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聂看童画Nie6
小学美术教师有他的专业属性,这个专业属性从某种程度而言不能说是美术专业,有人说美术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我持保留意见。我当然希望一流的艺术家来做教师这个职业,可惜的是,现实当中一流的艺术家很少当老师,更别说当小学老师了,因为他们考虑的问题根本不在一个点上,你说艺术家客座一个演讲,一堂课那都是表演性质的,并不成体系,也很难体会老师这个职业,很少有哪个艺术家会踏实地在课堂上教课的。
过去我专门写过《老师与大师》这个话题,意思不重复了。曾经我有机会当全国最有名老师的孩童,十几周的课我只能见他几面,又或老师作画示范占了很多的地方,由于名气,很多与教学无关的人也来看他作画,搞得大家都没法画的事情常有。我没有资格怪责老师,而是我们的教育机制没有很好地协调这个问题,不是画的好就能当美术老师的,同理,也不是画不好就不能当美术老师的,历史上有很多好的艺术家,有谁记得他们老师的名字。
很多思绪无法排解,还是来看看孩童的作品。这是一节石膏版画课,中规中矩,认真踏实上好每一节课,就会很自然的迸发创意,尽管我认同创意要有灵感一说,但作为教育本身而言,要有教育的痕迹,要有对美术教育规律的把握。从下面几幅作品中可以看出,孩童的功底很强,怎么刻怎么有,生动异常,其实版画的效果,作为老师的是可以预测的,但其效果对于孩童而言,还是很有种惊奇感,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很感兴趣,他们期待把作品打开时的那种拓印之感。我觉得美术课需要这个东西,这种用材料工具带动的教学,又引发了我对完美美术课的思绪:每个孩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意愿去完成作品,每个人有单独的工作坊,单独的工具材料箱,可以有比较长的时间去浸润,这样他们很自然地就能体会到美术课的魅力。
优秀的孩童从来就优秀,但是工具材料使用得当,会使不那么出色的孩童也会有很好的表现。过去的我执着于艺术本质的理念,我觉得画面越是单纯越好,就用最简单的方式就能画出非常丰富的东西,你用这么多的工具,制造这么多的效果,我一眼就能看出来你的基本功是不行的,你是在用材料出效果。可现在我不会这么想,因为我是美术老师,我所面对的孩童不用那么专业,他需要的是兴趣,需要的是如何帮助他去解决问题。那么石膏版画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问题。每个孩童都完成了作品,平常基本功弱的孩童也能从中体会成就感,孩童的作品也会通过版画的效果提升好几个档次,让人很是高兴。哪怕这是简单的艺术效果,可我认为却放大了数倍的育人效果,孩童们都乐于参与到这样的工具材料之中来。
第一幅画是孩童画螃蟹,主体物太小,第二幅更离谱,其实画的是猫头鹰。如果是平常作业,画面很难成型,但由于版画的效果,第一幅画有了空灵之感,第二幅有了怪兽图腾之感。我觉得这些小版画不是要求孩童提高造型能力,而是重新认识艺术效果,重新看待自己的作品。
当然,孩童这些作品之所以都还能成型,主要是因为我给他们提供了动物的简笔画图片。一方面我不排斥简笔画,另一方面我觉得临摹改编可以提升孩童的作画兴趣,也能适当降低创作的难度。简笔画之所以简笔当然是为了让孩童好接受,好运用。漫画就是简笔画,丰子恺的作品就是简笔画,但是意境很好,国外很多的插画都是简笔画,寥寥几笔很是生动,只是有些简笔画过于概念而已,你即使画国画油画也会很概念的,这并非是简笔画的缺点,关键是作品的品位。等孩童利用简笔画来刻制石膏版画就会效率很高,版画的效果也会弥补其轮廓形状的单板,也能从简笔画出发形成新的艺术效果。
这两个孩童通过简笔画改编的很好,一个是对猫的身体姿态做了改变,一个是对鸟的脖子动向做了改变,这样的学习方法是可取的,孩童完全的原创不太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改编的能力。且,不用担心,孩童即使看着相同的简笔画形象,也由于造型能力与感受力的区别,作品而变得千姿百态,童趣就在不准确当中,孩童只需要一点启发,一些材料的帮助就能有新的天地。
教育着实是想抹平差异性这个问题,让每个孩童都能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重新掂量新与美,把手法的新与传统的美有机结合。版画对于孩童来说就是新,而简笔画的有力就是传统的美,艺术教育的魅力就在于不是靠说的,是靠亲身体验感受的,用工具带动课程是可以很好地关注差异性,解决孩童的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