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要精微】一文解读女性脉象的特点!
女性脉象的特点
宏观上,女子一生中有未经期、经期、绝经期之分。而具有生育年龄(月经的建立)的妇女在一月中脉象又有经前期、经期、经后期、排卵期之别,另有妊娠、分娩、哺乳等生理上的改变,因此脉象也会发生与其相适应的变化。
女子在月经初潮以前,她们的脉象与男孩没有什么区别。要说细微的区别也只有脉象稍细数的不同了。
女子在青春期前, 尺脉、关脉偏沉, 偏弱,一般在12 ~14岁月经建立后进入青春期时, 尺脉、关脉渐渐转强。
月经建立后,其脉象于经期前、后、中期,左寸脉、右尺脉、右关脉的脉多浮,脉张力增强而滑数。
排卵期的脉象基本相同于月经期的脉象,只是滑而偏有张力而已。
绝经期女性尺脉转弱。体质好的女性50岁后关脉强,体质弱的女性,关脉偏弱,而双寸脉趋浮。
女子在生育年龄,右尺、左寸脉稍强的原因可能与其内分泌的调节及其自身的理化代谢有关。
经期女子在雌激素、孕激素、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微血管开放,血流加速,同时水钠潴留,心脏的活动增强。体内的各种代谢也加强,因而出现滑数的脉象。
又由于子宫供血增加,宫体充血,内膜剥脱,右尺脉必浮强。
胃肠的充血、门静脉回流的增加、肝脏代谢的增强等综合因素导致右关脉增强。
代谢的增加必然导致心搏出量的增加而出现左寸脉张力增强而滑数的脉象。
而月经后期,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失血、血黏稠度降低,则脉象会出现脉张力减弱、滑数改变。
此时若观察女子的末梢循环,如睑结膜的血管网、甲床、口唇,会发现有轻度贫血症状。医生可以通过脉滑及末梢血供区别月经前后或经期或排卵期。
正常情况下,女子在月经初潮直至绝经期前或妊娠、哺乳早期,关脉会增强,这与关脉脉气的组成成分有关。
前章中我们陈述过关脉由乳房、肝、胆、脾、胃、肾、胰的脉气堆叠而成。
经前期及妊娠时女人的食量,钠、水摄入和代谢增加,乳房胀满,而妊娠及哺乳期更是如此。
个别女性妊娠出现消化道反应,关脉可减弱;而早孕反应后,关脉的增强与滑数是主要的。
若哺乳期女性关脉偏弱,则乳汁分泌多困难,有时见缺乳。
另外,女性在两次月经的中期(排卵期)脉象多滑数,这可能与排卵期内分泌变化有关。女性排卵期体内促性腺激素达到峰值,子宫充血,又由于孕激素短期大量分泌,子宫内膜血供为其受精卵着床做准备,同时女性的性冲动也增加(在动物表现为外阴充血,求偶动作出现)。
人体各脏器在激素作用下代谢增强,微血管通畅,因而出现脉象滑数。
总之,女子受其自身生理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与男子不同的脉象。
当我们了解了女性生理特征,就能理解其独特的脉象表现形式。
一般情况如下:
1.经前10天,脉象开始滑,双关脉浮,脉张力渐增。
2.月经前1 ~2天,脉象滑数明显,左寸、双关、右尺脉张力增强明显,末梢血供红润,如甲床、睑结膜红润等。
3.月经期同上,但脉张力减弱趋缓,末梢血供不见红润。
4.月经期后,仍滑,但左寸、双关、右尺脉浮力趋弱,同时见末梢贫血貌。
5.两次月经之间,脉滑明显,左寸、右关、右尺脉,浮滑数,但晨起体温相对低,可见滑迟脉,多为排卵的体征。
6.脉洪大、滑、数,月经提前,量多。
7.脉沉、细、弱、迟,月经后期、量少、色暗。
8.脉沉、细、弱、虚、涩、弦,月经量少或推迟,可见于不孕症。
9.脉细、弱、迟,月经延期,见红不止,同时有贫血貌,也可见于不孕症。
10.脉芤无力,血崩不止。
11.左寸脉调和,尺脉沉弱,月经多不调。
12.脉沉、沉涩,月经不调或闭经。
13.双关脉张力增强,左寸、右尺脉见滑动,多见于乳腺增生。
14.月经前双关脉浮有力,见于乳腺增生。
15.脉虚、细涩,体虚闭经。
16.左尺脉滑,脉晕点出现,脉张力增强,均提示该女性有妇科疾病,因为正常情况下左尺脉偏弱。
17.妊娠,停经,脉滑数有力,一般左寸、右尺脉滑数超过关位。妊娠月份越大,关脉张力越强,乃至尺部脉滑。
18.妊娠时尺脉沉、弱、虚、涩、细,有先兆流产的可能。
19.关脉的脉晕点滑数,触及乳房结节,左寸中下1/3处出现淋巴结脉晕,有乳腺癌的可能。
20.妊娠期,脉洪,胎儿发育正常。若双尺、左寸脉洪大,可能是双胞胎。
21.临产,脉滑而紧,宫颈结中虚。
22.左寸脉浮滑,右尺脉弦、沉,有时可见于妊娠。
23.双寸口脉弦滑有力,见于妊娠期高血压。
24.男性胎儿,左寸心脉和关脉浮大、滑、实数,且强于右寸关脉,反之则可能是女胎。
25.尺脉弱,多见于月经不正常、肠道功能不佳(腹泻或便秘)、腰酸、下肢关节病变、天冷四肢寒、下肢脱钙、小便自解等。两关尺脉张力不等,脉张力强的一侧多为腰肌张力过大,关尺脉张力弱且脉弦的一侧为受累侧,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如此。
26.双尺脉弦细无力,于子宫内膜炎、月经淋沥不尽等。
27.关脉细、弱,多见于缺乳、消瘦、心情不舒畅、肠胃功能不佳等。
28.关脉强,生理情况下,乳房大、乳量大、胃口好、体胖、人的性格豪爽。病理情况下,可见于肝脾肿大、脂肪肝、眼结膜充血与不适、易怒等。
免责申明: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