒洒深邃博大,直教汉语世界里的人三番五次搬上荧屏,几个版本的电影暂且略过。单是电视剧孰好孰劣就争议不休,比较详尽的,我只道是王扶林八七版的,而今李少红又将这一部兼收众体之长的红楼梦,千呼万唤始出来,从选秀到开机,再到热播,备受瞩目。众家纷纷评说,我且只等全部看过,再来一议。

  虽说自己并非红迷,也不懂红学,却也是喜爱之至,很多年都是常读常新。少年时期,从父亲的书架上偷偷拿下来的是四卷竖版繁体字的一个版本,这四卷书后来是位列于我的书橱的,去年且又被父亲取了回去。父亲言说,我的书架上已经有了两个不同版本的,还要它作甚?那时是心有不舍的,无奈毕竟这是父亲的书,况且书中存有父亲手写的语批呢,但恐日后定然也是归我所有的。年少时光囫囵吞枣似的看过,便是一发不可收拾,这份热爱也就由此而生了。

  韶华流转,空对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红楼梦,卿卿我我情有独钟。

  由爱而生的迷恋,直至如今,方还能够背得下来红楼梦中许多楹联、诗词曲赋,真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

  即日,中秋佳节,团聚之日,小小贪了几杯,想着早起就对自己允下的这一桩,暂且零零散散敲几行,也算对得住窗外一轮皎洁月了。

张爱玲之《红楼梦魇》

 魇,为梦境所迷所困,常有身无法动,言无声出,惊恐之状于睡梦中的情形。
      
  《红楼梦魇》,红楼之梦魇,对一部洋洋洒洒五六十万字的红楼梦,逐一版本考据,逐字逐句,反反复复,像似走迷宫,像似玩拼图游戏,又像似读推理侦探小说,一路写下来,十年一梦,不小心真会把人绕糊涂的。可见何为痴迷,何为呕心沥血了,完全是一种疯狂状态。正所谓:十年一觉迷考据,留得红楼梦魇名。
      
  红楼梦作者十载中,增删五次,其实不同版本的成书又岂止是十年的光景呢,今又隔着二百多年的流转时光,连张爱玲自己都恨不能坐了时间机器飞了去,到那家里去找出《红楼梦》的五六稿来。但只可惜无以轮转,能够考据的大都是以讹传讹的种种。
      
  张爱玲在美国时,有机会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和柏光莱(音译)的加大图书馆里看到了脂本《红楼梦》,以及《红楼梦稿》全抄本,于是,自己能做的就是坐下来,从十分熟稔的字里行间挑出生疏的字眼,先就下定义后四十回的续书简直就是“附骨之蛆”。“小时候看红楼梦看到八十回后,一个个人物都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起来,我只抱怨‘怎么后来不好看了’很久以后才听见说后四十回是有一个高鹗续的。”张爱玲初看红楼梦的年龄定然是青少年时光,但却有如此敏锐之心,可谓是爱之深切了。
      
  由此张爱玲说人生“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刺多,二恨海棠无香,这第三件下意识里便就觉得应该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想是那“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了。

自拟打油红楼十二钗

生来天资若比人,冰雪玲珑女儿身,
  潇湘竹下风声起,万般心事语无门。
      
      --黛玉
      
       
      
  雪梅相映人空瘦,半世飘零悟入楼,
  淄衣加身谁无念,槛外人影终无忧。
      
      --妙玉
      
       
      
  聪明尖刻始有结,两府诸事任提携,
  金玉门中强出首,敢称红楼女豪杰。
      
      --凤姐
      
       
      
  深闺藏心世事奸,金玉本是美姻缘,
  遭逢无端终是恨,枉自聪明奈何天。
      
      --宝钗
      
       
      
  一帆风雨路三千,远嫁他乡泪涟涟。
  思亲断怀千秋恨,才自清明覆水还。
      
      --探春
      
       
      
  伴君入宫享荣华,娇儿思亲莫归家,
  豪门时运从此落,好景不长偏折杀。
      
      --元春
      
       
      
  晴天恨海一仙姝,生前身后几沉浮,
  警幻风流难赎债,天朝诰命贾门淑。
      
      --秦可卿
      
       
      
  三春堪破景不长,豪门深浅细思量, 
  古佛孤灯远尘世,修得安然入黄梁。
      
      --惜春
      
       
      
  生于末世运偏消,落得村姑人终老,
  尘世辛酸及轮转,无灾无难也逍遥。
      
      --巧姐
      
       
      
   人前贤淑结子完,一生辛苦忍无边,
   红楼一卷贞节女,冰清玉洁作笑谈。 
      
      --李纨
      
       
      
  自入孙门归不得,跋扈夫婿任骄奢,
  可怜秀户千金女,命赴黄泉一载隔。 
      
      --迎春
      
       
      
  富贵荣华转眼空,乖乖娇女难从容,
  湘水长流千般恨,云散花飞碎梦中。
      
      --湘云
      

红楼梦里美人秀,终究一纸空自流。

      叹宝玉

  风流雅士数他忙,女儿国里惹愁肠, 
  终朝只恨欢宴短,金玉无缘醉他乡。
      
      
      叹红楼
  
  孤标傲世偕谁隐?遍洒清泪为伊人, 
  半卷红楼说谶语,烟灭灰飞枉若尘。
      
       
      
      叹美人
        
  红楼梦里美人秀,终究一纸空自流。
  千行泪落如坠玉,奈何无端惹闲愁。
      
       
      
      叹曹翁
              
  一卷红楼世评说,诗词绝妙史无多。
  任人笑对石头记,辛酸写尽日蹉跎。

红楼梦的各种版本考据

红楼梦的版本可分为两个系统,一是仅流传八十回的脂评抄本系统;一是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缀、不知何人续写了后四十回的一百二十回印本系统。脂评系统的版本,祖本是曹雪芹生前传抄出来的,基本保存了原著的面貌;程高系统的版本,后四十回固然没有曹雪芹的文字,前八十回也被篡改很多。
      
  目前发现的脂本就有十二种。
   

  甲戌本

   
  又称脂残本或脂铨本。即原同治年间大兴刘铨福藏十六回《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一至八、十三至十六、二十五至二十八回。从目前已发现的抄本中,就底本而论,甲戌本是最早的一种,基本保持了曹雪芹原稿的原貌。
   

  己卯本

  

  又称脂怡本或脂馆本,即清怡亲王府的原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原存三十八回,即一至二十、三十一至四十六、六十一至七十回,内缺六十四、六十七两回,第一回首缺三分之一回,北京图书馆藏,最近又发现了三回和两个半回,即五十四回后半回、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三整回和五十九前半回,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研究者认为,这个抄本是第二代怡亲王弘晓(一七二二----一七七八,室号讷斋)时的东西。弘晓与曹雪芹是同时代的人,他的父亲允祥是康熙的第十三子,与曹家关系甚好,故此本的底本很可能直接来自于曹家或脂砚斋之手。
   

  庚辰本

   

   又称脂京本,即北京大学藏七十八回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原本八十回,中缺六十四、六十七两回,此本是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0年),其时曹雪芹尚在,是根据己卯本整理过录的,回目、正文和批语保留着作者与整理评注者自存本的不少痕迹。第七十回单页记曰:“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此本兼具比较完整的面貌和比较可信的文字信息。
   

四  梦稿本

      
  又称脂稿本,即一九五九年春发现、以后归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简称《红楼梦稿》。收藏者杨继振于卷首题云:“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稿百二十卷,内阙四十一至五十卷,据摆字本抄足。继振记。此本很有可能是收藏者据程高本来涂改原抄的脂本而成。
   

五  戚序本

       

原称有正本,亦称脂戚本或戚本。原由乾隆时德清戚蓼生所藏并序,约在光绪年间张开模得到它的一个过录本,后归上海有正书局老板狄葆贤所藏。
      
  前几年,上海古籍书店发现了半部有正本的底本,存一至四十回。此本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脂评系统的流传本,书是过录戚氏原藏之精钞旧本。
   

六  甲辰本

     
  又称脂梦本或脂晋本。即一九五三年在山西发现的乾隆四十九年甲辰(一七八四)梦觉主人序本八十回《红楼梦》,北京图书馆藏。
      
  此本底本接近甲戌本,是程高沿袭此本还是此本据程高所整理的底本过录,尚待研究。
 

七 靖藏本

        
  亦称脂靖本或靖本。即一九五九年在南京发现的扬州靖氏所藏乾隆时的抄本《石头记》。”此本实存七十七回,缺二十八、二十九两回,第三十回缺失三页。书的封面下原有“夕葵书屋石头记卷一”字样的纸条,“夕葵书屋”是《熙朝雅颂集》(其中收录有郭诚等有关曹雪芹的诗)的主要编纂者乾嘉时著名文士吴鼐的书斋名,可见此本亦非一般藏本。
      
  此本保存了很多不见于他本的朱墨批,其中有些极为重要。如二十二回畸笏叟所加“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的评语,廓清了脂砚斋就是曹雪芹自己,脂砚斋与畸笏叟同是一人、脂砚斋即小说中的湘云等等的错误说法。黛玉之死回目叫《证前缘》,后来宝玉曾写过象《芙蓉诔》那样的“诸文”来悼念她等等,对研究曹雪芹的创作思想极有价值。
      
  

八 脂亚本

   
  即前苏联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所藏抄本《石头记》,抄本无书前题页,各回所提书名作《石头记》,当是正名;另有一些回目回首或回末题作《红楼梦》,可见此名当时亦以通用。存七十八回,中缺第五、第六两回第一页背面有“库尔梁德采夫”褪色墨水字迹,并有一个写得拙劣的汉字“洪”,当系其所用之的“中国姓”。该人于一八三0年至一八三二年随侵华沙俄宗教使团来中国,抄本即被他回俄时携走,至今未公诸于世。此本是一部极有价值的其完整性与可信性不亚于庚辰本的《石头记》早期抄本。
      
  除了上述八种外,属于脂评系统的抄本尚有四种,即蒙府本、戚宁本、舒序本以及郑藏本。
  程高系统的印本也有很多种,主要有程甲本、程乙本、程丙本、王评本、张评本、姚评本等等。程高系统本将脂评抄本的前八十回文字做了很多的改动,只有少数有学术价值。 
      
  此据一九七九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整理,蔡义江所著。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小议

秋很深的凉意里,浸泡在红楼梦余音袅袅的清氛中,恍恍然走不出悲喜交欢的情境。

到底是看完了五十集的新版红楼梦,间或随手翻看着己存的书。
  关上画面的滚动,眼前竟只剩下一片素白空濛,有浑厚的男中音耳边萦绕,“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一僧一道和着身披朱红大氅的一个人渐行渐远,这是新版红楼梦结尾画面。
  再回头想来,李少红此番演绎的红楼梦,究竟还是有些动人心之处的,单是那唯美的画面场景,时而飘荡着的似天籁之音的背景音乐,缓缓切近的特写,诸如这般,定是聊以胜出87版的。

剧中演绎的情节极近原著,甚至有大段的旁白,人物对话,只字不差。这并没什么不好,忠实原著,原是应该的。

只说整部剧中,背景的衬音却是极不悦耳的,恍若鬼魅崇祟,开场之时的前半截尤甚。即便书中言之警幻仙境,神鬼曈曈,也自不必用这般唬吓人的伴音来烘托气氛吧。

演员自不肖评议,各年龄人眼中每每心悟自是截然不同,也不必苛求于尚属少年的他们(小演员们),如何了悟前尘旧事,甚至书中女儿的情致心怀。洋洋闹世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焉能够看穿二百多年前的悲欢离合?又岂知曹翁笔下儿女情怀中的清澈素洁?但看着他们的装扮,倒也是十分的入戏,却只是离神似还差得远些。

深感莫名的是,李少红一向唯美恬淡,只是这剧中的主题歌曲,间或插入戏曲不戏曲的长调颤音,竟找不出可以传唱的一曲,听得入耳的就只有片尾曲,还勉强得来。
      
  许是岁月蹉跎之后的寡淡,缓缓的轻漫着。或然并非李少红的执导欠斟酌,分明是时日久隔,各人心中自有一份对红楼梦钟爱的情结吧,难以为苛求众口一致。我的喜欢并非皆大欢喜,我厌恶的也并非十恶不赦,再宽容些,再淡泊些,一切也就皆容尽了,可知这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

颠倒红楼一

终于撇开所有与红楼梦有关的记忆,开始阅读赵同的《颠倒红楼》。    
  尽管是有些心理准备的,早在2006年的时候就从报纸上读到过红楼梦作者问题的争议文章,当然,那时没能引起多大震动,或然只是一啖而过,以为谬谈,不为所动。然究竟是有些异议,况且以往数年是喜欢剪报的,所以这剪报就被保存了下来。
      
  剪报是当时青年学人陈林所著长篇学术论文《破译红楼梦时间之谜》的缩减。他文中提出,一百二十回是一个有机整体,真正作者是曹雪芹的父亲曹頫,也是小说早期抄本上著名的批语者“脂砚斋”,而曹雪芹只是书中部分诗词的创作者。
      
  想必是当时看过之后,全没当回事。    
  时隔四年之久的今日,遭遇赵同竟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赵同何许人也?仅在书封底册页尚有一段简单的介绍,现抄录于此:

    
   赵同,字徒红,江苏镇江人,1923年生。   
  1946年赴台湾,1974年去美国,毕生从事电信工程事业,1988年退休。
      
  喜爱古典文艺,尤喜《红楼梦》,积有六十余年的阅读心得。     
  偶尔被少数人误认为“红学家”,其实不是,因为他从未研究过“红学”。
      
  就这么简单,猜想大概是赵同老先生自己写的简历。    
  说了作者,再说说他的创作简历。
      
  1966年秋第一次在台湾发了《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可惜无人理会。   
  1980年秋《红楼猜梦》,引起台湾大学朱西宁教授赏识。
      
  2001年冬,《红楼梦醒时》完成初稿,由新加坡出版。   
  2003年秋,《红楼梦醒时》发行第二版。   
  2008年底,《红楼梦醒时》增添一些数据,第三版在东南亚出版。    
  2010年6月,中文简体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在大陆出版,更名《颠倒红楼》。
      
  看过这些之后,进入正文主题,用石破惊天来形容,却不为过,至少,我阅读中的感受如此。

颠倒红楼二

  

掩卷之后,久久沉浮于二百多年前尘烟般浩淼的历史中,盛世如斯,却是跌宕起伏。
      
  说红楼定然避不开曹家,曹家始祖考据众家评说,只说随大清开国入旗,至曹寅辈达鼎盛,其女为贵妃,致使曹家成为大清举重若轻的皇亲贵胄,深得恩宠。曹寅之子曹颙历任织造之职,但上任只两年即去世,后继者为曹頫。曹頫据史料考据为曹寅过继子侄,聪慧玲珑,深得康熙帝以及曹寅宠爱,与皇室往来密切,即入主当时太子允礽为幕僚。但政事无常,数年之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子允礽先后被废,在这一场兄弟屠戮宫闱夺嫡之争中,太子允礽败北,爱新觉罗·胤禛,即位,称清世宗,开启大清雍正王朝。受与此事件中的太子株连,曹家一溃涂地。
      
  雍正帝一上台,巧以亏空甚多为名,实则为清除异己,江宁织造曹頫深受其害,此前与皇室荣辱与共久矣,有道是伴君如伴虎,且不知早已种下这祸根。有近者就有远之,道理莫不如是。
      
   至此,曾亲历曹寅接驾康熙南巡之盛景,恩宠备至,到雍正帝视为异己的曹頫,可以想见,岂止是备受冷遇,到头来却落得满门抄家的结果。待到曹頫之子曹雪芹出生之后的曹家,早已经是衰草枯荣,只顾着忙于生计苟活的份了。雍正五年,抄家之后的曹家,迁居北京,曹雪芹成长之后的生活,实属贫困阶层。如通常文人士子一般,穷而不屈,大有怀才不遇之痛,常日里武文弄墨沽酒为乐。
      
  较比其父曹頫来说,曹雪芹成长于家道中落之地,所受困窘之伤痛,远远不及前半生过惯奢华时日的曹頫来得切肤身受,因此上,就有疑为红楼梦成书的作者乃是其父曹頫直言于世。
      
  此为《颠倒红楼》作者赵同老先生的秉烛之言,虽为一家殊谈,但尚有可考据之理,姑妄听之。
      

颠倒红楼三

沿着赵同老先生的思路看下去,这曹頫生于康熙三十四年,也就是1695年。康熙四十六年,十三岁的曹頫亲见曹家接驾盛况。康熙四十六年,曹寅去世,曹颙继任江宁织造。康熙五十一三年,曹颙去世,康熙帝特谕二十岁的曹頫继职。到了康熙五十六年,曹頫与生于同年的脂砚成婚。三年后曹雪芹出生于南京。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驾崩,雍正继位。雍正五年年底,曹家被抄家,曹雪芹时年虚九岁。雍正十三年,雍正帝驾崩,乾隆继位。乾隆四年曹頫动笔写《石头记》,同时脂砚和畸笏撰写批语。乾隆十四年曹頫去世,留下未完成的《石头记》初稿。
      
  曹頫半生所在历经康乾盛世,也即是大清历史上文字狱最为酷烈之际,因此上,曹頫的撰文既要将家族兴衰的历史以及一腔愤懑之愁苦发泄出来,又要顾忌自己和全族人的身家性命,必是煞费苦心,巧妙布局,《石头记》如此这般就成为曹頫笔下的影射小说。表面看来是将真事隐去,不涉朝政,又要将对致使曹家一败而溃的时政强弩的满腔愤懑倾盆而泻,于是乎,浮现于眼前的尽是,温柔富贵乡里沉浮,情天恨海中挣扎的一干风流冤家,历尽离合悲欢世态炎凉,就演绎出了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岂不知如《石头记》开篇第一回里所说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頫写至伤怀之处,那身家兴衰的往事覆盖了小说中离恨天的苦心悲凉,忧愤忡忡,郁郁难遣,无以为继之时,遂搁笔撒手而去,留下这半卷未完之《石头记》。如此这般,《石头记》的撰写正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颠倒红楼四

《石头记》初稿未完,曹頫撒手西去,留将与谁?自然是最亲近之人,除却儿孙尚有爱妻。曹雪芹时年已过而立之年,既是世家之子,虽生于家道中落,却也是自幼饱读诗书,通晓文墨,能否接此大任?作为悉数尽知夫君一腔夙愿的妻子,恐有违逆,万难放心交予儿子续继这未完之任,曹雪芹在此后十年里所能做的既是在母亲的督导之下对半卷《石头记》的删改,难以为续。即如书中所言:“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初稿手抄本《石头记》中,夹杂有大量脂批手书,或于行间夹批,或是夹页其中,可见,这一行为是与书写者同步进行的,能够与写作者同步加入眉批必是作者亲待之人,或亲眷或好友。
    
  有考据为证,脂批并非一人,而是几人,以号脂砚斋之人为首,故名。诸多传世抄本中发现具名有脂砚、畸笏、松斋、棠村、梅溪等五人后又有芹溪或芹圃入之,芹溪、芹圃乃是曹雪芹的雅号。松斋、棠村、梅溪三人数量极少,绝大部分为脂砚、畸笏所批。
    
  由于脂砚斋的批语实为目下研究红楼梦之重要资料所在,赵同老先生多年研究脂批与抄本,几经推测,据理以证,脂砚实为曹頫之妻,而畸笏乃是脂砚之兄。有此为证:批语内脂砚都在己卯年以前,而畸笏则多在己卯(乾隆二十四年)之后,可以想见此书的主批权原属于脂砚,而在己卯年后,因谷搁笔,主批权移交给了畸笏。也即是这一年之后,曹雪芹停止增删,成立定本,定本上特注明脂砚四阅评过,誊抄、校对、作批,必定是形影不离的至亲之人,批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至此无可置疑。

红楼梦未完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这个迷途里沉睡不醒?也不知道这个巨大的谜面的谜底究竟是谁可以揭晓?

  那些个醉饮着“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玉液琼浆的梦,若有朝一日魂魄醒来又既将归于何处?

  我目力所及的,只能是徘徊于二百多年以前早已远去的历史尘烟中,既无来路,也无去路,此刻或然既是路了。

   二百多年以前的大清盛世,和以往朝代更迭,家国易主,没什么分别。纵以延续龙脉之争,也难逃脱手足荼毒,将相厮杀。

  置身于这一场血腥之中,难以保全节操。曹家半世兴衰若不是搅于其中,断然不会沉浮如此迅疾。

  先是曹頫与太子允礽结党,太子被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后是雍正登基满门抄家,最后落得绳床瓦灶,衰草枯黄,一干人唇亡齿寒的过着残喘度日于市井之上。悲欣交集中,精神郁结之处,便只有这倾盆而下的笔端毫墨。

  洋洋几十万字的撰写誊抄,五次三番的删改增减,红楼一梦就成了家族兴衰、时事隐射的野史妙传了。

  鲁迅曾经有言说:爱情是要有所附丽的。望族豪门里的痴男怨女,纵然有千般离愁别恨,怎抵得过由繁盛而至衰败的迎头痛击?没有那些钟鸣鼎食膏粱锦绣表面繁华的支撑,何人的情爱大厦,无异于空中楼阁,无以为继。

  这样看来,曹頫即作为《石头记》的原始抄手,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却是痛到了极处的字字铿锵血性之音。

  如此之重的鸿篇巨制,单单凭借空想怎么都难以成就,必是和那些亲历亲为的往事纠结难分,于是乎,曹頫将满腔悲愤化作一纸空云,假作真,真作假的俯就于宝黛的聚散离合之上。一方面委以承继家族史的厚望,一方面又含混于时事更迭的沉浮中。

  再翻开眼前的《红楼梦》,以上为鉴,宝黛的情天恨海竟然不足以消融时事钩沉,颠覆了久积于心的离恨情殇。

  曹頫十年之中只完成半卷残篇,及至黛玉未亡之前,抑郁纠结,心力憔悴,于乾隆十四年饮恨搁笔而亡。此后便是其子曹雪芹十年中的五次增删,而无续后文之意,这似乎不合常理,只做删改,却不着手续写,是何道理?一方面曹雪芹自知文赋不及,难揣先父心思;另一方面,其母即脂砚不许其子为续,实恐违拗前文,或有不慎而招来杀身之祸。抑或是忧心于狗尾续貂之说,言而总之,《石头记》余世就仅有八十回的反复整修之本。及至乾隆二十八年饥寒交迫的曹雪芹儿子先逝,犹如雪上加霜,不久郁郁而终。此时及至耳顺之年的曹母不堪先后丧孙、子之痛,不久撒手人寰。离世之前将两代人几十年心血造就的旧本《石头记》八十回结成定本公诸于世,流传于亲朋好友之间,以了却为夫婿之愿。

  当同《石头记》残稿相关联之人先后辞世,就只剩下年迈的畸笏叟,经赵同老先生据理分析,畸笏乃是脂砚的兄长,也既是当年脂评中很重要的一位人士,数年以前即主张更名《红楼梦》之人,再没有脂砚的约束时,畸笏自作主张恢复《石头记》以《红楼梦》正名,并以此流传于世,此乃《红楼梦》问世之初始。然,此《红楼梦》仍是无尾之作。

  几经流转世事成拙,有好事者于是便续写了《红楼梦》后四十回,按照前书脉络循序而下,于是百二十回的全本《红楼梦》即余世,及至今日。至于后续者是不是高鹗,姑且在此不论,是否有续貂之嫌也自有公论。

  说了许久之后再回头看《红楼梦》一书,自知颠覆了从少年起久已谙熟的红楼梦诸多儿女情怀,一如早已心怀久慕的才胜比干,貌若西子的黛玉,甚于玲珑贤德的宝钗。当只道是脂砚恍若宝钗之化身之后,竟多了一层眷顾,念及曹頫苦心孤诣造就的如此之完美贤良之女,书中有云: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犹可见曹頫对于宝钗之亲赏。况如脂砚心苦评批《石头记》若许年,也该为《红楼梦》贻误多年之宝钗诟评予以复归了。

  愚见如此,且抛开众评家之论,作者是谁大约亦不关乎《红楼梦》一书杰出的艺术造诣,尽管从头至今,有张爱玲十年成就《红楼梦魇》名,加之此《颠倒红楼》一说,实乃为《红楼梦》中前后结构偏误矛盾冲突,纠偏而述的考据是也。纵使有千疮百孔之缺,亦有“风月镜”“二尤”等等增删愈加之况景,凡此种种瑕疵皆不能掩瑜之光熠,《红楼梦》,实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书工曲善画,博识多见,杂学旁收,千谜百媚,百转千回,如此之书立于浩繁卷帙的古今之中,实乃是国人之大幸也。

后记

终于将一部起始于《颠倒红楼》之闲谈谬论草就,郁结心怀的颠覆之情倾囊而出,历时半月,续续断断,仓促之余,心空落地。
  当与不当暂且搁置,仅为一时之兴起,倘或再有深究,实属学术之争,乃非余力所能及也。

  扬言万万,却无非一场宿醉,罢了,罢了。   
  《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余者皆无大异。
  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
  运生世治,劫生世危。

  大仁者,俢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
  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

  俾残忍乖些之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下,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中。倘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为仁人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千万人之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千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

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红楼梦醒归何处?

    原文刊于2015年《北师青年》文学版

夏梓言。97后教师、作家、编辑。蕲春人。

二0一三年学习创作至今,习小说、散文,在国内、北美、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地发表文学作品两百七十多万字,大量散文被《散文选刊》《作家文摘》《作家选刊》《杂文选刊》等刊物全文转载,并入选30余种美文集与年度散文选本。曾一百六十余次荣获中国大陆及澳门各级文艺、创作大奖。

毕业于北师大首届中国90后作家高研班,曾任中国青年作协主席团成员,散文委主任,《青年作家》主编,中国校园作协第五、六届全委,现任全国高校文联创作中心主任,中国90后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散文代表团主任,高校文联全国十名签约作家之一,中国90后作协第四届,中央宣传部传媒集团首届签约作家,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签约作家,《散文选刊》《作家选刊》《高校文学》《青年散文》《青年作家》《文苑》《贵州文学》《江南》《国风》专栏、签约作家。

在美文亭、散文吧、榕树下、掌上阅读著有散文集《城春草木深》《十里暗香》《十年的深情与孤独》《百花深处》《一个人的山河岁月》《只因山河是故人》《素白时光,草木清香》《是千花百草守护着蕲南苍茫大地》《蕲南草木记》,长篇小说《凤凰路77号》《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篇小说《木子树下》。

长按指纹

(0)

相关推荐

  • 刘世德:《红楼梦舒本研究》前言

    什么叫做"舒本"? "舒本"即"舒元炜序本"的简称. 也有人称舒本为"己酉本". "己酉本"是什么意 ...

  • 高淮生:“相对精善”的《红楼梦》评注本:《蔡义江新评红楼梦》

    蔡义江评注<蔡义江新评红楼梦>由龙门书局于2010年7月出版,据<新评>"前言"称:"此书所依据的版本文字与注释,是在1993年10月浙江文艺出版 ...

  • 前世今生:《红楼梦》在流传的过程当中曾经有过很多个名字

    多歧为贵,不取苟同 红学除了曹学以后的又一个大分支叫版本学.当年<红楼梦>的流传形式是手抄的形式,大体上是八十回,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可能还不足八十回.现在多数人认为最古老的本子叫甲戌本,就是 ...

  • 中国四大名著之《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典长篇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小说名著之一.<红楼梦>书内提及的别名,还有<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 ...

  • 时光惊雪,谁的盛时锦年,醉了流年,痴了芳华

    无声遣流年,疏影话凄凉,清欢共,紫陌红尘相逢;望苍穹,掠眼繁华谁懂. 一场流离一场梦,一指流沙一段愁,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谁把青丝奔成白发,谁把眼前跑成天涯. 心若成诗,每一场遇见,都是墨色里流淌的 ...

  • 时光惊雪,一笑如春

    一盏灯伫立在窗前,低低的如弯月,而我亦是,人比花低,人比时光静谧,所以才愿意即使不言不语,或在一弯的拥抱里,看着星火点点. 恍若飘起尘烟的隔世,渐渐的,回忆起十载甚至再久远时光里的自己,犹如一颗颗斑驳 ...

  • 时光惊雪,雪落成诗,美到骨子里!

    雪,漫天飞花中,将心絮悄悄洒落,是一种带泪的洒脱,也是一种无悔的执着. 纷扬的雪花,跨越千年.总有一些美到骨子里的诗句,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今天,就一起,撷取雪花一朵,跟着诗人的脚步,欣赏不同的 ...

  • 白音格力|时光惊雪,美人惊梅

    时光惊雪,美人惊梅 文/白音格力 时光惊雪,这四个字,写出来的人,身在红尘心在世外. 多少人品味了这四个字,被其中的意境牵走了魂魄.牵到哪去了?你问她,她答不上来.但心里就是知道,它美! 美在时光,美 ...

  • 当代女作家白落梅的精美散文《旧物不言,时光惊雪》,请欣赏!

    旧物不言,时光惊雪.白云溪水,草木山石,但凡是美好的事物,皆入了禅的境界.哪怕落入俗世沧海,亦有灵性,不受熏染,保持当年姿态,一如初心. 我喜爱作家沈从文的一段文字:"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 ...

  • 诗词丨时光惊雪,雪落成诗,美到骨子里!

    来源:学习经典古诗词 雪,漫天飞花中,将心絮悄悄洒落,是一种带泪的洒脱,也是一种无悔的执着. 纷扬的雪花,跨越千年.总有一些美到骨子里的诗句,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今天,就跟随诗词君一起,撷取雪花 ...

  • 时光惊雪,雪落成诗【人生感悟】

    时光惊雪,雪落成诗. 一字一句皆是意,一步一摇都是景. 大雪,就这样缓缓地到来了. 这个时段,雪下得很大,范围也广, 鹅毛样的大雪最是让人期待. 看着天上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 天地瞬间银装素裹,伸手 ...

  • 时光惊雪,流年无风,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沈从文: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累觉不爱,是时下很多人的感情状态.生活的担子太沉,让我们疲于奔命,渐渐的,爱情成了一种奢望,一种负担. ...

  • 时光惊雪 | 雪小禅最美微刊第一百八十六期

    爭 做 中 國 最 美 微 刊 ︵ 第一百八十六期 本文选自雪小禅新书<惜君如常> 文字 @ 雪小禅 摄影 @ 雪小禅 设计 @ 杨    丹 点击上方  绿标 一起来听主播沁园文章播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