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拾英(10)黄沙直上白云间
今天,一组雾霾滚滚进京照刷屏。震撼!
我马上想起了诗句“黄沙直上白云间”。
这不是我说的,是一千多年前的诗人王之涣说的。
他说这句的时候不是在城里,而是在塞外沙漠里。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千古名句,背得出的人非常多。而这首诗的第一句便是“黄沙直上白云间”,但知道的人并不多。
为什么?因为有人把“黄沙直上”改成“黄河远上”了。
我手头的《唐诗三百首详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里就印着“黄河远上白云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绝句三百首》也是“黄河远上”,再追溯到清代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还是“黄河远上”。清初季振宜所编《全唐诗集》是目前所知“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里是“黄沙直上”。
是呀,“黄河远上白云间”,多美呀!与“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惜,黄河离玉门关有700多公里,再怎么望也望不到啊!
写诗,可以发挥想象力。但总不能站在黄浦江畔说不尽黄河滚滚来吧?
“河”字草书与“沙”有点像,以讹传讹?
黄沙不美,不能入诗?也不对啊,同为唐代人的王昌龄诗中就有“黄沙百战穿金甲”、“皆共黄沙老”等句。
看来问题出在“直上”两字。黄沙最多扑面而来,怎么可能直上云间呢?
以前我也不信,看了沙尘暴的照片,信了。
那么,古代有沙尘暴吗?
《旧唐书》记载:“德宗贞元十年 (794年)三月己亥,黄雾四塞,日无光”。更早的北魏“景明四年(504年)八月辛巳,凉州雨土复地,亦如雾”。所谓的“雨土”、“黄雾”,就是沙尘暴。只是当时“雨土”、“黄雾”的现象比较少,间隔的时间比较长。
还是来看看沙尘暴的源头之一吧。
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外的沙漠。
我们去的时候没有大风,未看见“黄沙直上白云间”。
只见“平沙莽莽黄入天”。
为了表现沙漠之大,打破了三分之二的黄金分割线,只留了一条窄窄的蓝天。
人也不在井字形交叉线上。因为人不是主角。
我将焦点放在沙海、沙浪上。
波涛滚滚。
远方的人在广角镜里更显得渺小。
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我就纳闷了:这沙,哪里来的?
是小石头变的吗?
风或水,推着石头滚啊滚,滚成了沙粒?
为什么不碾成泥呢?
查了一下资料,说沙有河沙、海沙、山沙,是岩石风化后经雨水冲刷而成。受风力或水流的运输携带,质量小的沉积后形成土壤,质量中等的沉积后形成沙滩,质量大的留在原地继续风化。大中小都有量化的标准,如沙的粒径为0.074~2mm。
有人说最后的结局都是变成土壤,地球上的土就是这么形成的。这一过程要多久?没说。
有人说沙子一般的组成成份是二氧化硅,通常为石英的形式,质地坚硬,化学性质稳定,足以抗拒风化。也就是说,很难变成土。
沙是会意字,从水,从少。《说文》:"水少沙见。"
海边有沙滩,说明海底有沙。
江河边未见沙滩,但看到有采沙船,说明有的江河底下也有沙。
江中水少的地方,泥沙就露出来了,形成洲。如湘江中的橘子洲。泥沙再多一些,就形成岛。如崇明岛。崇明岛原称上沙,下沙已与大陆连在一起。
罗布泊,水没了,变成了沙漠。
居延海,还好抢救得及时,保留了一块水域,否则也将被沙漠全部吞噬。
看来,沙还是跟水有关。水少沙见,水无沙漠见。
沙漠往往都在盆地里。
盆地,低洼,蓄水的地方,原本碧波荡漾。
水没了,黄沙连天,浪作不起来,兴风,报复人类。
良田没有了。
草原没有了。
树也没有了。
只剩下漫漫黄沙。
你的广角镜再广,也装不下无边的沙漠。
你的脚下再低,也没有一滴水。
摆个造型可以。像驼队那样在沙漠里行走,肯定受不了。
累了吧?
在沙漠里拍拍照还是很好的。
黄色的沙,红色的衣,鲜艳。
风光摄影,不错的选择。
墨有五色。
沙在光线的作用下,也有浓淡深浅。
摄影人快乐地辛苦着。
摄影人在沙田耕耘。
老兄,你这是干吗?学狙击手?
哦,为了获得一张好的照片,五体投地,不辞辛劳。佩服!
沙丘上风大。
舞动的纱巾也是一景。
红色的纱巾特别醒目。
飞起来吧,纱巾!
谁来帮我留影呢?
自力更生。
如要看海上游侠以前或以后的文章,请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