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跑步减肥?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心率
最近有一位小伙伴开始羡慕别人的跑步速度,而反观自己,却发现跑得非常慢。冷静下来,我们应该都知道,并不意味着跑得慢就不健康。很多人希望自己的速度变快,可能只是体内的原始基因在作祟。
我以前也希望自己跑步速度变快,尤其是在操场上,你不断地超过别人,会显得非常酷,即使是现在,如果我和一些人在同一400米的跑道上跑步,如果不加以控制,我的速度可能就会不知不觉快起来,甚至想要超过所有人。
人类天生就会跑步,而且原始的人类甚至需要通过奔跑来进行狩猎,抑或逃跑,所以如果一个人跑步速度比较快,就意味着他会有更大的几率获取食物,也有更大的几率逃离危险。我也相信,原始人类中如果谁跑得比较快,就会更容易受到大家的尊敬,说不定在交配方面也更占主动权呢。
但是作为现代人,我们要更加理性、更加科学地对待“速度”。
先说理性对待。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终究会有比你快很多的人存在,甚至就在你身边,你60分钟跑完10km,人家50分钟搞定,你好不容易50分钟,人家还有40分钟的,但我相信很多人跑步的初衷并不是追求速度,而是健康,减肥。从健康的角度来看,你每次有氧运动30分钟以上就基本够了,每周保持大概3-4次,时间久了,对你的身材、气质、免疫力,甚至是性能力都会有很大提升。
再说科学对待。我们在跑步的时候身体会给我们以真实的反馈,如果你才刚刚能够在70分钟内跑完10km,那么一下子限定到60分钟,你的身体就会不太舒服,甚至受不了。有一个非常好的衡量指标,也是本文想要突出的一个重点,就是关注你的心率。
不同的心率区间差不多可以对应一个大致的身体状态,给大家看一下佳明手表中的“心率区分”:
最大心率又是怎么计算的呢?这个可能需要专门的测试,但是粗略的计算方式就是“220-年龄”,假设我今年30周岁,我的最大心率大概就是190,我的心率在跑步的时候最好控制在133-152之间。(不过我有一次跑奥森,心跳几乎达到了极限,差不多是每分钟200下,所以这个公式仅供参考。那怎么计算更准确呢?你可以在一个缓坡上用力冲,使劲儿跑,看自己的心率最大可以达到多少
)
---图片来自Garmin公众号
给大家看一下我上次奥森和小伙伴们一起跑步心率情况:
有人说我想要减肥,那心率一般要达到多少?答案是至少要达到2区,也就是最大心率的60%以上,如果是30周岁的话,心率最好要大于114,太低的话效果不明显。而这里我们并没有要求速度。
还有一个减肥的训练法,叫MAF180训练法。
简单说MAF180训练法就是:用180减去跑步者的年龄,得出的数字就是最大有氧心率上限,这个数字再减10就是最大有氧心率的下限,跑步时候把心率控制在这个区间,尽量接近上限。如果身体有慢性病、陈旧伤,整个区间下移5-10个点。
百度百科
假如我30周岁,那么跑步时,心率最好控制在140-150之间,而这个数据和“3区”的差不多。
我和跑团的Kim都经历过跑步3个月左右,体重就下降了十几斤(不刻意控制饮食),速度大概就是每公里6-8分钟,也不快,每次运动30-60分钟,每周3-4次,心率估计就是在“3区”,也就是差不多140以上。
那么如何测量自己的心率呢?使用运动手表或心率带,据说心率带会更准一些。
关于心率其实还有很多知识,但是有比关注心率更重要的地方,就是动身开跑!理论知识再多也是纸上谈兵,管住嘴迈开腿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