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我们与孔子的故事(四)
在前往曲阜的大巴上,有几个人仍在工作,他们是纪录片《我们的孔子》的摄像。
这四位摄像老师当中,我与老孟最熟。
老孟,全名孟德静,一流摄像师,富有经验,让人放心。他的年龄比我小,可是我习惯叫他老孟。为什么呢?一是熟悉的缘故吧,另一个原因可能潜意识中觉得他是一位老有经验的摄像师,这样称呼也显得实在和亲切。
前两年,我第一次当纪录片导演,为央视“人物”栏目编导《教育家张伯苓》,由于有了老孟做摄像,拍摄相当顺利。从北京到天津再到重庆,一路拍摄,一路采访,前后行程不过五六天,以后再无重复拍摄,经过后期剪辑,这部上下级的纪录片便顺利完工了。
有了那次很好的经历,去年我导演《冯雪峰》的纪录片时,首先想到的便是老孟。正好他也有时间,便带着一个摄像助理来了。我们从北京到上海到义乌到杭州,风尘仆仆。
有一天从上海到义乌时已是凌晨1点,我打算4点多起床赶往冯雪峰故居,以便拍出太阳初升时的情景。老孟立马同意,体现出一位专业摄像师的素质。
那次拍摄,同样达到很好的效果。回到北京后,他便赶紧前去拍摄一部电影,这样多半年便再未见面。
此次《我们的孔子》的拍摄,我虽然只是个参与者,但也希望有像老孟那样的摄像师。当我们在郑州车站见面时,很是高兴。在这次拍摄过程中,我是第一次了解到老孟有国学情怀,因为有次拍摄结束后,他跟我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北京做国学培训,我来找块地,你来讲。”我也是第一次注意到老孟乃是亚圣孟子的后代。千百年来,孔子、孟子族谱的排序都是一致的,老孟是德字辈的。可以看得出来,他很在乎这次拍摄,以专业的技术和精神、以谦恭的态度投入进来。
当我请他也在笔记本上写写感受时,他认真地写下如下文字:
纪录片《孔子》的拍摄,属于朝圣的开始,以谦卑的心与学生们一起前行……
他这样写,也这样履行。树人学校的王山泉校长,此次游学队伍的领路人,便以此启发和教导学生们:“孟老师是最辛苦的,看看孟老师的专业精神!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注意到,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谢谢’'对不起’,每拍摄完一组,他会习惯地谢谢大家;如果需要重新拍摄,他会习惯地对大家说'对不起,再来一次好吗?’这样就会让大家感觉很舒服。孟老师这种态度,是不是值得大家学习呀?”学生们就会异口同声地说:“是!”
其实,此次游学,最辛苦的可能是山泉、凤丽夫妇,他们不仅在教学方面十分优秀,把树人学校办成开封最好的小学;而且非常注重学校的文化建设,注重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此次游学得以顺利完成,与他们的辛苦密切相关。当然,有付出,就有收获。
山泉的收获便是满满的,当我们即将结束此次游学的时候,在第二次前往尼山圣境的途中,他回顾一路的行程,兴致勃勃、富有激情地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
圣祖→圣父 圣境
圣人
圣母 圣迹
此次我们作为朝圣者,
踏圣迹,
经乡祠,
拜圣祖,
宿阙里,
达圣乡,
游圣境,
仰圣容,
入圣界;
大学道,
止定静,
次第修,
身入手;
七二贤,
随先师,
游列国,
行知合;
意至诚,
心通圣,
现妙境,
圣颜舒,
浮祥云,
朝圣心,
意趋诚,
可入艺,
可通术,
可化道;
德不孤,
必有邻,
有明伴,
可乐行。
为什么要两次前往尼山圣境呢?
因为第一次清早去了以后,也许是孔夫子要考验这些学子,他的巨像在雾气笼罩当中,无法拍摄。
第二次呢,也许是心诚的缘故,也许是孔夫子知道这些学子们需要返回了,所以当我们第二天清早到达尼山圣境时,郎朗晴天下,孔夫子笑容可掬地迎接了大家,使这次拍摄非常圆满。于是便有了山泉笔下的:“意至诚,心通圣,现妙境,圣颜舒。”
好了,当山泉把他的这些文字写下以后,也就为这个笔记本划上了句号。我这段小小的插曲也就介绍完毕了。
(这段特殊的游学发生在去年,此次略作回顾,改为原创。而该纪录片还未在央视播出。应该快了吧。)