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与古镇枫桥
“三”与古镇枫桥
作者:落笔成
枫桥古镇从魏晋南北朝形成集市开始,历史悠久。南宋末年枫桥上、中、下三集市自然形成后,枫桥古镇成了绍兴地界有名的货物集散地,“上有枫桥,下有柯桥”由此成名,从此就与“三”结下了不解之缘,下面我们来大致罗列一下:
三位圣贤
王冕,杨维桢,陈洪绶三位圣贤是枫桥人,枫桥人也为拥有三位圣贤而骄傲。
王冕以诗明志:“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染芳尘。”他的诗词传世700余首,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对元朝的黑暗腐败统治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反抗,处处以天下苍生为重,事事唯民生疾苦为先。
杨维桢,入仕后,忧国忧民,清廉勤政,在钱清任盐场司令期间,他目睹盐民的悲惨生活,为民请命,以“欲投印去”的勇气请示朝廷减轻盐赋;他蔑视权贵,三拒张士诚的厚禄之邀,以蹈海死耳之铁骨谢绝朱元璋的征召。
陈洪绶不幕高贵,以画济贫,接济的贫寒之士竟有“数十百家”之多;1646年,清兵攻陷绍兴,将他掳去并威逼其作画,他因严词拒绝险遭杀害,逃离后隐避佛门,削发为僧。
“三贤”是古代文学艺术上的三座丰碑。
三位相公
枫桥大庙,位于古镇大街中段,坐北朝南,本命紫薇候庙,俗称杨相公庙。大庙匾额为清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所题,由钟楼、鼓楼、前厅、戏台、中厅、后厅、东西厢房组成,建筑雄伟,殿内雕梁画栋,制作精致。供奉为枫桥百姓谋福利的杨老相公、潘老相公、柴老相公共三公,保一方平安。
三大水系
枫溪江,源于会稽山上谷岭,经西坑,纳黄坑、杜家坑诸水,至三坑口合流,始称上谷岭溪;上谷岭溪纳宣家山水北流,经丁家坞,至皂溪至山口村,称黄檀溪;黄檀溪经泉畈、花明泉至赵家,纳驻日岭、夏湖诸水,西流至大竺园与白水溪会合,始称枫溪;枫溪沿紫薇山水流五显桥,过枫桥镇,西北流至横塘头与永宁江会合,入枫桥江。
永宁江,分左右二源。右源出舞乡上梧冈,经步溪,至方田坞纳杜坑、大林诸水,出闹桥又会小坑水,水流西折至岩畈纳梅店水,至丫溪口与左溪会合。左溪出金王乡吉竹坑,西流至冯蔡,纳施家坞水,经王六家坞,至新桥头纳娄沟水,过王家宅纳朱家坞水,经卓溪村至丫溪口与右溪合流。北流经石砩、桥亭,经洄村至汇地入枫桥江。
孝泉江,源出东三乡龙头冈南麓与大山冈西麓之间,有两源。北源经里汤、大溪,至溪口村纳馒头山溪,至大祝会石峡溪。石峡溪出自梓坶山,经石峡里至大祝与北源会合,称大干溪。西源经王村,至大干溪村纳古博岭溪、大冈溪,再西经银杏、下张、纳毛家溪,称孝泉江。孝泉江西北流经青龙堰、先后陈,至遮山入枫桥江。
三代圣果
枫桥著名特产香榧,无论产量还是质量,在全国(世界)都占绝对优势。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香榧就已被列为贡品,枫桥香榧以壳薄、肉满、松脆、香酥而名闻大江南北。枫桥现有古香榧树三万多株,这些古老的香榧树盘根错节,有的扭曲多弯,有的高耸入云。榧树四季常青,有“古、奇、珍、稀”之称,令人百看不厌。香榧从开花、结果到成熟长达三年,此一习性为植物所罕见。一株香榧树上同时结有三代香榧,所以采摘时需特别小心,以防伤到下二代的榧种,所以称为“三代圣果”。正如枫桥老人所言“一人种树,三代受益”。
三矶石头
也称“三叠石头”。在枫桥东面有一座呈显虎踞龙盘之势的紫薇山,山顶有建于北宋元佑七年的千年古塔——东化城寺塔。自东化城寺塔西望,山势陡临滔滔枫桥江,上有“新妇石”遗迹——三石耸叠,陡立无根,俗称“三矶石头。”杨维桢曾在此怀古作诗曰:“亭亭独立傍溪滨,四傍无人水作邻;苔发不梳千年髻,翠眉空锁万年春;霜为铅粉凭风傅,霞作胭脂清且匀;莫道岩前无宝镜,一轮明月色常新。”
三万竹林
在枫桥大溪梓坞山有三万亩竹林,其中有第一圣碑,与万里长城、兵马俑一样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大历史文化瑰宝。秦始皇三十七年东巡会稽,祭禹望海,登游鹅鼻峰,为颂秦讫、罪六国、明法规、正风俗。谕左丞相李斯刻石记功立碑于此,距今已有2220年历史,是枫桥的一大人文历史亮点。
三龙镇
枫桥镇古时也被称为瑞龙镇,由位于枫桥东面的藏龙山、盘龙山、汇龙山三座大山而得名。
藏龙山:南宋时,康王赵构南渡,特地参礼东化城寺,金兵闻讯追至,寺内众僧奋力杀敌相拒,并将康王藏于寺后的岩缝中。金兵擒王未获,就将东化城寺焚毁。但当年康王藏身处的岩石缝边所刻“藏龙”两字,至今仍依稀可辨。
三里店
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枫桥先民就在枫桥江两岸繁衍生息。越国前期曾于此建都,南宋孝宗乾道8年(1172年),一度为义安县治。因此,枫桥是当时的地域中心,商贾云集之地,形成了繁华一时的三里长街,俗称“三里店”。
三剑客
枫桥境内有三大高山,俗称鲚鲤尖、白毛尖、东大尖。相传在南宋时期,在枫桥乐山大溪、齐东王村和先后陈,分别出了三位武林奇侠,他们志同道合聚义结拜,老大乐山大溪人,姓谢名泉,自称“鲚鲤尖”;老二王村人,姓王名亮,自称“白毛尖”;老三先后陈人,姓陈名先,自称“东大尖”,他们三人年轻有为,武艺高强,都能飞檐走壁,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传说一个闪电功夫,都能跨过七根田埂,他们劫富济贫,专偷官宦富户,广撒钱财,为穷苦百姓撑腰,深受枫桥百姓喜爱,成为名震江湖的“三剑客”。
三魂潭
原称“山温潭”。位于先后陈地界有一座石敢山,山上有一股溪流直冲到大溪江,长年累月形成一个水潭,叫山温潭。南宋绍熙3年7月中旬的一天,三剑客在老三陈先依山傍水的家中聚会喝酒,忽然传来惊恐的“救命”叫声,三剑客闻讯跑到出事地,只见平日温顺的山温潭,在连日暴雨中,风急浪高,潭中6个八九岁的小孩在水中挣扎,情况万分危急。说时迟,那时快,三剑客艺高人胆大,闪电般跳入潭中,只见三道水影如白驹般飞向落水儿童,左右手同时发力,一手一人跃上岸来,小孩得救了,焦急的村民和六位小孩的父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天晚上,屋内,三剑客在众多乡亲的敬酒中,酣然入睡;屋外,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轰隆隆”随着一声巨响,成千上万吨的泥石朝着陈先家的屋顶倾泻而来。三位剑客未能幸免,百姓捶胸顿足,泣不成声。枫桥人民为纪念三剑客,将“山温潭”改称为“三魂潭”。并从此有了俗语“好人死断种,恶人蹚蹚动”。
三魂庙
对枫桥穷苦百姓有求必应的三剑客遇难了,这起事故百姓始终难以接受,就像一下失去了主心骨一样。怎么办?有人提议在陈先的老屋原址修建“三魂庙”以资纪念,庙立魂在,魂在人在,百姓心中就踏实了。这个提议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百姓踊跃参加,不到一月,三魂庙就建成了。这下子周边百姓纷纷朝拜,一时香火鼎盛,人山人海,自发形成了以“三魂庙”为中心的又一集市。消息传到县府钱太爷耳中,县官气得双手颤抖,胡子逼翘:“三个盗贼,一贯与本官作对,天都不容,竟建庙供奉,真是无法无天,这是逆反罪。”遂严令拆除。三魂庙虽然消失了,但人民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将三剑客老大谢泉出生地乐山大溪江改为“小泉江”,为纪念老二王亮,老三陈先,将小泉江上的两座桥,分别改为“小亮桥”和“小先桥”。这三个名称,相传至今。
另外还有三联下朗桥、三星道观、三元饭店、三角道地等与三有关联的地名和人文景观,在很多枫桥人心中,那些枫江两岸的景致,以及曾在老街上发生过的故事,都是老枫桥永恒的回忆和记忆。百姓们有一个心愿,修复古镇,重塑历史,纪念老“三贤”,发掘新“三贤”,与“三”再续新缘,真正实现枫桥人的“枫桥梦”。
一起来听听枫桥的历史文化
爱我家乡,传承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