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时代,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著名国际教育集团总校长支招

 看点    优渥的生活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反而缺少学习动力,甚至在对人生感到迷茫。富裕时代,学生内驱力如何培养?有40多年海内外教育经历的中黄国际教育集团总校长崔建社,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给了我们这样的启发:目标感、使命感与自我掌控权是培养内驱力的要点。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兴趣和擅长,多用正向积极的心理暗示,同时减少外驱力带来的干扰。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周滢滢    编丨Travis

春节假期,外滩君精选往期好文

与大家共度佳节

无论什么时代的教育,都应该以点燃学习者的内驱力为目标。可是,内驱力的激发,从没有像今天这么迫切。

外滩君曾听到很多教育工作者有这样的困扰:

现在的孩子,因为生活条件的优渥,他们已经很少有上一代人“要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的强大动力,也找不到人生奋斗的方向。

“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进而找到好工作,拥有好生活”,这一曾经支撑好几代人奋斗的“逻辑链”,在富裕时代的孩子们那里,是行不通的。
既然一出生已经有不错的生活质量,还要费那劲儿干什么?

那些被家长耳提面命,屈于外界竞争压力,而表现出色的孩子,可能同样缺乏真正的学习动力。他们在完成“争第一、考上好大学”的人生目标后,突然变得迷茫不安。

经济发达程度更高的美国社会,则提前遇到了这一难题。

长期研究青少年发展的斯坦福大学教授威廉·戴蒙(Will Damon),也是畅销书《人生观培养》的作者,曾对全美12-22岁年轻人展开深度调查。

他发现:

缺乏人生目标感的青少年占据80%,他们心态漂浮不安,人生没有方向,在高度不确定的社会,更加迷茫和焦虑;

只有大约20%的年轻人,拥有明确的目标感,这也成了他们奋斗的内驱力。

富裕时代,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成了摆在教育工作者、家长、乃至社会面前的难题。

这也是中黄国际教育集团总校长崔建社,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崔校长在IBO 全球年会上接受官方采访

他是一位“中西融合”的教育探索者,拥有海内外40多年的教育经历,曾在新西兰教育部担任主管基础教育的高级官员,也是将IB国际课程引入深圳地区的“第一人”。

2014年,他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创新型校长。

从无到有,将一所初创新校,打造成一张国际教育名片;短时间内将一所初创IB学校的成绩,提升到全国第一… …这样的事迹,在崔校长的教育生涯里,屡见不鲜。

好的教育者,就像是一位‘纵火者’,懂得怎么点燃孩子的内驱力。

在中西方教育环境中沉浸、思考、实践了多年的崔建社,就像是这样一位“纵火者”。他的教育成就,正离不开对学生、老师内驱力的点燃。

在学校,崔校长说得最多的就是四个‘ON’,分别是:Minds-on, Hearts-on, Hands-on, Body-on。学生的内驱力如同那个开关(ON),老师、家长、学校管理者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打开开关。

崔校长围绕内驱力做演讲分享

在今年以“激发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主题的IBO中国教育年会上,外滩君采访了崔校长,和他聊了聊富裕时代,孩子内驱力如何培养的问题。

长远的目标感和使命感

物质条件极大满足的当下,孩子奋斗的意义是什么?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高到低,分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会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崔校长指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在过去的贫困和温饱阶段,满足生理和安全等生存需求,是人的主要动力,到了今天,人的需求已经变成了自我实现、超越和成长。”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正是一个人最高层次的驱动力,它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体能动性,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

可是,人并不会天然地,就知道如何去实现自身价值。

家境优越,却游手好闲,满足于享乐的“纨绔子弟”,每个时代都有。出生普通甚至贫寒,却坚忍不拔,干出一番事业的,也比比皆是。区别在于,有没有志向和使命感。

家长常常羡慕那些,不要催不要逼,自带“发动机”的孩子。殊不知,在漫长人生中,最持久长劲的“发动机”,就是一个孩子的志向。

这里的志向,绝不是眼前的考试、分数、排名,甚至不是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而应该是更长远的目标,是“这个世界将因为我而带来什么改变”的使命感。

资深媒体人、纽约大学新闻系教授Tatsha Robertson,曾采访了包括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内60位各行各业的“成功者”,并从他们的故事中挖掘出了一些相似点。

那就是,能充分实现自我,成为优秀自己的“成功者”,通常具备三种特质:使命感、行动力和智慧。其中,使命感,更是被排在首位。

无数事例表明,有使命感的人,能够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坚定不移地追求某个目标,克服眼前的困难,超越一时的得失。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树立长远目标,找到使命感?

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在和孩子对话过程中,多问“为什么”,帮助孩子看到做某件事的意义。

崔校长曾在家长中做过一次调查,最令家长头疼的就是,孩子平时看书、做作业,都喜欢拖拉磨蹭,不上心,缺乏动力。

其实,这对低龄孩子来说很正常,因为他们并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家长不妨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比如“为什么要认真完成作业?”“读这本书的意义是什么?”

和孩子展开对话,刺激他们去思考,培养做每一件事,都能意识到初衷是什么的习惯。

同样,在学校里,老师作为引导者,也要注意背后“意义”的挖掘。

无论是学习一门学科,还是一个公式、原理,各科老师都应该向学生解释: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人类的需要和这一学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人想成为科学家、数学家、作家、艺术家等等?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没有对这些“为什么”的思考,孩子即使学科表现出色,也不会有长远的学习动机。

给孩子更多的“自我掌控权”

富裕时代,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家长,却在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上,有着空前的迷茫和焦虑。

这种焦虑也反映在对孩子的控制上。小到每一次作业的完成、课外辅导班的选择、寒暑假的实践安排,都要被“直升机型”家长控制。

控制欲太强的家长,反而培养出没有方向和目标,自我管理能力差,丧失“内驱力”的年轻一代。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只有感觉到,自己能够主导生活时,才能产生真正的“自主能动性”。

外滩君曾采访过很多性格坚毅、自我管理能力强、能将多个领域平衡得很好的“学神”级人物,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

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努力的方向,而父母无一例外地在成长过程中,给他们提供了宝贵的自主权。

作为IB培训官的崔校长,谈起去年IBO(国际文凭组织)提出的,要从PYP(幼儿园至小学阶段)开始,维护学生的发言权、主导权、选择权,发挥学习者能动性(Agency)。

他表示,“IB这一举措正说明,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应该被给予更多的自主性,找到属于自己的‘掌控感’。

IB的Agency(内驱力)图示

具体来说,什么是发言权、主导权、选择权 ?

 1. 尊重孩子对观点的表达 

孩子并非到了小学高年级、或者初中,才有自己的发言权。

崔校长提醒说,“才几岁的孩子,也已经从父母、小伙伴,以及家庭氛围中,有了相当程度的认知。他们已经开始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想法。”

因此,哪怕是才上幼儿园的孩子,父母和老师,也不该把他们当做大脑空空的一张白纸,而是要让孩子多参与发言,尊重孩子的观点表达,认真对待这些“童言童语”, 甚至可以将它们记录下来。

对于幼小阶段的孩子来说,相比学到了什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产生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无论是对一个字、一个词组的学习,还是一个话题讨论,都要尽可能地让孩子说出自己的观点,哪怕它在成年人看来非常幼稚。

只有一个孩子的发言权,从小得到尊重,他才会意识到,要对自己说的话、做的决定负责。

 2. 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导 

在学校里,崔校长有个习惯,那就是喜欢到教室里,和学生聊天。

有一次,他问一个孩子,“你喜欢我们学校吗?”孩子说,“喜欢”。崔校长让孩子给出喜欢的理由。小女孩想了想,说:“学校里不教什么标准答案,我们可以想办法找到自己的答案。

崔校和来自新西兰的访问团在中黄外国语小学

崔校长听了很激动,这正是他希望孩子在学习中的感受:充分发挥自主性,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

“什么叫探究性学习?我认为,就是要将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想办法弄明白。

在过去,面对“改变自身命运”的强大诉求,学习者还能接受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哪怕被当成一个容器,被不断填塞。

但是今天,富裕时代的学习者们,已经难以忍受毫无价值的“苦读”形式。

此外,学习内容也很重要。不局限于教材,和孩子的实际生活,和周遭世界产生关联,让他们感到有趣味、有意义,孩子才能真正产生探究的内驱力。

 3. 给孩子充分的选择自由 

在新西兰主管基础教育期间,崔校长发现,国外孩子的阅读量非常大。

比如小学三年级课本里,一本400多页难度不低的小说,孩子一个礼拜就能读完。平时,孩子们在做的探究主题下面,也有各种各样的分级阅读素材,提供选择。

这样设置的原因,是希望为学生营造一个“阅读的海洋”,具体读什么、怎么读,则交给学生做选择。

哪怕有些书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们也能在大量阅读中,浸入式地吸收,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

从读一本书开始,孩子的一生需要做出很多选择,一个人最强烈的满足感,正在于能否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之负责。这种能力的锻炼,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大裨益。

家长还可以做些什么?

崔校长指出,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不是增加几节音艺体美课程,而是真正将孩子的发言权、主导权、选择权,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细节里。

它需要教育者从思想上,有一次颠覆的、革命性的转变。

同样需要做出改变的,还有父母。想要孩子有更深层的内驱力,家长本身的“不短视”、不焦虑,就显得尤其重要。

除了探寻长远的目标和意义,归还孩子的主导权以外,家长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出发。

 1. 帮助孩子找到兴趣和擅长 

终生强大的内驱力,一定建立在对自己“能做什么、擅长什么”的准确判断之上。

在中学以前,父母不妨带着孩子做广泛尝试,这样的“试错”过程,对于青少年兴趣天赋的探索,是不可比少的。

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专攻一项运动前,尝试过不同运动的运动员,会发展得更好。

早期的“试错”,能帮助运动员确定哪项运动更能适合自己。跳过这个尝试阶段,虽然早期竞争优势明显,但是后期倦怠的更大。

因此,家长不能为了让孩子早几年,进入某个领域深入学习,而放弃了他在其他领域的探索。这看似节省了时间,却在未来给孩子留下更大的缺憾。

但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在感兴趣的事情上,做到坚持。

家长不妨和孩子有一个“约定”:孩子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事情,但是选定了就要坚持一段时间。至少在这段时间内,不能放弃。

 2. 正向积极的心理暗示 

教育学上有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者在一所学校,随机选择了一些学生,将他们列上“最有发展前途者”名单。

结果,这些被给予积极暗示的孩子,真的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富有自信、求知欲旺盛。

正面暗示的强大效应,也在各种各样的实际案例中,被证实。

同样在家庭教育中,无论孩子现阶段的表现如何,如果父母都能对孩子充满信心,这种正面的暗示,将产生强大的助推效应。

相反,指责、训斥、故意说反话激孩子,都只会给孩子“我不行,我很糟”的负面心理暗示,最终事与愿违。

 3. 减少外驱力的干扰 

最后,内驱力之所以强大, 就是因为它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动力,而非来自外界的约束和影响。

有些父母采用奖励的机制,来鼓励孩子做某件事,则完全将内驱力,转化成了外驱力。

心理学上有个实验,将一批学生分成两组解答智力题。

第一轮,两组学生都没有报酬;

第二轮,其中一组每回答一题可以获得1美元,另一组依然没有报酬;

结果到了第三轮,没有报酬的那一组,答题的积极性却越来越强,而有报酬的那一组答题积极性却在减弱。

同样道理,学习是为了什么,究竟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还是出于外因,将直接影响孩子是否有否坚持下去、战胜挑战的内驱力。

今天这个时代,“空虚感”已经成了世界各国年轻人最普遍的问题。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里,一位芬兰校长也担忧:现在的孩子生活太容易了。看电视、玩游戏,已经丧失了过去芬兰人在逆境中坚忍不拔、不畏艰辛的拼搏精神。

中国青少年所面临的,又何尝不是这样。富裕时代下,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是尤其需要思考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