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戴口罩不为交情所困?
记得是1月21日晚,我散步时在附近药店买了一叠口罩,4元钱10个。过几天想多买一些,回答是没货了。街头戴口罩的,的确越来越多。大年三十中午到市场杀鸡,估计戴的人还不到10%。过了年街头所见,估计起码有百分之六七十吧。专家认为,预防肺炎病毒感染最有效是戴口罩和洗手,普通的医疗口罩就能隔断90%的病毒。但因为没有形成习惯,戴口罩在中国的“人情社会”真的是一件挺纠结的事。如果大家不戴,你戴了,你就仿佛成了一个“另类”:不至于吧?你这么怕死?笑话你的人怕不怕死?估计也是怕的。嘴上说不怕,那是因为“死”还没有临头。回忆一下平时戴口罩的情形挺有意思。在公交车、动车或飞机上,如果不是特别情况,你几乎是看不到有人戴口罩的。甚至在医院,你也不会看到陪床或探望病人的人,有几个戴口罩。连一些坐诊的医生也不戴。有人可能会说:没病谁戴这玩艺。但更多时候是有病也不带。想一下有多少人得了感冒主动戴口罩?而如果你的熟人、亲人、朋友得感冒了,很多人觉得自己戴着口罩与对方说话,这样不够交情。中国人是讲交情的。前两天早上在西南大道晨跑,从一个散步的青年旁经过,他不知给谁打电话,用东北话大声嚷道:“本来到你家拜年,不给去。你不知道用命搏出来的才是哥们。”我不禁莞尔。我想,要是他的哥们真的感染了,进了重症病房,不知道他会不会进去陪护?
人对客观世界危险度的认知是不同的,有点像水果的热敏度,有的人是苹果雪梨,气温高些没事;有的人是香蕉芒果,气温不太热就腐败了。对危险的敏感主要凭的是经验,而经验是要分间接和直接的。很多人都“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有的人的“经历”,只是看报纸电视,是一个旁观者。我当时当记者,“经历”了穿着防护服,跟着防疫人员到如临大敌检查发热病人的现场,可能深刻一些。而像非典疫区的人,特别是那些失去亲人的患者家属,或者那些直接参与救治感染,治愈后股骨头坏死的医护人员,这一次他们会像獴一样警觉。平时不愿戴口罩,一方面固然缘于无知。有些人也知道感冒会传染,但不把感冒当病,不知道世界上每次流行性感冒暴发,会造成上千上万的人死亡。另一方面,它反映出国人公域与私域的界线模糊。把戴口罩与私域的交情深浅相联系,当成自己愿不愿意的个人事,而不是一种公共责任。
我想,经此一役,如果能做到两点。一是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公共卫生建设,比如流感暴发时期,卫健部门把落实公共场所戴口罩作为社会管理的责任;二是在特定场所或特定阶段,比如上医院,或者得了感冒时戴上口罩,成为每个人的一种自觉,那就是这场大疫的一种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