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福特家族:从边缘宗室到新朝母族(下)

护驾无能的第二代

约公和老贝公一样,是坚定的对法主战派,在法国也取得一些战功,治理地方也有成就,加上继承了老贝公的班底,他以为自己已经成了继任的法国摄政。然而,第二代约翰·博福特奉亨利六世的命,带着军队来分他的权了,偏偏他又没做出什么出众的成绩。第二代的托马斯倒是一个活跃在法国战场的主战派,但是早在1431年就死于军中了。

第二代约翰·博福特于1443年进封为第一代索默塞特公爵。但是,他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玛格丽特,所以1444年他去世后,爵位传给了博家第二代的最后一个男丁也就是他的小弟埃德蒙,即第二代索公。同时,埃德蒙也受到亨利六世的倚重,接替约公在法国的工作。亨利六世顺便以约公同时也是北爱尔兰伯爵为由,打发他去爱尔兰当总督,中央的事你就别管了。

约公因此记恨索公,即使他们不但是本家,还是姻亲。

1447年,亨利六世在英格兰的摄政王叔、素有佳声的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在被控谋反后身亡。

同年,亨利·博福特主教也去世,博家第一代全部谢幕。

然而第二代实在太差劲了,作为第二代最后的男丁,第二代索公根本主持不住局势,百年战争转为法军优势,那些已经移民到法国的人也只能逃回英格兰。外战的失利也引发了群众对政府的不满,乱党一度控制了伦敦。

于是亨利六世把第二代索公关进伦敦塔。

他是要治他的无能失职之罪吗?

非也,这是一种保护。

索公失势后,约公趁机以呼吁改革为口号崛起,希望彻底打倒索公。而且,由于亨利六世无嗣,身兼老国王二子血脉的他希望成为王储。但是,亨利六世总归偏向索公一些,还任命索公为加来将军,毕竟索公是老兰公的血脉。

亨利四世当初排除博家的王位继承权,然而他料不到自己身后子孙单薄,四个儿子加在一起竟然只生出一个嫡孙,于是博家反而成为了他的孙子最亲近的护航者。

1453年,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丽特怀孕,后生下太子爱德华;而他的寡母卡特琳再婚所生的埃德蒙·都铎又娶了第二代约翰的独女玛格丽特·博福特。兰家双喜临门,约公再次靠边。

这些年约公仕途不顺,很重要的一点是,没什么贵族支持他,包括他的妻族内维尔家族。内家并没有支持姻亲的习惯,比如他们和另一个姻亲家族珀西家族的关系就很差。

这时候,代表国王的索公扮演了猪队友的角色:他站队珀家!这就把内家逼到了约公这一队。

同年,因为英军在卡斯蒂永战败,亨利六世精神崩溃,约公趁机加入国会,将索公投入伦敦塔,自己当了加来将军,更于次年受任为护国公。

英法百年战争最终以法王夏尔七世,也就是亨利六世的舅舅获胜告终。

又过了一年,亨利六世恢复了神智,但史学家罗宾·斯托雷说:

如果亨利的失常是一个悲剧,他的康复将是国家的灾难。

亨利六世罢免约公,重新提拔索公为加来将军。索公觉得伦敦反对他的人有点多,就在莱斯特召开国会。约公及其妻族觉得自己要被针对了,于是先下手为强。妻族的领袖是他的妻兄索尔斯伯里伯爵理查和理查的嫡长子沃里克伯爵理查。

这一年也就是1455年,第一次圣奥尔本斯战役爆发,这也就是红白玫瑰战争的开端,红玫瑰代表兰家,白玫瑰代表约家——约公及其妻族武装对抗国王和索公的军队,虽然只杀了50人,但约公很满意,因为索公和第二代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以及第八代克利福德男爵托马斯·克利福德都死了。

约公取得战役的胜利,也控制了国王,但是,他不能弑君,还得确保国王好好活着,不然太子爱德华登基,大权就落入玛格丽特王后之手了。

约公将国王迎回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任命内侄沃伯为加来将军。

1456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二世,就是詹姆斯一世和博家第二代琼的儿子,入侵英格兰。约公率军前去抵御,于是后方又出了问题,玛格丽特王后掌控了亨利六世,并在1459年的一场战役中拍飞了约公和内氏父子,迫使他们逃到爱尔兰和加来。玛格丽特王后暂时无力撤换他们,但以叛国为由将他们废为庶人。

约公决定把当初亨利四世的道路再走一遍。内氏父子已经为他开好了路,先杀进伦敦,再擒获国王,然后在伦敦等待他的到来。

但是,约公高估了贵族们对他的期望,包括他的妻族,都以为他的目的是清君侧,以为他的野心仅止于出任护国公;当他把手放在龙椅上观察大家的反应时,他失望了。

最后总算达成一个折中的《调解法案》:亨利六世死后,王位由约公继承,太子一边去。封约公为威尔士亲王、切斯特伯爵、康沃尔公爵和英格兰护国公,前三者都是储君的标配。

以玛格丽特王后为首的兰党不甘心,他们寻求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三世的帮助。苏格兰王总在这时候出现,不愧是博家的好外甥。

约公和妻兄索伯率军北上,却发现自己轻敌了。韦克菲尔德一战,约公阵亡,索伯逃跑后被捕杀。

但是,约公的死没有让他的集团群龙无首,他的长子爱德华继承了他的衣钵,并且以国王谋杀储君也就是他的父亲、违背了《调解法案》为由,兴兵讨伐国王,并在陶顿一战大获全胜,在伦敦市民的欢呼声中加冕为爱德华四世国王,实现了乃父未完成的梦想。


集体殉主的第三代

亨利六世一家丢了王位,遭到驱逐。

第二代索公别的不行,生孩子的能力却很出色。他和沃伯虽然属于不同阵营,却娶了一对姐妹花。第二代索公共计有女六人、子四人。长子亨利继位为第三代索公,当然也成为亨利六世的护航者。

这位第三代索公做人比较灵活,他竟然投靠了杀父仇人之子爱德华四世,并得到善待。然后……他又叛归了兰党这一边,参加了1464年赫克瑟姆一战。这一战,约党统军的是沃伯的弟弟蒙塔古男爵约翰。第三代索公在一处谷仓被杀,爱德华四世也收回了之前对他的平反。

第三代索公未婚,于是他的二弟第三代埃德蒙成为了第四任索公,当然这只是兰党单方面的宣称,在爱德华四世这里,索公已经除国了。当然,爱德华四世不可能彻底根除博家血脉,毕竟他的外婆就是第一代博家人,他总不能自杀吧。

1465年,亨利六世被俘虏,看起来约家的王位越来越稳了。然而,世事难预料,1470年,爱德华四世的表兄沃伯作为内家的家长,因为不满爱德华四世偏袒妻族,突然反水驱逐了爱德华四世,转而拥戴亨利六世复位,并与流亡国外的玛格丽特母子结盟!

然而,短暂的王位复辟给博家乃至整个兰家带来的却是最终的毁灭。爱德华四世在妹夫勃艮第公爵大胆夏尔帮助下反扑,在1471年的巴内特一战一举击杀内氏兄弟,随即在蒂克斯伯里一战杀死了兰家太子爱德华和博家第三代的第四代索公及其弟多塞特伯爵约翰。德文伯爵家作为博家的外甥也先后有好几个男丁死在了内战中。

爱德华四世复位后,亨利六世也被害,兰家嫡系绝嗣,而博家第三代还剩一个男丁就是小儿子托马斯。但是他很透明,即使他在战斗中生还并且活到了1517年,小编都不知道他后来经历过什么,有无娶妻生子,兰党也没有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而是选择了第三代玛格丽特在不满14岁时生下的独子、后来流亡在布列塔尼的里奇蒙伯爵亨利·都铎。

这么说吧,《不列颠百科全书》压根没当他存在过。

第一代 约翰 亨利 托马斯
第二代 约翰 埃德蒙
第三代 玛格丽特 亨利 埃德蒙 约翰

(斜体为非正常死亡)


新朝母族

当初里奇蒙老伯爵埃德蒙·都铎被约党囚死,亨利是他的遗腹子。幼年生子也使得玛格丽特身体受损,失去了生育能力。但这不妨碍玛格丽特与德比伯爵托马斯·斯坦利达成政治婚姻,为儿子谋取政治资本。

1483年爱德华四世死后,儿子爱德华五世的王位被叔父理查三世所夺,与其弟都神秘失踪。玛格丽特趁机与爱德华四世的遗孀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结盟,约为亲家,并参与爱德华三世第五子托马斯的后裔白金汉公爵的叛乱。托马斯没有孙子,白公是他女儿的后裔。

1485年,在亨利·都铎与爱德华四世的弟弟理查三世大决战的博斯沃思平原之战中,斯坦利兄弟按兵不动,托马斯更是亲自从理查三世的尸体上摘下王冠给继子戴上。

新王亨利七世娶了爱德华四世的大女儿伊丽莎白为王后,这不仅仅是为了履行当初的约定,也可以避免其他人以前朝大姑爷的身份挑战他。

同时,他希望以“合法继承人本人”而非“合法继承人的丈夫”的身份统治国家,于是淡化自己约家姑爷的身份,强调自己是老兰公的后裔。

时过境迁了,让当初那个博家不继承王位的规定,见鬼去吧。其实如果这样,那么应该继承王位的也应该是他的母亲玛格丽特才对,但是那时的英格兰显然还没有习惯女主政治,玛格丽特似乎也没兴趣和亲儿子争位,做国王的母亲挺好的,何必要当国王本人呢?

博家虽然合法后裔断了,但博家第三代的第三代索公亨利有一个私生子查理,在新的都铎王朝受封为伍斯特伯爵,顽强地把金雀花王朝的Y染色体延续到了今天。

IOS系统打赏通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