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陕北写生——袁皓作品欣赏
道阻且长 砥砺前行
读袁皓山水有感
文/子峰
在当下这个多元时代,山水画家的创作状态,可说是百花争艳,异彩纷呈。有的立足传统,贴近文脉,精研笔墨,希图借古出新;有的学习西方,引西入中,借西方艺术理念,走中西结合融汇创新的路子;有的直面生活,拓展地域或题材的处女地,力开生面,以求不同于古人;也有的以全新的意识和理念,解构传统,着力重构,走向当代。当然,也有许多画家彷徨不定,无所适从,不知路在何方。
袁皓是属于立足传统,面向生活,以求绘画境界不断升华的山水画家。他主攻山水,傍及花鸟,画路宽,题材广,加之其早年有过西画的学习创作经历。有对色彩和造型的深厚功底。所以,一直以来他的山水画以扎实,厚密的风貌展现,是一种自然状态的呈现。在其大量的山水写生和创作中,都呈现出这种坚实或略显繁茂的笔墨情调。而在他的花鸟画中,则呈现出一种轻松放达的笔墨表现。另一方面也在于山水题材的繁复和表现的不易。
数年前袁皓的山水多写秦岭风貌,近十年则一直探索黄土高原的表现方法。他曾多次深入陕北、陇东及渭北一带采风,画了大量的速写和墨本,渐次整合出一套熟练的表现黄土题材的笔墨样式。这种通过原创性写生到创作的笔墨表现,在袁皓这里,是以凸显地域特色和还原映照生活为目标的。因之画面尚显繁茂,或似宋画般的可居,可游,可赏,尚不能触及对绘画语言或形式的建构上来。如何在绘画本体即形式语言上有所突破和升华,也成了袁皓近年创作中最苦恼和需要破立的关键。现代传统的表现生活,如一直停留在刻画自然,还原自然的层面,显然将落伍于时代。袁皓也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如何从写实向写意过度,以写境到表现,他感受到了宾翁所言:实处易,虚处难。
画家境界的提升并非易事,需要扎实的功力和熟练的技巧;需要读书思考和综合素养的提高,还需悟性和胆魄。许多画家终其一生都无法破茧成蝶,只好不断的重复古人,重复自己,以致其绘画永远不能跨进艺术的层面。在这一点上袁皓是清醒的,所以他不断的寻求画面上笔墨之变化和画外的读书与思考,正是这种求进状态的保持,使之进入适合的语境,便能发挥蕴蓄已久的情怀,施展笔墨画出更好的作品。
辛丑春日,袁皓一行赴陕北延川写生,短短数天袁皓以充沛的精神,忘情的与这片神往的厚土对话,写出了一批生动自然的陕北风情图。这批写生都多取原塬畔农居之景,场景不大,坡屋逼仄,古木掩户,路径迂曲,这批写生墨本虽未完全脱略过往模山范水的全写实手法,但以稍显恣肆的笔墨凸显了袁皓对语言的昭彰。这在画家个人笔墨生涯,也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因在以往的意识上都是以再现自然去作画的,即所谓的模山范水,“俯拾皆是,真予不夺”。从画丘壑转向笔墨表现,显然是对绘画本体回归的重要迈进。应该说袁浩的个性中仍深蓄着东方文化中的中庸精神反映在绘画上,也一直是以朴素的风貌,从油画到中国画,从花鸟到山水,他没有追求花样翻新,五花八门的图像形式,而是执着的在东方文化精神和传统山水意象中冥求玄理,力求通过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去观照对象,这当然是极其不易的,探索的路也是漫长的。
回看袁皓的延川写生,尽管仍存留着惯性自然再现的浓重痕迹,但在意识上凸显笔墨语言,力求去文学性描述方式的着力还是清晰可见的。如今的画面少了堆砌的碎笔积墨,强化了笔性自主挥洒的成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物象形象的束缚,使用笔更加强劲生动,也使笔墨语言和独立性的审美意义更加凸显。当然袁皓绘画的嬗变尚处初发,后面的路还长,探索的空间也更大,好在袁皓的绘画功底扎实,画路宽,善于学习和思考,关键在于他并不安于小成以满足当个画家就固步,在艺术追求上也不求荣名利益。因之袁皓必能在一般意义的绘画层面,向艺术境界的高格调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