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气沉脚底”之后有何显著变化?听听...
太极拳“气沉脚底”之后有何显著变化?听听平常的脚步声即知十之八九。
先看两张拳照。一张是杨氏太极拳名家董英杰先生,一张是杨氏太极拳名家董虎岭先生。单就拳照而言,哪位先生的气沉脚底更好?
带着这个问题,咱们继续往下看。
形意拳大师宋世荣先生,以擅长内功而闻名于武林。“天下第一手”孙禄堂先生对其功夫亦是非常敬佩。据说,当年孙禄堂先生小腹练得坚如石硬,他去山西见到宋世荣先生。宋先生告诉他,气不能练到小腹,留在小腹会伤身,须松沉到脚底。
《蛾眉拳谱》言:“气沉脚跟,入地三分”。
《内功经》增释亦言:“足为劲之出也,凡一放一松,无不从足底涌泉涌起。劲之入也,一收一紧,无不从足底涌泉而伏。气虽聚于丹田,存想沉至底,方为妙也。底者,涌泉穴也”。气虽入丹田,用意时必存想真气沉至底之势方妙”。
气沉脚底之后,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我的几点体悟,与拳友分享。
之一。走路时,脚掌落地时的松弹力越来越明显,两腿的柔性度和轻盈感增强。
之二。跑步时,感觉身体轻了很多,步伐轻快了很多。
之三。平常走路脚落地时,重心越来越移向脚的前掌;脚后跟虽然踏在地面上,但感觉似乎没有接触地面。
之四。最明显的变化,走路时踏地的声音越来越小。如果走路时踏得地面咚咚响、啪啪响,说明重心依然落在脚后掌,只达到气沉丹田或再深一点的水平,离气沉脚底还有一段距离。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允升园记之太极篇(154)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