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到这个世上,只为了完成这三个“价值”,愿你能完全做到
01
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上,都有他独特的使命。
孟子有句话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这上天为何要让我们受苦呢?就是因为上天赋予了我们不同的人生价值,也让我们感受到那独属于自己的使命。
你来到这个世上,有可能是为了与某个人相遇,报答他的恩情,然后便匆匆离去;你来到这个世上,有可能是为了振兴家族,肩负起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责任。
虽然说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和三观都有着极大的差别,可总有一些价值,是共通的,是每个人都需要去实现的。
《一代宗师》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我想,这便是我们大多人这一生所相似的价值追求。从小方面来看,要追求个人的利益,从大方面来看,要为天地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三个价值,看似很平常,可实际上,能够完成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哪怕我们难以完成,可我们也要有一颗顿悟的心,以此来实现圆满的人生。
02
做人的基本目的——见自己。
什么是“见自己”呢?最为直接的一个说法就是,明白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同时还要保持自己的本心,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在这个世上,能够完全“认清自己”的人,其实不多。大多人都被社会的潮流席卷向前,不仅丢失了自己的主见,而且连自己姓甚名谁都忘记了。
今天出现了一股时尚且另类的潮流,大多人连思考自己是否适合都不去思考,而是盲目去追潮流。到最后,他们只能是落得狼狈的下场,成为别人眼中的木偶和韭菜。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我们是否活成了随波逐流的傀儡模样?相信大多人都会感慨,原来自己活了那么多年,一直都没有认清自己,一直都没有为了自己而活着。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最可悲的,便是在年老之时才发现自己白活了。
当人们不懂得“见自己”的时候,这白活的情况就会发生。而大多人,他们这辈子的人生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做人最基本的,并非是赚到多少钱财,也并非是拥有多少的功名利禄,而是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人,该做什么事儿,遵循自然和社会的法度,完全顺道而行,不做任何违背规则的事儿。
见自己,便是在内心深处营造属于自己的天地,不会轻易受到外在环境的侵扰。
03
开阔的格局——见天地。
面对天地和大江大流,大才子苏轼曾感慨道:“寄蜉蝣于天地,面沧海之一粟。”
在无边无际的天地和大海面前,人仿佛显得特别渺小,连与天地抗衡的力量都没有。这个时候,我们该怎样去对待外部的环境呢?
如果人总感觉到内心谦卑,那其实是件好事。因为我们心怀对天地的敬畏之心,不会说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儿。
可如果人连敬畏之心都没有,而是过分以自我为中心,那这个人的人生之路,终究是走不远的。
前者做到了“天人合一”,完全把自己置身于大千世界当中。这个时候,他所看到的范围会特别开阔,所见识到的人与事儿会更加丰富,行为也符合世道的发展轨迹。
相反,后者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就容易出现“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的情况,成为了一个心胸窄小,毫无格局的人。如此,他的未来怎么可能会光明呢?
“见天地”告诉我们的,就是一种让自己置身于大千世界的观念,让自己走出去,走出那狭隘的世界,去拥抱无边无际的广阔宇宙。
04
人生的升华——见众生。
其实,“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三者的关系,那是层层递进的。而且,只有按着这个顺序去做人,我们才能够触碰到最后一个境界,那就是“见众生”。
你明白了自己是个怎样的人,然后你才可以走出狭隘的空间,去探究更为宽阔的世界。当你完全品尝到人生的滋味之后,那拥有深厚阅历和高深境界的你,自然就得去为家人,为人民,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儒家有一句话说得很震撼人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无论在什么时候,社会当中都有这些人存在。如果缺少了这些人,那一切都会停滞不前。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够看到朗朗乾坤,看到正午中天。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许我们做不到那么伟大。但是,我们还是要向外界去输送自己的价值,别总是做些损人利己的事儿。有些时候,你用自己的思想或者阅历去帮助别人,这本身就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儿。
见众生,便是让人在红尘俗世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行君子之道,行圣人之道。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