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176:孔子去打猎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7.26)

孔子打猎的情形:钓鱼,射鸟。
钓而不纲
这是钓鱼。钓,是用鱼钩钓。纲,用大绳横遮水流,绳上再用生丝罗列系钩以取鱼。
弋不射宿
这是射鸟。弋(yì),用生丝系在箭头上射猎物,射出后能将箭和猎物一起找回。宿,回巢的鸟。

孔子不做涸泽而渔、杀鸡取卵的事,说体现孔子的仁爱之心,似乎拔高了,但确实是体现了古人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的生态意识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原则。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更是对此给出了诗意的表达: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尔雅书苑
微信:eryashuxuan
传承经典 涵养性情
温故知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